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姑娘,為何你遇到的總是渣男,難道你是渣男體質嗎?

姑娘,為何你遇到的總是渣男,難道你是渣男體質嗎?

文|牛津戀愛百分百·晨夕

記得在高中的課堂上,老師曾對我們講過這樣的一句話: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與什麼樣的人相遇。

這句話陪伴我讀過了大學,走向社會,直到現在成家立業,始終都縈繞在我的腦海。每個人生階段,我對這句話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一開始,我只是把它簡單的理解為:人以群分。上大學後,我覺得是你對別人怎樣,別人也會怎樣對你。

但是我的腦海里,是有困惑的,如果這樣的理解成立,為什麼那麼多好姑娘會遇見渣男呢?

在從事情感諮詢工作多年後,我才確切的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你遇到的那個人如何對你,取決於你內心不願面對的東西。

1.因為極度自卑,所以渴求完美

自卑的人,自我認同感很低,她們渴望來自別人的認同和肯定,但往往這種渴望會成為她們被傷害的源頭。

她們的內心存在著對自己,對他人的一種補償心理。

比如一個容貌有缺陷的女孩子,為了逃避這種缺陷所帶來的痛苦,她們會在其他方面努力,用來補償自身的缺陷。

她們會用刻苦學習,或是在某方面做出成就,用來贏得別人對自己的讚許和肯定。她在這方面獲得的讚譽越多,肯定越多,就越說明她對容貌的自卑。

自卑的人對待感情大體也是如此的。一旦遭遇感情危機,她們會很急切的去解決,唯有問題儘早解決,她們的內心才是完美的。

恰恰感情問題不同於其他事情,不是表面上解決就可以一勞永逸的,必須要找出問題的實質。

我曾經帶過這樣一個學員:結婚兩年還沒有懷孕,婆婆對她各種冷嘲熱諷。在婆婆的洗腦下,她也覺得不生一個兒子就是一件天理不容的事情。

為了讓婆婆開心,她做了各種受孕的準備,終於在十月懷胎後,生下了一個女兒。因為沒有生兒子,婆婆依舊是很不高興,因為她覺得生兒子是女人必須做的事情。

儘管家裡的條件養育一個女兒已經很困難了,但為了家庭的和睦,婆婆的開心,學員又計劃要二胎。她覺得只有二胎生個兒子,才能擺脫不好的局面,贏得婆婆的歡心。

在各種的糾結不安中,二胎如她所願生了個兒子,本以為生活會變得很舒心,可沒成想兒子出現半年不到,家裡的經濟狀況已經捉襟見肘了。

老公一個人的工資不光無法養家,因此,他還染上了賭博的惡習。

此時的婆婆也沒閑著,又開始一個勁的責怪她,說是因為她不工作,才導致自己的兒子變成這樣的。

在報名參加學習之前,她甚至有了自殺的念頭。她始終搞不懂,自己事事遷就,樣樣順從,為什麼還總是成為婆婆叱責的對象呢?

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婆婆的態度,更多的是在於學員自己。她著急的解決問題,目的在於維護婚姻完美的表象,以及避開自己的自己。

婆婆之所以如此對她,在於她絲毫不知道問題的核心所在。

老公才是關鍵點和連接點,他才是關鍵角色,只有他的出現和努力,才會讓婆媳關係更加的順暢,而不是學員自己一味的刻意迎合婆婆,到最後自己吃力不討好。

在刻意滿足婆婆之後,學員內心的天平開始慢慢傾斜,覺得自己已經這麼努力了,她總該誇誇我了吧!

然後問題的實質是婚姻是靠兩個人來經營的,只有一方的付出只會導致問題的爆發。

2.越怕失去,越會付出

學員為了幫老公償還賭債,向娘家借錢。第一次的時候,大家都勸她對老公不要縱容,他的賭債讓他自己想辦法,替他想辦法,只會讓他的賭贏越來越大。

她的回答很無奈: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畢竟我們是夫妻,他欠債,我們一家四口的日子都不好過。

把錢交到男人手裡的時候,她對男人說:不用怕,有麻煩我們一起解決,以後不要再賭了,一家四口好好過日子。

她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現實卻是很痛心的。沒過多久,再一次賭輸的男人又向學員開口了,學員哭著跪求著娘家人又借了一筆錢。

這樣的故事一次次發生,形成了一個慣性。老公只管賭錢,學員只管借錢。在一次又一次幫男人還賭債時,學員的內心都會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即便是願望每次都會落空。

越怕失去男人,學員就越會拚命的付出,哪怕一次次的事實證明這樣的付出只是在飛蛾撲火。燃燒自己,卻永遠也照不亮對方。

3.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同學員的交流中,她談起了自己的父母。小時候,母親總是長吁短嘆,期待著什麼時候從媳婦熬成婆。

因為奶奶對母親不認可,所以為了在眾多的媳婦中脫穎而出,母親總是做很多事情去刻意討好奶奶。但直到學員長大,奶奶才對母親有點好臉色。

父親一天到晚在外忙碌,只顧著賺錢養家,兄妹幾個很少享受到父親的疼愛,父親在他們眼裡是缺失的。

這導致了學員成年後的婚戀觀,即不找像父親那樣的男人。

當她和老公相戀,發現他是一個非常顧家的男人後,她就認定了這個男人,並且和他成婚了。

婚後,為了防止老公變成父親那樣的男人,也為了不走自己母親走過的老路,她會時刻關注老公上下班的時間。

可婚後沒多久,老公就經常以加班,應酬開始晚歸了。不僅如此,當婆婆逼著她生二胎時,老公也沒有幫她出頭,只是一味的讓她忍讓。

漸漸的,她開始發現自己重複了父母的婚姻模式。

自己越是逃避和避免的東西,反而越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如同是驗證了墨菲定律一般。

事實也的確如此,學員有一個自己不願面對的父親,於是她把父親的形象投射到了老公的身上,開始處處苛求老公。

當老公迷戀賭博時,為了避免成為自己的母親,她希望用自己的大度來感化,挽回老公。

逐漸的,她在婚姻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了自我幻想的婚姻當中。以自認為正確的方式,為婚姻,為家庭付出。而一旦付出得不到預期的回報時,便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

親密關係中,彼此都是對方的鏡子。當對方成為了你不喜歡的樣子時,你也成了對方討厭的人。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停下來看看,自己不願面對的是不是成了對方現在的樣子。

來源:牛津戀愛百分百

作者|晨夕 牛津戀愛百分百情感諮詢師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後台即可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津戀愛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異地戀,該如何挽回
為何他保留著那麼多女生的聯繫方式?

TAG:牛津戀愛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