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非眚者 故不名見」——《楞嚴經》參習(180)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參習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遍)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彼見』是指妄見,『真精』才是說的真見。現在真精是妄見真實之理體,妄見是從真精裡面生出來的。經上這樣說的,統是說我們現前的境界。這是「十番顯見」這一大科文的延長,佛說這些目的是要我們覺悟。我們現在是什麼情形?正是佛祖所說的「終日在妄,終日恆真」,眚不能及,就是好比眼睛雖然有眚,有這個毛病,我們的眼睛並沒有喪失掉,它還是起作用。佛在此說『性非眚者』,這個「性」就是見性,見性的本體它沒有毛病,它永遠都沒有毛病,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成佛了,它也是這個樣子,並沒有增加一點點;縱然墮到阿鼻地獄,它也沒有損壞一點點,這才叫做真。所以真如,如怎麼說法?就是這個樣子,永遠是這個樣子,這叫如。無論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節因緣裡面,它永遠不會變更,這叫真、這叫如,這就是禪家常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佛在此處這句話說得很要緊,我們要記住「性非眚者」,這個眚就是迷惑顛倒,我們六根的根性不顛倒、不迷惑。
佛在《般若經》裡面教給我們的修行綱領,是教我們在境界裡面要提得起觀照的功夫,所謂是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目標是在證實相般若。文字般若引申就是一切境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時候要能提得起觀照。什麼叫觀照?觀照就是覺,不迷在境界里。這就是此處所說的,我們用真見照見妄見的時候,了知妄本無性,真體如如,真正覺悟了,真是本來真,真裡面並不摻雜妄。經上種種比喻只能比喻個彷彿,沒有法子比喻得一模一樣。譬如我們講眼睛長了病,那個病確實是長在眼睛上,眼睛沒有治好的時候真是有病,拿這個來比喻我們真性迷了,就像眼睛長病一樣,真性裡面帶的迷,實際上那個迷並不在真性上,是不相干的。好比陰天的時候,雲彩把太陽遮住,雲彩距離太陽遠得很,哪裡能夠遮到?不能遮到。實在講是遮了我們的眼睛,並沒有遮到太陽,經上比喻也是這個意思。無明是沒有自性、沒有自體的,完全是虛妄的,它並不雜染於真性,這是真實的情形,我們一定要懂得。
可見得妄要不要緊?不要緊,只要你知道這是妄,妄就不起作用、就不礙事;怕的是不明了這是妄,妄就礙了事。諸佛菩薩、祖師大德苦口婆心的給我們說出這些道理,我們聽了以後悟不悟?不悟他也說,那就是他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悟了之後是我們自己得受用,與他何干?是自己證得解脫自在。悟了以後還是終日見,雖見怎麼樣?不見世間相,所謂「見而無見,無所不見」。為什麼說見而無見?見,是真性在見,所謂是見性在見;不見,不是八識在見,更不是五十一心所在見。什麼叫世間相?十法界是世間相,用真見去見,法界是一真;帶著妄見去見,法界是無量無邊。不要說每一個人是法界,就一個人自己都有分不清的法界。真,非常單純;妄,就非常複雜,單純就自在,複雜就苦惱。我們從見性上來說,那就是『故不名見』,不得名之為妄見,「不名見」的見是妄見,那是真見不是妄見。《仁王經》裡頭有說「金剛定前,所有知見,皆不名見」,那個見叫真見。金剛定以前,換句話說,等覺菩薩以前,都不叫真見。這個話說得過分不過分?不過分。為什麼?因為等覺菩薩還帶一分生相無明沒破,換句話說,他的見性上還帶一分虛妄。金剛定是如來果地上的名稱,所以到如來位,這最後一分生相無明也破了,這個時候是純真無妄。我們想想,這個標準提得多高?雖然是高,而實在說,法法平等,無有高下。十法界是平等的,因為性是平等的,所以相也是平等的,性相既然是平等的,迷悟還是平等的。
我們在教下裡面說,天台的藏通別圓不平等,賢首所建立的小始終頓圓也不平等。要曉得,不平等是我們用妄心去看;如果離了妄,看藏通別圓、小始終頓圓,原來還是平等的,是一不是二。四教裡面,四就是一、一就是四;五教裡頭,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一多不二。這是真見所見到的境界,也正是六祖所說的,法本來沒有頓漸,因此我們修學也沒有頓漸。頓漸的相從哪裡來的?是從自己肯不肯放下而來的。要是確實把身心世界現在就放下,那就成佛了,在我們看是頓超;要是放不下,今天放一點、明天再放一點,慢慢的放,這就叫漸。可見得這個頓與漸是自己的事情,本來沒有這個事情。龍女八歲可以成佛,其實,人人八歲都能成佛,並不是只有她一個能。六祖大師一聞千悟,我們每一個人也都能一聞千悟,就看願不願意?
《楞嚴》說得好,「歇即菩提」,就看肯不肯歇,這個菩提是指無上菩提。所以頓與漸實在是迷悟上建立的,它不是真的,真實法裡面確實沒有頓漸,成佛也沒有一個早晚。古德跟我們講「妄知有知」,我們現在最難突破的這一關就是認為自己有知有見。「我懂得佛法,我一肚子佛法」,糟糕,一肚子佛法,完了,一肚子學問,這就壞了。「本來無一物」,怎麼能裝一肚子學問、裝一肚子佛法?這就確實有所不知。有所不知是什麼?就是不悟。不但在一切境界裡面不悟,展開佛經也不悟,看佛的註解也不悟。為什麼不悟?正是肚子裡頭有佛法、有學問,所以就不悟。要能夠像六祖一樣,本來無一物,空空如也,見色聞聲都開悟。
佛經里有個小公案,佛陀在世的時候,曾經有人請教釋迦牟尼佛:舍利弗智慧第一,為什麼他有那麼大的智慧?佛就舉比喻給他說:你看到鼓沒有?我看到了。鼓是一敲即響,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這就像舍利弗的智慧一樣。鼓的肚子里有沒有東西?沒東西,空空如也。對了,舍利弗的肚子空空如也,所以才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鼓裡頭要是塞滿東西,敲就敲不響,所以心要靜、要虛。你看數學裡面圓的心是靜的,不但是靜的,而且是非有非無,要說有,有找不到,說沒有也講不通,為什麼?圓周是依圓心而建立,非有非無,真心就是這個樣子。學佛就是修心,心是萬行的樞紐,一個人要懂得修心,這在佛法裡面講從根本修。大珠就是慧海,是六祖的學生,《頓悟入道要門論》裡面首先提出來的,就是要從根本修,根本修什麼?就是修心。佛法常用法輪來表法,也是代表這個意思。
我們想一想,我們的心是不是靜?是不是定?是不是空空如也?不但我所有的要放下,連我執也得要放下,到這個時候就開智慧。如果說我已經到這個時候我還不開智慧,這是什麼緣故?正是因為我沒有放下。為什麼?我還在求智慧。還有我能求、還有所開的智慧,能所依舊沒有忘掉、沒有放下,這是障礙。果真放下了,障礙就沒有,那個時候真知無知,無所不知;真見無見,無所不見。要曉得這個道理,要認真從這個原理原則上去用功夫。古德說一句話很好,「眾生知見盡,爾後佛知佛見現前」,眾生知見就是妄知妄見,妄知妄見淘汰盡了,真知真見自然就現前。為什麼?真知真見是本有的,不是修得的。我們真知真見不能現前,就是妄知妄見把它蓋覆住,所以去了妄就是真,再要去求真,這就錯了,求真這一念是個妄念。
到這個地方,「別業合明」說過去了。「進退合明」無非是以容易懂的來比例發明難知難懂的。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 附註:
依據文獻資料——
◎ 交光大師《楞嚴經正脈科會》
◎ 圓瑛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 凈空法師《楞嚴經正脈科會》講座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