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這個國家再次崛起,成為秦國的勁敵!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認為諸侯。其中,就魏國來說,第一任君主魏文侯在位時禮賢下士,師事儒門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為相,樂羊、吳起等為將。在此之後,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連續擊敗了秦國、齊國、楚國等強國。不過,到了戰國中期,四面樹敵的魏國,也被齊國、秦國、楚國等諸侯國擊敗,從戰國霸主的寶座上的跌落。在很多人看來,魏國會因此一蹶不振,最終被秦國消滅。不過,在戰國末期的,魏國這個國家卻再一次地崛起,在十年內擊敗秦國等諸侯國,可謂威震天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一
首先,讓魏國在戰國末期奇蹟般崛起的君主就是魏安釐(xī)王。根據史料記載,魏安釐(xī)王(?─公元前243年),姬姓,魏氏,名圉,魏昭王之子,戰國時期魏國第六任國君,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43年在位。魏昭王去世後,魏安釐王即位,為牽制孟嘗君田文,封弟公子無忌為信陵君(今河南寧陵)。在秦國和趙國展開長平之戰的時候,魏安釐王沒有救援趙國,希望達到「秦趙相爭,讓魏國坐收漁翁之利」的效果。在秦國贏得長平之戰的勝利,並包圍趙國都城邯鄲後,魏國信陵君率領魏軍大敗秦軍,解除了邯鄲之圍。
二
此戰,不僅救援了趙國,擊敗了秦國大軍,也提升了魏國在山東六國中的威望。根據《資治通鑒》、《戰國策》等史料的記載:(魏軍)大破秦師於邯鄲下,救趙新中,取地河東,奪取陶郡。也即在擊敗秦軍的時候,魏國還攻佔了不少原來屬於秦國的土地。在這之後,秦國調轉槍頭,派遣大軍來進攻魏國。在此背景下,信陵君魏無忌率領魏國、韓國、趙國、楚國、燕國等五國之兵大破秦軍於黃河之外,秦軍大將蒙驁敗走。五國聯軍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促使秦軍閉關不出。
三
再者,根據史料的記載:「(魏安釐王)加兵於齊,私平陸之都;攻韓拔管,勝於淇下;睢陽之事,荊軍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荊軍破;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在戰國末期,齊國和秦國保持著結盟的關係,在秦國攻打趙國等諸侯國時,齊國一直袖手旁觀。為此,魏安釐王派遣大軍進攻齊國,攻下齊國五都之一的平陸;在和韓國的較量中,魏國「攻韓拔管,勝於淇下」;針對楚國,魏大敗楚於雎陽,又接連擊破楚於蔡、召陵;並且,魏國又進攻燕國和衛國,擴大了魏國的疆域。
四
最後,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秦國又需要進行一定的修整。在此基礎上,魏安釐王抓住了這一空檔期,不僅聯合山東六國擊敗了秦國,而且聯繫擊敗了周邊的諸侯國,促使魏國的實力得到了擴張。所以,魏安釐王在位的後期,魏國可謂「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在短暫的時間內又一次稱霸天下。當然,對於當時的魏國,威震天下離不開信陵君魏無忌的功勞。為此,秦王嬴政擔心信陵君會進一步威脅秦國,就決定實施反間計離間魏安釐王與信陵君的關係。沒想到的是,魏安釐王真的中了秦國的反間計,剝奪了魏無忌信陵君的兵權。等到魏安釐王與信陵君都去世後,秦始皇再一次派遣大軍進攻魏國,通過多年的蠶食,終於在公元前225年消滅了魏國。
文/情懷歷史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長平之戰中,趙國為什麼不用李牧呢?原因非常簡單!
※戰國七雄外還有四個強國,各個實力不俗!
TAG:情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