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石油出口說明了俄羅斯的衰落?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原標題:依賴石油出口說明了俄羅斯的衰落?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這期節目咱們繼續聊有關石油與俄羅斯命運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有一個看法,就是俄羅斯的經濟在走向衰落,其中一個標誌就是俄羅斯現在對石油等自然資源出口的依賴。
其實,對石油出口的依賴並不是俄國衰落的標誌,即便是在蘇聯國力最興盛的時期,石油出口對於蘇聯同樣有著非同尋常的戰略意義,在歷史學界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國際油價的下跌是造成蘇聯這個超級大國轟然倒塌的直接原因。
十月革命之後,剛剛誕生的蘇聯從沙俄繼承來的遠遠落後於歐洲國家的一個農業國,整個國家的工業化才剛剛開始。在咱們歷史課本上曾經學過,蘇聯通過若干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在二戰之前已經完成了國家的工業化,建立起了強大的重工業體系,給蘇聯的大國地位打下了物質基礎。
然而落後的蘇聯要完成工業化,就必須從西方國家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當時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從哪兒來?蘇聯當年所能換取寶貴外匯的最主要來源就是高加索地區的石油。咱們在前面的節目講過,當年的巴庫已經是世界的石油中心之一,從沙俄手中接管了巴庫等高加索地區油田的蘇聯,通過對外國石油企業開展租讓經營,恢復了石油的生產,用石油出口換取了來自西方國家的技術和設備,推動了國家工業化的完成。
上期節目講到,當年納粹德國有三分之一的石油進口來自於蘇聯,蘇聯正是利用德國的這一弱點,用石油貿易換取了戰爭爆發的推遲,給自己的戰爭準備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二戰之後,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的蘇聯,面臨的是一片百廢待興的國土,戰爭幾乎摧毀了一切。在國民經濟的恢復過程中,石油繼續起到了關鍵作用。戰爭雖然破壞了蘇聯的大多數國民經濟設施,但是戰爭期間蘇聯把一萬多名石油技術工人轉移到了東部,戰局穩定後巴庫油田的生產得以很快恢復,而且在這一時期蘇聯在烏拉爾地區又開發出了若干個大型油田,石油產量很快就恢復到了戰前的最高值。有了石油,蘇聯就可以繼續向西方國家出口石油,石油是蘇聯從西方換取硬通貨最主要的來源。
石油對於蘇聯的意義還遠不止換取硬通貨,換取物資和技術那麼簡單,在蘇聯和它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內部的貿易,包括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和援助,都離不開蘇聯的石油和用石油換來的西方物資和技術。
在蘇聯建立自己的世界影響力的過程中,石油同樣扮演著不可或缺的戰略作用。在整個冷戰期間,蘇聯向西方國家以國際市場價格出口石油,同時又以國際油價三分之一乃至五分之一的低廉價格向自己的小夥伴們提供石油,用石油支撐著自己跟西方分庭抗禮的朋友圈。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石油在給蘇聯帶來財富和影響力的同時,也讓蘇聯深深的陷入到了石油依賴症當中,這種依賴症某種程度上直接引發了後來的災難,咱們在下一期節目接著聊。
※多數國家都表示恐怖分子請不要回國,加拿大總理卻有一顆聖母心!
※清朝始終以大國自居,使臣在叩拜俄國沙皇時耍心眼,自欺欺人
TAG:照理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