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清昏招不斷,大英藉機開戰,大清一看打不過,忙說:坐下來談談

大清昏招不斷,大英藉機開戰,大清一看打不過,忙說:坐下來談談

繼續說這本《另一隻眼看鴉片戰爭》,我們最後來說說:鴉片戰爭前後,道光皇帝和他選派的三任欽差大臣做出的一系列錯誤舉措,導致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戰敗並與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

大清昏招不斷,大英藉機開戰,大清一看打不過,忙說:坐下來談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們已經了解了英國人為改變中英貿易逆差局面,向中國走私鴉片,致使滿清帝國的白銀外流,還讓毒品蔓延全中國。到了道光皇帝統治時期,鴉片走私已經愈演愈烈,為了阻止白銀外流,穩定政局,道光帝啟動了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這自然是英國人所不能容忍的,於是英國政府悍然出動海軍挑起了1840年鴉片戰爭。那麼,在鴉片戰爭期間中國人是如何反擊英國人侵略的呢?戰爭後期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對中國帶來哪些影響呢?我們就以道光皇帝選派三任欽差大臣為線索,來看看滿清帝國為什麼會輸掉這場戰爭。

大清昏招不斷,大英藉機開戰,大清一看打不過,忙說:坐下來談談

第一個階段,是林則徐擔任欽差大臣時期。相信你對林則徐一定很熟悉,他是一位治國能臣。1839年林則徐受道光帝的指派來到廣州,發動了禁煙運動,收繳英美走私販子的鴉片,並在虎門統一銷毀,打擊了英美毒品走私販子的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反侵略的士氣。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林則徐在禁煙運動時犯了兩個致命錯誤。

大清昏招不斷,大英藉機開戰,大清一看打不過,忙說:坐下來談談

第一,林則徐的禁煙運動沒有起到預期的目的,反而還使鴉片走私更加猖獗。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鴉片走私在禁煙運動前在廣州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並得到廣東地方政府的默許,所以鴉片走私還處在一種可控範圍內。而林則徐來到廣州雷霆禁煙,把本來有序的鴉片走私活動打破了。鴉片販子化整為零,開始和清政府打起了游擊戰,鴉片走私迅速蔓延到整個東南沿海。

大清昏招不斷,大英藉機開戰,大清一看打不過,忙說:坐下來談談

第二,林則徐在禁煙期間還捅了一個大簍子,直接點燃中英戰爭的導火索。原來,林則徐來到廣州後,為了徹底收繳英美走私販子囤積的鴉片,曾經派兵封鎖英國商館,以商館中的英國商人為人質,逼迫鴉片販子交出鴉片。要知道商館裡絕大多數人是無辜的英國僑民,林則徐的這一舉動幾乎是向英國宣戰。當林則徐扣押英國僑民的消息傳到英國後,英國政府迅速組織起一支海軍來華撤僑,並下定決心以軍事手段解決中英爭端。鴉片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大清昏招不斷,大英藉機開戰,大清一看打不過,忙說:坐下來談談

第二個階段,是琦善擔任欽差大臣時期。琦善這個人也是名聲在外,他經常被拿來和林則徐做對比,如果說林則徐是治國能臣,這個人就是禍國奸臣。他代替林則徐來到廣州屈膝求和,與英國人商議出一個喪權辱國的《穿鼻草約》,同意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這令道光皇帝大為惱火,把琦善革職,這個奸臣也算是罪有應得。但是這一套歷史說辭確實冤枉了琦善,事實上,琦善是當時滿清帝國里少數認清形勢的人,當然,所謂認清形勢也是打了折扣的。

大清昏招不斷,大英藉機開戰,大清一看打不過,忙說:坐下來談談

首先,鴉片戰爭爆發後,英軍在中國東南沿海取得全勝,並準備進犯天津港,威脅北京。在危機時刻,琦善把中英衝突理解成蠻夷武裝上訪的群體性事件,雖然沒有意識到這是國與國戰爭,但是他基於這種認識提出的和談主張並沒有錯。其次,琦善與英國人在廣州達成的《穿鼻草約》,除了割讓香港島侵害了中國主權之外,其他方面並沒有更多損害中國利益的條款,後來簽訂的《南京條約》要遠比這個更苛刻。假如清政府以琦善達成的和談條件為契機跟英國人講和,那麼鴉片戰爭很可能會終止,滿清帝國也會有一個體面的收場。但是,道光皇帝最終以琦善擅自達成條約為理由將這位欽差大臣革職,中英和解的最後機會也失去了,鴉片戰爭的規模開始擴大。

大清昏招不斷,大英藉機開戰,大清一看打不過,忙說:坐下來談談

第三個階段,是耆英擔任欽差大臣時期。1842年,鴉片戰爭已經發展到英國海軍封鎖長江,截斷京杭大運河,使北京面臨著糧食和財政危機的時期。在這種形勢下,道光皇帝不得不就範,再一次向英國求和,第三位欽差大臣耆英也就粉墨登場了。和他的兩位前輩不同,中國歷史教科書很少談到耆英的歷史作用,所以多數人認為形勢已成定局,耆英和其他清朝官員即使在外交談判中做出努力也無可挽回,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大清昏招不斷,大英藉機開戰,大清一看打不過,忙說:坐下來談談

本書作者指出,近現代外交談判有點像買賣雙方討價還價,在談判一開始誰都不會把自己的底牌亮出來,而是要在反覆磋商後摸清對手的底線,所以,參與南京靜海寺中英談判的英國人剛開始提出的談判條件都是有待商榷的條款,滿清帝國的談判代表完全有義務爭取中國主權不受侵害。比如,是不是一定要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賠償英國的戰爭賠款可不可以少一點等等。然而以耆英為代表的滿清官員根本就沒有基本主權意識,他們急於平息中英衝突,一味答應了英國人的全部條件,最終和英國人簽訂了《南京條約》。可悲的是,耆英在回顧自己參與中英談判的情形時,還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沒有讓天朝丟面子。

大清昏招不斷,大英藉機開戰,大清一看打不過,忙說:坐下來談談

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終於了解到滿清帝國是多麼腐朽落後。此後西方列強又勒索清政府簽訂了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夏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中國喪失了領土、司法、關稅等主權,還莫名其妙地讓列強攫取了在華內河航運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修改條約的權益。另外清政府把這些條約統一當成平息蠻夷動亂的權宜之計,完全沒有履行條約的誠意,加上鴉片戰爭後,中英貿易不平衡仍然沒有解決,這就為更大的悲劇——二十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埋下了隱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學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信息簡史》這本書說,信息不僅被動記錄世界,並且主動創造世界
為啥說,越是現代化,貧富差距就越大

TAG:六百八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