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第2期:聊聊筆記本處理器和台式機處理器的差異

第2期:聊聊筆記本處理器和台式機處理器的差異

【前言】

現在的筆記本移動版處理器和台式機處理器本質都是一樣的,畢竟架構完全一致,僅僅是在少數特性上存在不同,因此性能孰強孰弱完全可以通過最直觀的主頻差異、跑分區別來橫向對比。

然而不是每一個時代的兩平台處理器都能這麼簡單地進行比較。眾所周知,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英特爾處理器都是基於酷睿架構,而酷睿架構本身也是早年筆記本處理器系列——Pentium M(奔騰M)革新後的產物。與奔騰M同時期的台式機處理器——奔騰4系列(Netburst架構)一直面臨主頻高、功耗高、發熱高、能效低的巨大缺陷,而奔騰M則是最早低主頻、低功耗、高效能的代表,當時小白們對奔騰M也常常產生「誤解」,這些都是後話了。

【核心數量不同】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同系列的筆記本處理器和台式機處理器核心數量並不會完全一致。比如台式機八代i3已經全面升級為4核心4線程處理器,然而所有的筆記本低電壓i3-U處理器依舊是2核心4線程設計(如i3-8121U),和7代i3相比只是加入了睿頻加速技術。所以8代的筆記本低電壓i3差不多就是7代的低電壓i5。只有唯一且不多見的標準功耗i3-8100H才是真4核。

I5這邊也不一致,台式機8代i5全都是6核心6線程處理器,但筆記本所有的8代i5都是4核心8線程設計,比如很常見的筆記本i5-8250U/8300H就是如此,與台式機的真6核存在較大差異。

筆記本的8代低電壓版i7-U處理器也是4核心8線程設計(如i7-8550U),只有標準電壓的H系列(如i7-8750H)才是6核心12線程。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售的筆記本i9也是6核12線程處理器!且僅有唯一型號——i9-8950HK,默認性能是完全比不過台式機i7-8700K的。

AMD這邊所有移動版的R5/R7處理器全都是4核心8線程設計,並沒有台式機這邊的6核、8核心型號。而R3-2300U是4核心4線程,R3-2200U進一步削減為2核心4線程。

【運行頻率不同】

一個很簡單的共識,同一顆處理器如果頻率設定越高,那麼其功耗以及發熱都會越大。所以筆記本處理器默認主頻設定都很保守,低電壓U系列多核心(4核及以上產品)頻率一般都不會超過2GHz,而H系列標準功耗處理器也很難超過3GHz(4核及以上產品)。

為了「緩解」參數上的「不堪」,廠商(尤其是英特爾)都喜歡給處理器設定很大幅度的「睿頻加速幅度」。很多處理器默認頻率就2GHz出頭,睿頻加速居然可以達到4GHz以上。這對於台式機處理器而言是一件好事,因為台式機處理器散熱環境好,且TDP功耗牆設定高(一般都會給65W甚至95W以上),睿頻高基本就代表實際運行頻率也可以達到很高,並且長期穩定不降頻(台式機主板只要供電設計到位,基本都會自動解鎖TDP),然而筆記本卻不行!

(TDP不代表實際功耗,大家可以理解為能力施展空間的大小,TDP設定越高代表給你施展能力的空間越大,實際功耗取決於你實際能力施展的大小,而與TDP這個空間無直接關聯,但當你能力觸及TDP閾值時,TDP就可以等於當前的實際最大功耗(能力))

筆記本首先會受到空間限制導致散熱表現普遍都很捉急,滿載衝上95度是很簡單的事情,而且英特爾和AMD為了控制功耗和發熱,筆記本處理器的TDP功耗牆設定都很低,低電壓版U系列處理器的TDP功耗牆設定僅為15W,標準功耗產品也不過是35W45W,處理器滿載睿頻後,實際功耗很容易觸碰功耗牆導致降頻運行。所以筆記本睿頻雖然看起來很美,但一般都難以長期維持。最簡單的實例就是解鎖i5-8250U(TDP=15W)的TDP至25W後,該處理器的性能獲得大幅度的提升。獨立顯卡也是一個道理,非常常見的MX150獨立顯卡有兩種TDP版本,一種是TDP=8W的低功耗產品,另一種是TDP=25W的「滿血」版本。8W的型號由於運行頻率低,所以性能遠不如25W的滿血版。

更讓筆記本處理器「雪上加霜」的就是有些筆記本廠商為了更好地控制發熱(實際可能是散熱設計縮水),在英特爾設定TDP的基礎上進一步拉低功耗牆,比如把i7-8750H(TDP=45W)在BIOS設定中強制拉低到TDP=35W,這樣一來處理器雖然溫度和功耗會降低,但睿頻能力被進一步限制,性能會繼續削弱。

所以現在有很多筆記本雖然也用上了台式機處理器,然而性能表現和真正在台式機主板上運行的性能差別很大,就是因為設定的限制,否則發熱真的控制不了。

【筆記本處理器性能弱但價格高】

別看筆記本低電壓版處理器性能普遍不如台式機處理器,但價格都高得嚇人(可能有挑體質因素)。I3-8100(4核4線程)的千顆批發價是117美元/顆,而i3-8130U(2核4線程)的千顆批發價高達281美元/顆。I5-8400(6核6線程)千顆批發價是182美元/顆,而i5-8250U(4核8線程)的千顆批發價是297美元/顆,i5-8300H(4核8線程)的是250美元/顆。I7-8700(6核12線程)千顆批發價是303美元/顆,而i7-8550U(4核8線程)的千顆批發價是409美元/顆。I9-9900K(8核16線程)是488美元/顆,i9-8950HK(6核12線程)是583美元/顆。

AMD Ryzen移動版同樣存在上述情況,不過總體價格會比英特爾更便宜一些,畢竟市面上的筆記本就平台來說,AMD版的會划算不少,很多英特爾筆記本都會「象徵性」地搭配一張性能入門的MX150獨顯,像多此一舉的8W版就「洗洗睡」吧。

(本文為了提升大眾閱讀體驗,很多專業術語都已經轉為白話,有不甚合理之處請勿深究)

一般情況下,大家的小問題我們公眾號後台都會直接回復,如果需要一對一定製配置單或者配置方面有比較複雜的問題,可以從公眾號底部的菜單欄「攢機必看」-「諮詢問答」中找到我們的知乎付費服務(包括2分鐘的講解語音以及圖文說明)。不是大麻煩的話直接公眾號文章後台留言即可,小編看到會第一時間回復。

歡迎關注B站@翼王,@我家智天用win8或微博@漸縝JZ,@DDAA1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吧評測室 的精彩文章:

好不好買一塊測就知道了,微星MEG Z390 ACE上手
硬體資訊:終於想起來用22nm了,英特爾將推22nm製程B365晶片組

TAG:腦吧評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