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知乎10000贊: 有哪些非常高端的心理學知識

知乎10000贊: 有哪些非常高端的心理學知識


點擊上方↑ 「

心理嚴選

」,看看有多少位朋友關注




作者 | 澄心


來源 | 知乎



01



一般人覺得別人生氣時,就會下意識認為那個人非常可怕。




其實不是的,越情緒失控的人內心越有可能伴隨著脆弱,無助。他們是感覺外界有傷害了,於是只能豎起防禦的刺。




下次當你遇到憤怒的人,或者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對方是一個受傷的人。



心理學一個重要的原則:

每個人為自己產生的情緒、感受負責。




發現了有些情境下的憤怒是伴隨著受傷的,絕非意味著我們要去承擔、拯救、負責誰的情緒。




而是下次在經歷親人生氣、與人爭執、自己生氣時,我們可以專註在憤怒背後的受傷感,內心一定是感覺缺失了什麼、或者認為被冒犯了什麼、或者有需求但無法直接表達。



而這種察覺可以讓氛圍緩和下來。




02




我們遭遇到拒絕、失戀、痛苦時,總想著要想辦法擺脫、解決。



試著靜靜接納吧,接受這種感覺,接受這個局面,就是最快的恢復方式。


在心裡騰個空間,容納和理解你的焦慮,你的悲傷,你的脆弱,你的恐懼。



有些文化和教育通常對於負面情緒予以排斥、否認、迴避,這其實讓人更為消沉,因為這意味著:




我連擁有自己的感覺都不能。



實際上心理學認為任何一種情緒都並無對錯,它們都有其出現的原因。




挖掘出深藏在情緒背後的某些渴望、匱乏、需求,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些新的事情,換個方式去滿足。







03




為什麼道理都懂卻過不好這一生?因為道理只是懂了一次,腦海中已有的思維卻是成千上百次的自動化意識。



為了讓後來認同的真理植入到腦里成為新的思維,你只能一次次去加深懂得,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絕對不是讀一次就頓悟,就可以從今以後都過好生活了。




培養一個可見的習慣我們都明白需要重複嘗試去做,培養一個摸不著的思維其實也是需要重複去嘗試。



所以,一時做不到,改變緩慢且反覆,不用苛責自己。




04




每天花30分鐘關注自我內心。



可以探索:「我希望自己擁有什麼特質,能引起我幸福感的是什麼,我最有興趣的是什麼,我在逃避什麼,我在羞恥的是什麼,我希望怎樣對待別人,能讓我滿足的是什麼,做了哪些事可以提升我的價值感?」




你是24小時都在和自己的感受、想法、情緒呆一起的人,你理應是自己最熟悉、最親密的朋友。




而當你不厭其煩地去正視、察覺自我時,這就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



加深自我了解的一些小操作:



1、自由聯想。

自己寫日記,發語音給自己聽。把腦海里的,可能是有些一閃而過的、不愉快的,都在一個安全的氛圍里寫出來,毫無拘束,不用顧及邏輯,讓想法一展無遺。




想成為情緒的主人有個前提,要先意識到、捕捉到並察覺到自己的情緒。



2、寫下故事。

細緻地記錄下關於自己的經歷、追溯過去,和身邊人的相處關係,細節越多越好,感受越多越好。在這個記錄的過程中,你會發生自己的過往生命被賦予了意義感,你也從中收穫了感觸,同時抒發了情感,不再那麼壓抑。



3、和安心信任的人傾訴,和靠譜的心理諮詢師傾訴等等。



無論是宗教、冥想、心理學,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讓人們回歸自己的內心。



了解自我還有個好處,你願意耐心了解自己時,你通常也會願意耐心了解別人。







05




在與人溝通時有幾個前提。




無論面對任何問題,遵循著我不攻擊你的為人,因為保護自己的人格是每個人的本能反應。



從行為、事件、語言入手,這意味著我仍認同你這個人,我只是不認同你的某些行為。攻擊性、防禦性減少,雙方都會更願意靜下來磨合、處理。



同時盡量地保持詢問。提問有太多的好處,避免了自己急於武斷、批判、指責,也傾聽了、尊重了別人。



在決定溝通前,事先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目的、想要的結果是怎樣的。思考了這個方向,我們就越可以避免捲入情緒漩渦里,問題越有可能得到解決。




06




我們都知道有好心情會讓自己更好地行動,但行動同樣可以反過來喚起好情緒。



你走路讓自己抬頭挺胸,思維會跟著調整為自己是個更自信的人。



你每周運動3次,思維會默認為自己是個有活力的人。



你一個月里又學了新的知識、又完成了一項棘手的工作任務,思維會跟著調整認為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



如果自己是個執行力、行動力差的人,通常有可能是因為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1、給自己壓力太大




那就每件事設定的完成量越小越好,小到不用耗費什麼意志力就可以完成,但在執行過程中不設上限。



具體例子:一天只做5個俯卧撐,完成。咦,狀態不錯,那就再做多幾十個也可以。



旨在不會因為目標過大而自我感受挫中途放棄,同時又維持了一個持續的行動過程。



2、怕失敗,怕挫折,認為自己失敗一次,做錯一次,後果就會非常損失自我價值。



此時可以用局外者角度去看待自己,設想如果是朋友擁有這個緊張的擔憂的念頭,你可能會發現存在著僵化、嚴苛的假定,你也會發現別人並沒有那麼關注你,意識到後就會消除不合理性。



3、還沒有做時就下結論認為自己一定不行,做不到,乾脆不嘗試。這是成長時期經歷造成的負性信念有關。



我們可以多提醒自己,回顧下過去曾經做過哪些成功的事,雖然有困難但也完成了,用實際的例子去駁斥腦海中這個想法。



告訴自己再試試,

最有效的方式一定是重新通過行動,去塑造另一種可能。

而不是去一味相信過去腦海中的聲音。







07




我傾向於認為人類與生俱來存在著兩個相處方面的需求:

一是依戀他人的安心感,二是獨立自我的效能感。



我們需要依戀他人,每當人們感覺到自己正在被無條件地看見,傾聽,理解時,都會流露出安心幸福的一面。



並且個體都有屬於自身的局限、精力,若想生活得更好,就是承認自己需要依戀別人,與別人合作。別人也同樣有這個依戀需求,想要被我們看到和對待。這本身可以是一個互相合作、互相滋養的狀態。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擁有獨立自我的效能感。自尊來源於一個人可以應對得了生活的冒險、挑戰、有選擇權、表達權,並在探索世界這個過程里體會到了屬於自己獨有的力量和價值。



常見的壓抑、低自尊、迴避失敗都是在對自我效能感的限制,專註於加強自身的效能感和勝任感,是一個值得為之努力的目標。




倘若在過程中遇到挫折了,可以回頭看看第二條。



最後,希望這些建議可以對你也有點幫助。




說說你的感想?


(點右下「寫留言」)


本文選自知乎,

作者:澄心







  為 你 推 薦  





陪著孩子學習,不如教會孩子學習。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覺學習的能力,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逆襲北大《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教你和孩子,

低起點逆襲:普通人快速崛起的26堂修鍊課





▼在了解這門課程前,媛媛有話對你說:






上線一個月,報名人數

破7萬+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進入課程



  客官,看過來  





微信後台改版後,容易錯過消息


按下面的 3 步,一秒給我們點亮小星星 ?


每晚九點,用心理學解讀生活





 




【免費領取心理學資料】




長按二維碼

關注【

心理嚴選


觀點深刻、技巧實用


輕鬆應對事業家庭難題






  猜 你 喜 歡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





點完贊,記得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嚴選 的精彩文章:

我媽媽才8歲,原諒她不夠好(深度好文)!
你的暴躁,是如何保護你的?

TAG:心理嚴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