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霍亂愛情
文/冉竹
民國時期,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多半出於鴛鴦蝴蝶派刊物中。愛情本是美好與神聖的,其中唯一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很諷刺很滑稽很可笑亦如婚姻一樣。但是,它的力量,尤其是給女性帶來的力量,從來不可小覷!而張愛玲、張幼儀(在這裡我把她們稱為二張)就具備這種力量。
張幼儀出生於歷史的拐角,1900年,正是新舊世紀的交替之際。而這個獨特的歷史時刻也給她的生命深深地烙刻著傳統女性和現代女性的印記。與張愛玲相比,可以說她已經是一位老姐姐了,因為她比張愛玲足足大20歲。
這兩位女性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例如,都是在富裕、殷實的家境中成長起來的。雖住著宛如宮殿的住宅,思想卻及其守舊,尤其是大20歲的張幼儀。
張幼儀的家庭可謂書香門第。父親是一位德高望重、醫術精湛的大夫,嚴肅、無表情、無親和力永遠是這位父親身上的標籤。唯獨對幼儀和八弟寵愛有加。幼儀的母親是一位正兒八經的舊思想舊觀念的人物,居然要給她的女兒幼儀裹腳!天吶,真是狠狠的諷刺。幼儀強忍了三天三夜,終於遇到了貴人––二哥。她的二哥是一位有著新思潮的人物,在幼儀以後的道路上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愛情、親情、友情以及高貴的品質永遠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一段深情的告白,一段至死不渝的愛情。幼儀對志摩的愛便是世間少有人能夠做到的。尤其她與志摩分開的日子裡,從不忘關心她的公公婆婆,一如既往地做著那個知冷知熱的好兒媳。再看看現如今,愛情、親情又能值幾個錢?別說「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也別提「姑婆嫂子一家親」。自私自利成了每個人每個家庭的代名詞。這個時代,早已是一座城,一個人。
幼儀的一生,不論是親情、,愛情都離不開她始終堅持的一個原則「隱忍」。「隱忍」正源於這個封建家庭,「隱忍」改變了她的哥哥們,使之個個才華橫溢,立足天地!因為對男子來說,隱忍可以抑制暴脾氣。而對舊時女子來說,卻抑制了尊嚴、地位與人格。幼儀,就是一位始終被殘害的才女。
她忍受了丈夫半輩子的無情冷漠,隱忍了那個封建家庭的種種荒唐行為,但更恨自己的懦弱,無知,沒有主見……
就是因為這些種種的原因,特別是一直以來看似外表華美內在卻骯髒不堪的愛情。
她蛻變了。
離婚後,一股很奇妙的力量偷偷的鑽進了她的骨子裡,迫使她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她放棄了舊傳統、舊思想,慢慢開始接受新事物。當習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後,她憶起了第一次出國去陪讀志摩時,當著她的面故意用英語與本就會說國語的中國人交流。後來,她專攻幼兒教育,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不錯,就是這一紙離婚協議,雖曾令她徹底崩潰過,但更徹底覺悟、徹底解脫最終活出自己!
再放眼看看這個時代,玻璃心、羊皮狼、自顧自、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盛況」像小丑一樣一個個登台上演。說實話,我並不怎麼喜歡這個時代,我寧願生在戰亂頻繁的民國。當然雖少不了提心掉膽,但真實!我佩服這位才女,早年生活那麼的不堪荒唐,愛情經歷又那樣的噁心孤寂而她卻硬著頭皮挺了過來。現在,恐怕能做到這些的人也不多了。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那些為了一點點小事,為了愛情就尋死覓活,自殺自殘的人簡直是在給自己丟臉。我很憤怒,但更多的是無奈,這個時代的人們到底在追求什麼呀?
我是一個愛懷舊的人,那些泛黃的往事,含著歲月的微溫,總是能扯出我心底最柔軟的感動。她曾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孤寂悲涼可以說是她一生的寫照。她,就是張愛玲。
張愛玲是上海燃起的新星,其傳奇的一生揮寫了無盡的蒼涼。封建沒落的貴族家庭、行屍走肉只顧抽鴉片的父親以及毫不關心她的母親……使這個單純的女子無奈至極。
她堅強、有力量、有才華、不可一世、心氣高野氣大,超於常人。為了逃脫那個暗無天日的囚籠,她開始獨立,自己掙錢養自己。由於身處的環境,她早早地看透了人性。物質,金錢才是安全感。由此,也因為這些因素,使她早就對真感情失去了渴望。於是,他開始創作,開始用自己的才華譜寫自己的一生。她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在這個時代像這樣的女性恐怕早就滅絕了。
她不相信愛,卻依舊內心渴望,她害怕傷害,卻能直面曾經的傷痛。
每一段感情似乎都是一段傳奇,原本沒有任何交集的兩個人卻相識、相知、相戀,直至相互糾纏。相愛的結果好的便是婚姻,但是婚姻的結果卻未必是相愛!
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並不是人間的一段佳話,以至於讓我感覺他根本配不上她。難道家族的歷史又在上演著悲慘的愛情故事?她的母親和父親,奶奶和爺爺的愛情都是如此。她和幼儀一樣,都深深的愛著她的丈夫,這種愛是純粹的,整顆心都獻出去的愛。可是換來的卻是無情的冷漠和悲涼的戲謔。我不禁為愛情讚歎,為現實無奈。一代才女,竟也敗給了它。想想我們現在經歷的又何嘗不是。愛情恐怕自古最喜歡玩弄有心之人吧!
這不禁使我憶起了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里的那一段話:也許,在每一個男子的生命中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無論在家庭還是感情中,她的心中都受盡了無盡的凄涼。儘管她遇到了第二次真愛,也就是她的第二任丈夫賴雅,但溫情也僅僅停留了片刻。
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左岸記:現在的環境可要比以前的好太多了,不要懷舊,在那個年代,如果沒有強大的能力和絕世才華,一般的人那更是泥沙俱下,在歷史的長河裡連半個漣漪都看不到。
我們可以來看看網上有一篇關於寫郭沫若、老舍、沈從文、錢鍾書他們四位婚姻的文章,你會發現現在的環境是多麼的寬鬆,好好愛、懂得愛就能很幸福。
文章如下:
我曾經為了學分,恬不知恥的選擇了一些文史類選修課程。
那時候我在上《中國近代文學史》,老師花費了兩個禮拜和我們講述了四位著名作家的生平,尤其是他們的婚姻部分。
01
第一個是郭沫若
老師說這位文學大師一生有三位妻子,一個情人,然而他卻毫無責任感可言。
為了自己的興趣和事業,對這些女人始亂終棄,甚至還把純粹出於私心的別離描寫成「為了革命的犧牲」,來襯托自己的偉大。
最後這四個人中兩人上吊自殺,兩人對他終生懷恨,甚至他的十幾位子女中也有許多拒絕認他做父親。
郭沫若晚年孤獨一人,沉溺於花大把的時間抄寫自己死去兒子的日記,可謂凄涼至極。
老師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語調是冷而不帶感情的。
第二個是老舍
老師講起他時花費的篇幅頗長。
老舍年輕時家境貧困,一位劉姓善人資助了這對孤兒寡母,甚至送老捨出海讀書,而老舍卻在這時愛上了劉大善人的女兒。
可惜等他學成歸來,這位大善人已經散盡財憑,剃度出家後去世了。他的女兒也成因為家道中落,成了最下等的暗娼。
這個沒有故事的故事最後成了老舍心裡舍不去的痛,他寫下《無題》和《微神》兩篇小說,紀念自己的初戀,並一直到三十四歲才通過朋友介紹成婚。
他的妻子也是新青年,也從事文化工作,在困難時期全力支持自己的夫君。
照理說這種關係也算非常理想了,但老舍對婚姻卻始終缺少熱情,僅有的寥寥幾篇寫給妻子的文章里,只見出於情理的愧疚,不見一點內心深處的波瀾。
在西南聯大時他還曾經遇到一位「紅顏知己」,但被妻子捉住,最終也沒敢像郭沫若那般無恥——旁人看來,這也許是一對有些崎嶇但也尚可的市井夫妻。
卻不知等文革來時,妻子率先發表大字報揭發丈夫。老舍自沉太平湖以後,有人說曾經見到他的妻子曾對他言語刻薄,要劃清界限。
老師說這個故事的時候,語調里明顯有一種深深的遺憾。
第三個是沈從文
這個故事比較平淡。
鄉下小子沈從文對大家閨秀張兆和一見鍾情,前前後後寫了幾百封可以入冊的情書,張兆和一開始覺得他不知天高地厚到了有趣的程度,最後也慢慢被他的專情和文采打動。
兩人在胡適等好事之徒的撮合下結為連理,卻在婚後迅速的因為太過懸殊的背景而無法繼續生活,一度分居。
然而解放後的數次清算時期,兩人的感情最終還是佔了上風。張回到了沈的身邊,在關鍵問題上點醒了沈從文,讓他放棄寫作轉行歷史研究,又捐出了大量娘家的文物幫助小家庭躲過了十年浩劫。
張兆和對沈從文可謂盡責,但對他的不理解也一樣幾乎持續到了人生的盡頭。
然而,在丈夫死後,她才終於發現兩人之間的感情之深,並最終在丈夫的墓碑上寫下了「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這十六個字。
這十六個字,寫盡了沈從文的一生。
老師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有一些同情,但也有一些欣慰。
第四個就是錢鍾書
他和楊絳的故事在今天幾乎讓人耳熟能詳了。
唯一讓我記得的是,就是講兩人在五七幹校受教育時依然把彼此護得非常周全,他們夫妻甚至在和別人起衝突時干過揪人頭髮,扇人耳光之事。
這個細節讓我至今依然覺得他們的愛情非常純粹,不但不和愛好與物質有關,甚至不和名節與面子有關,真正做到了惘論世人,只求本心。
老師講到錢鍾書和楊絳時,毫不意外的,語氣中充滿了羨慕。
講完錢鍾書的故事,眼看就要下課,老師突然說,我有一個忠告,想說給你們在座的所有同學聽。
郭沫若的婚姻沒有道德,所以他的下場最凄涼。
老舍的婚姻有道德而無感情,在平日里也許還能支撐,但是一到難關,夫妻就很容易分手,甚至會互相損害只求自保;
沈從文的婚姻有道德也有感情,只是缺少理解或者說是樂趣,這樣的婚姻穩定,但可能終其一生都有很多勞碌和抱怨;
錢鍾書的婚姻才是真正的包含了全部的道德、感情與樂趣,所以他們成為了彼此的靈魂伴侶,代表了愛情最美好的部分。
你們也許還沒法體會到,但人生在世,婚姻其實非常非常重要。我希望大家將來都認真對待婚姻,不求達到錢楊的境界,但最起碼也要學習沈從文,把道德和感情這兩條底線牢牢地把握住。
人一輩子七八十年。其實長的超出你們的預料,想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不遇到任何變故是不可能的。
一個講道德、有感情的婚姻,就像一把下了的錨,有了它,多大的浪頭來了你都不會傾覆。因為你心裡知道自己還有想見到的人,有想盡的責任,這種想法的力量是和信仰相當的。
那一刻,我記得我的視線第一次從書桌下放著的日本動畫新番上移開,來到了這位在某著名工科學府教授文學選修課的老師身上。
老師很年輕,從口音里判斷是個北京人,身上穿著氣質無一不透露出他的鬱郁不得志。
然而當他說出這一番話的時候,正氣浩然,振聾發聵,彷彿先師孔聖附體。
不光是我,在場的幾十位單身宅男里,大約有一半都停下了手頭的網路小說或者信號與系統習題集,抬起頭看著他。
他的這番話,在我之後的人生里不斷被想起,印證。
02
我曾經有一位日本老闆,總裁級別,五十多歲,離過一次婚,前妻和一對兒女都跑去美國和他徹底斷絕往來了。
孤身一人幾年後他又找了個老婆,兩人一直和和睦睦到現在。
我在日本出差的時候,曾經親眼看見他在九點下班後走回在六本木的豪宅,路上還跑去便利店買了一些蔬菜肉類。
第二天我好奇的問起這件事,他告訴我,在他們家他每周有兩天是要買菜做飯的,這個規矩無論多忙都不會更改。
在日本這個女性地位極其低下的地方,作為一個行業內人人敬重的大佬,我覺得這個行為匪夷所思,但最終也沒有多問。
直到後來公司快要倒閉我即將離職的時候,他來中國和我喝餞別酒。
那一次我問他,他在國內出差每天晚上都早早回酒店,去日式KTV談生意的時候舉止也很端正,然後居然還會給自己老婆做飯,這和我過去想像中的日本經理人是完全不同的。
聽到這個評價他哈哈大笑,然而之後卻說道,男人要懂得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慾望,他自己年輕時候也犯過很大的錯誤,所以現在才會特別善待家人,臨走前,他又特彆強調了一遍。
男人的幸福來自控制自己的慾望啊,玩弄自己的家庭,在你順利的時候也許還不是問題,但如果到了人生的低谷,失去家庭你就真的一無所有了,這句話你一定要記住。
照理說,那時候的我應該是很難理解這段話的,但不知為何我卻覺得我聽懂了。
03
我和我老婆的婚姻,應該始於沈從文那個檔次。
我們一見鍾情,但卻不得不承認直到結婚我們對彼此的理解都不太夠,感情讓我們隨時都渴望擁抱在一起,但許多三觀上的問題又把我們搞得非常疲憊。
曾經我也有些遺憾的想著,也許我們的一生就會這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後來我因為調動遠走國外,老婆一邊抱怨一邊選擇獨自留在上海發展事業。
剛到丹麥,因為不適應新工作環境,我的前半年非常頹廢,甚至到了需要吃藥維持情緒穩定的程度,偏偏我的性格還不允許我把這些問題說出來。
我老婆隱約發現了一些異樣,但六千多公里的距離豈是一根網線所能填平的,我一直說自己還好,直到有一天,我剛用刮鬍刀割掉了六個月沒剪的頭髮。
那天老婆正和我視頻,突然要求我把頭轉過去讓她看看後面,我照做之後,老婆就出現了疑似中邪的癥狀,一邊大笑一邊又在落淚。
一個月後,她辭去了工作,來到丹麥陪我。
那時我才知道上次所謂的剃頭把自己後腦勺犁出了一片兩厘米寬四厘米長的禿塊。
後來同事和我說道,他們以為我在中國的家裡是有許多僕人的,因為我顯然沒有任何基礎的生存技能。
而我老婆則說,當時她看到了我的新髮型的時候突然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如果她不來陪我,我可能會死,然後眼淚就自顧自掉下來了。
對於這個說法,我到今天也沒有予以置評,不過心裡很是溫暖。
老婆來了不久便懷孕了,我也終於學會了做飯,真是可喜可賀。她在身邊的時候我總有下廚房的動力,一個人的時候卻總是草草打發了自己。
之後我們又一起經歷了生產,老婆在產後出現了可怕的大出血,在大約十五分鐘時間裡,我第一次體會到了可能會失去她的煎熬,那種感覺極難描述,因為每當我開始往那個方向想,就似乎有一股電流將我大腦打得癱瘓。
後來我才知道,這種現象叫做應激保護,原因是我的神經系統經過各種評估,覺得我沒有一點點的可能接受這樣一種結局,於是便強迫我不去想。
我愛她,我想和她共度餘生。愛在失去的時候表現得更加強烈,就像張兆和在沈從文死後突然間堪破了天機。
04
我有時候會大言不慚地想,我們難道就不能再進一步嗎,成為真正理解彼此的知音嗎?
從理論上說,婚姻本身的確應該如此,既然我們又有道德又有感情,那隨著一起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交流和趣味也應該一起增長吧。
但不知為何,我又覺得這種事情必須隨緣,強求就會事與願違。
婚姻並不是讓你每一天都開開心心,也不是讓你能一直體會到激情和愛。
很多時候,婚姻甚至是相反的,它用紅綢縛住你的手腳,把一大堆不相干的三姑六婆人情世故綁在一起,讓你疲勞,懷疑這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
婚姻的真正價值,其實體現在人生的暗面,在你寂寞的時候旁邊有一個人聽著你的訖語,陪著你無所事事:
在你空虛的時候心頭會突然出現一個眼神,讓你覺得要改變一些什麼;
而當你被打倒在地踩上一隻腳的時候,有一扇門依然為你敞開著。
裡面的人不但對你沒有那麼苛責,甚至還會嘗試撫平你的傷口,為你的悲傷而悲傷。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