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島偷襲戰,美軍成功運用八路軍「打了就跑」的游擊戰術
太平洋戰爭中,在美國軍隊的行列里,有一位善於運用八路軍游擊戰術,在與日軍作戰中克敵制勝、極富傳奇色彩的美國軍官。他就是美海軍陸戰隊的埃爾森·卡爾遜中校。卡爾遜中校之所以如此推崇八路軍的游擊戰術,這與他在中國的特殊經歷是分不開的。
抗日戰爭開始後,卡爾遜中校作為軍事觀察員,被美國政府派駐延安。他曾兩次由八路軍總部派到模範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並受到聶榮臻司令員的熱情接待。他第一次去,是在1937年12月底到1938年2月,由周立波同志陪同,在晉察冀邊區訪問了近50天。周立波同志日後還根據此行寫了一本《晉察冀邊區印象記》。在長達50天的訪問中,他們步行和騎馬走了2500里,兩次穿過敵人的封鎖線,走訪了冀中根據地的民兵、部隊,還採訪了日本俘虜。卡爾遜後來回憶說:「這是一次艱難的長途旅行」,也是「一種十分有趣、十分寶貴的經歷」。
在五台山金剛庫,聶榮臻司令員接見了他。他倆一直談了大半夜,氣氛十分融洽。卡爾遜向聶司令員提了許多問題,諸如「八路軍能不能在敵後堅持住?」「槍支和彈藥如何補充?」「怎樣對付日軍的掃蕩?」「游擊戰怎樣開展?」聶司令員都給予了他滿意的答覆。這些,使卡爾遜非常感興趣。他對聶司令員說:「我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那無非是蹲在戰壕里打槍放炮,你打過去,我打過來,我們這些士兵都像機器人一樣,根本不動腦子,枯燥得很。你們這種打法,實在有味道,很有鬥爭藝術,一面打仗,一面考慮很多問題,不單著眼于軍事,還搞政治,搞經濟,搞文化,這是我從來沒見過的,也是沒有聽說過的」。
過了一年後,即1939年,他又第二次來到晉察冀邊區。他看到八路軍經過一年多的艱苦鬥爭,不僅在敵後牢牢地站住腳,還創建了一個蓬蓬勃勃、處處充滿新氣象的抗日根據地,他對八路軍建立根據地、進行游擊戰爭的作法非常佩服。他說,我從晉察冀學到了許多新的軍事思想,我也要這樣搞。
果然,卡爾遜回國後,他上書羅斯福總統,要求給他一些人員和武器,參加太平洋諸島登陸作戰。羅斯福總統滿足了他的要求。
1941年,卡爾遜中校被任命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二近戰營營長。在訓練過程中,他採用八路軍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和「思想教育」的方法,讓士兵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卡爾遜把部隊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稱為「工合」(工合」本是卡爾遜在中國抗日根據地見到的工業合作社的簡稱,在英文中的意思便是團結協作精神),而「工合」一詞隨即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二近戰營的座右銘。
太平洋戰爭中,第二近戰營發揚「工合」精神,採用八路軍游擊戰術,驍勇善戰,被譽稱為「卡爾遜的近戰兵」,令日軍聞聲膽寒。而卡爾遜本人也名噪一時,被視為美軍的一名良將。1942年8月16日,卡爾遜出色地運用八路軍「打了就跑」的游擊戰術,偷襲日軍重兵守衛的馬金島一舉成功,豎起他軍事生涯的一塊豐碑,也永遠載入了美軍戰史。
當時,美軍正在瓜達爾卡爾納島與日軍激戰,襲擊馬金島正是美軍的一次佯攻行動,其目的是把日軍兵力從所羅門地區吸引過來。這項特殊任務,交給了由卡爾遜中校指揮的海軍陸戰隊第二近戰營(由5個連組成)。載運卡爾遜部隊的軍艦,是當時美國海軍最大的兩艘潛艇「鸚鵡螺」號和「鮭魚」號(這兩艘潛艇水上排水量2700噸,長113米以上)。美方之所以打破慣例,用潛艇運載登陸部隊,顯然是為了達到使日軍毫無覺察的企圖。
在1942年8月16日拂曉,美海軍陸戰隊第二近戰營未遭到任何抵抗便悄然登上馬金島。上陸後,按照卡爾遜中校的預先布置,兵分數路進攻島上的日軍,摧毀軍事設施,奪取有用的情報資料,使島上的日軍亂作一團,還誤以為美軍已大舉登陸。待到清醒過來,日軍守島部隊才匆匆忙忙騎自行車或乘 坐卡車趕來阻擊,但為時已晚。
根據卡爾遜部隊的呼叫,「鸚鵡螺」號潛艇的火炮向日軍猛烈開火,掩護美軍撤退,並擊沉日軍3500噸的商船和巡邏艇各一艘。此時,卡爾遜部隊已殲滅了83名守島日軍,摧毀島上大部分軍事設施,擄獲大批有用的情報資料,並開始撤退。由於漲潮妨礙了近戰營的撤退,卡爾遜部隊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因為羅斯福總統的大兒子詹姆斯·羅斯福海軍少校的冷靜指揮,使除9名陸戰隊員(被日軍俘虜後帶到誇賈林島殺害)以外的海軍陸戰隊員安全返回潛艇。
馬金島偷襲戰,卡爾遜中校成功地運用八路軍「打了就跑」的游擊戰術,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戰術上的極大勝利,達到了預期的作戰目的,成為美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個典型成功戰例。戰後,美國影片《工合》所反映的就是卡爾遜指揮的馬金島偷襲戰。
※蔣介石六十大壽,一場全民祝壽的荒誕劇
※為什麼入侵的都是來自北方的民族?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