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排片僅0.1%,請別辜負這部作者電影

排片僅0.1%,請別辜負這部作者電影

被貼以「低調、神秘」標籤的章明,通常被歸入第六代導演群體中的一員,但究其拍片經歷與獨特的影像氣質,其實並不能簡單地按照成名和活躍的時期來歸屬。(文末福利)

大部分影迷初識其作品,是從1996年的《巫山雲雨》開始的,頗有誘惑力的海報與影片介紹,或許會被誤認為香艷刺激之作,而真正能墮入其中並為之沉醉的觀眾顯然並不多——壓抑的基調、略顯生硬的表演、跳躍的敘事、晃動的手持長鏡頭,對觀眾的觀影口味無疑有一定挑戰性。

《巫山雲雨》

事實上,從《巫山雲雨》肇始,章明幾乎所有的作品外象無一不具有如上特徵,雖有內容題材的變化與結構的微調,一以貫之的美學特點與作者標識元素具有高度辨識度,從作者論的創作周期綿延與核心觀點的保留貫穿來講,章明絕對是中國影壇不可缺少的導演。

今年推出的新作《冥王星時刻》是章明從影廿余年以來首次亮相大銀幕,併入選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無論是對導演個人的創作生涯前景規劃,還是對內地小眾文藝片的生存環境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章明導演工作照

通常,一部電影最先吸睛的外觀因素是其故事情節,而在章明的電影中,故事的輪廓往往簡化為線條大綱,即使在梗概中能窺見戲劇事件,但最終都止步、稀釋於影像中。

影片《冥王星時刻》從情節的角度看,基本可算「其實並沒有什麼故事」,而是以接近公路片的範式,將場景置入神農架林區之中,依舊是以往重慶、湖北、四川交界處的獨特地緣風貌設定。

藝術片導演王准帶領著製片人丁宏敏、演員白金鉑和攝影度春,前往深山採風,主要目的是採集當地喪歌《黑暗傳》的素材,由當地嚮導老羅陪同。

途中除了遇到幾個山民、幾間廢棄的屋子,幾乎波瀾不驚,直至後三分之一處寄居一村民家中,敘事視角逐漸移向一個名叫春苔的寡婦,在萬千暗潮湧動中,四人走出山林,望見山下燈火閃耀,外觀表象雖未發生變化,但內心卻已「輕舟已過萬重山」。

影片採用章明慣用的兩段式結構,這種結構在2006年《結果》中就已經運用純熟——前後互映,細節對應嚴實,結尾富有意味,而且可能是與洪尚秀最靠近的一次——如果我們在看完《這時對,那時錯》後回望更有此感。

《這時對,那時錯》

更讓人玩味的是,賓館房間內電視機里放映的正是《結果》,與自己過往作品的互文,是更為宏觀的「回溯」與勾連;而微觀的「回溯」則是在一部作品的內部,貌似略顯割裂的兩段在內里的潛伏和呼應。

《結果》

開篇的上海拍戲段落,篇幅短,交代淺,隱約可知王準的身份和困境,從後面大體量的山林段落提及的隻言片語可推知,兩段的時間設置並不順位。

愛因斯坦少年時讀《純粹物理批判》後,曾寫過這麼一段深刻的讀後感,他說:「時間就是一切現象之先驗的形式條件。相反,空間只是外部現象之先驗的形式條件。一切表象,不論它們有無外界事物作為客觀對象,都是心的決斷,是屬於我們的內在狀態,必定受到內在感覺或直覺的形式條件,即時間的制約。」

因此,失重的兩段式視為正向、逆向結構都可以,或者索性視之為導演在創作困境的一個夢亦無不可。這種模糊時間的手法也契合片名「冥王星時刻」——間於黑暗和光明之間的那個時刻,晨昏晦明之際,天地混沌之時,比如黃昏(葬禮橋段)或凌晨(登山頂鳥瞰的結尾),都在文本的形式和內核上達成了高度統一。

影片追尋的核心《黑暗傳》是全片的戲眼,初次潛入言談間便有一種神秘古遠之味,祖輩口口相傳的口頭文化,在時光的瀝煉下,煥發出綿長的生命力,蘊藉著東方山林民俗傳說的神秘氣氛,且被包裹上某種驚悚的外衣——無故唱起《黑暗傳》之人將遭遇悲慘下場。

因此採風組孜孜以求的親耳聆聽並不易得,須得等待生活中自然死亡的到來,如此可遇不可求的時機亦是某種「冥王星時刻」。如果說前半段一直處於夢幻浮雲般遊盪(包括成為麥高芬功能的《黑暗傳》本身),那麼後半程將此意念坐實落定,不僅知曉其具體內容,更將情感的爆發點鎖定於春苔。

而那首《黑暗歌》所揭示的宇宙大爆炸前的混沌狀態,從天地鴻蒙、人類蒙昧之時唱起,悠悠訴說人類簡史,言辭古樸深遠,曲風悲愴凝重,迴旋在葬禮上空,深重得如岩石般亘古不變。

它是人類回望的深淵,是自照的鏡子,是穿透角色肉身的靈魂凝視,藉由這首神秘的古謠,人們在黑暗中籍籍無名、寂寂彷徨地摸索,最終抵達不無微光的應許之地。

這就是章明東方式的自省之道,與阿彼察邦的熱帶叢林迥異的是,他無意於描摹實體狀的輪迴異生(野人則僅僅靈光一現於言談間),也規避獨立藝術片常見的密林超現實事件,他將囿於創作困境的意識流動,更多投射於外部世界的呈現與重組。

因此是否可以這樣總結:在冥王星時刻的半明半昧里,恰是每個人不可言明心事的映照,從入山時的混沌迷茫,到下山時的混沌初開,每個人都經歷了一場自我的洗禮。

四人採風組的網狀關係結構之交錯,也頗有幾分洪尚秀味道。中年組是男導演王准和女製片丁宏敏,兩人無論在日常中還是工作上都相互扶持;青年組有男演員白金鉑和女攝影度春,作為同齡人共享某些時刻和心得。

其他的交叉有:導演與攝影的精神交流,演員對導演的仰慕與支持,演員對製片的憐惜與幫助,攝影與製片作為同性共居一屋的互動。

這些交叉的關係架構,編織成曖昧又疏離的人際網路,在兩兩互動、多人互動中,都包含有試探、猶疑的味道,也使彼此的關係程度處於「冥王星時刻」,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曾一度接近,然而最終仍溝壑重重。

在人與人情感的出發點之間,他們既梳理自身的惶惑,也在空間布局上尋到適切的落腳點,鏡頭在他們之間的調度顯示出了人物關係和敘事推進的層次。而接近於「旁觀者」身份的老羅更增加了互動的豐富性(他的偷窺視點頗有解讀空間),人物關係的串聯如水波漣漪,蕩漾起無限可能,其產生的角力於是便擁有了戲劇性。

後半程視點發生默默轉移,以春苔汩汩流淌的情慾漫溢畫面,鮮活蓬勃的慾望在山嵐繚繞的氤氳中漂浮,在迎合自然規律的死亡時分滋生,在生死界限的探觸中鮮明,手持跟拍讓人想起《郎在對門唱山歌》開場令人驚艷的長鏡頭和場面調度,一切都深具章明式的標識性創作元素。

《郎在對門唱山歌》

曾美慧孜不動聲色而寫滿慾望的表演獲得好評無數,眼角的風情萬分克制,但只消眼波一流轉,渴愛的神色便如同那打翻的水漫地四溢;小心翼翼地遠遠望上一眼,身影恰似已盼望千年,凌亂的發梢,微醺的臉龐,輕舔一下嘴唇,各種微妙的心理戲呼之欲出。

她的出現標誌著「冥王星時刻」的真正結束,與度春下山尋找「靈山」的幻滅一般,在長夜告罄的時分,又將再次迎來一個漂浮無依的日子。

直至看完本片最後一個鏡頭,或許我們還同片中角色那樣,仍處於虛浮的夢幻狀態——不知所云,不無所得。不惟是山地場景籠蓋著樹林的氤氳之氣,整部影片都覆蓋著那樣一層朦朧、蒙昧的夢幻感。

度春短暫離開採風組遇到「止語」人群,偶然落下的雨,隨時發生的打盹,以及鏡頭跳切出的超驗性,部分是劇本事先的規劃,部分是剪輯所致,還有部分是即興靈感,但殊途同歸,在陰差陽錯間造就了語境的多義性,於是我們在影院里目睹了一個平日難得一見的詩意靈性天地。

作者| 歡樂分裂;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影 迷 福 利

請大家將本文轉發到朋友圈,並在文末留言,聊聊《冥王星時刻》或者章明導演的其他電影,我們將根據留言質量和點贊數,送出10張《冥王星時刻》的電影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收藏!影史138位導演的「三部曲」
沒看這部傑作,怎麼能選出年度十佳

TAG:看電影看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