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都是什麼軍銜?看完長知識了

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都是什麼軍銜?看完長知識了

原標題: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都是什麼軍銜?看完長知識了


軍銜,在15-16世紀產生於西歐一些國家,習慣上稱為西歐式軍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軍人的職務、軍事素養和業務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或勤務區分,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稱。用綴在肩章或領章等處的等級符號,標明軍人社會地位和軍事級別的稱號,叫做軍銜。 許多國家的法律規定,軍銜是軍人的終身榮譽,非經法律判決不得剝奪,不犯錯誤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條件的軍人退役後,在規定的場合有權著佩帶軍銜符號的軍服。


它是在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等級制的過程中,隨常備軍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軍事制度。到了17-18世紀,軍銜製為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軍隊所採用。


那麼,現在小編就帶領大家看一下軍銜的區別: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排長:排長就是少尉,是軍隊中行政級別最低的幹部,軍銜一般為少尉或者中尉。部隊基層的幹部一般都是從排長做起,排長是最基層的指揮軍官,一般必須由軍校畢業生擔任,不能由士官擔任。


連長:連長,是在軍隊中連一級編製的最高指揮員,一般由上尉或中尉擔任。 一般每連三個排,每排三個班,一班大約十人,加上炊事員等,每連大約一百人。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連長是連隊黨支部副書記,政治上受政治指導員(黨支部書記)監督。連長和政治指導員平級,都是正連級,分工負責連隊的軍事工作和政治工作。連長一般配備通訊員。



營長:營長:是軍隊中營一級編製的最高軍事長官或指揮員(武警叫大隊長),在1955年施行的軍銜制中,營長的編製軍銜是大尉,在1988年以後施行的軍銜制中,編製軍銜為少校,資歷較淺者為上尉,資歷較深者為中校。每個營有加上炊事員在500人左右。


團長:他的基準軍銜為上校;一般情況下師長 ,他的基準軍銜為大校;


旅長:旅長,是軍隊中旅一級編製的最高軍事指揮員,上級為軍長或師長,下級為團長或營長。旅長一般由大校或上校擔任。一般一個陸軍步兵旅的人數在3000到9000人之間,每個兵種的旅人數不一,兵種內部視任務不同,所編製的兵員也不同。


師長:師長,指眾官之長;對老師的尊稱;現行軍制,統率陸軍一師的軍官稱為師長。

這樣看來,你對軍銜都了解了嗎?其實很好理解,我們熱愛祖國,所以要掌握軍隊的所有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警眼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解讀:海軍軍帽上的「飄帶」是幹什麼用的?和他有關!

TAG:警眼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