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花蕊夫人:述國亡詩

花蕊夫人:述國亡詩

原標題:花蕊夫人:述國亡詩



述國亡詩

【五代】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妾:花蕊夫人自稱。


解甲:解除武裝,指投降。


更無:一作「寧無」。



後蜀國的君王城樓上竟然豎起了白旗,你們哪知道我被封鎖在了這冷清清的行宮裡?


守衛君王的十四萬人一起脫下了金閃閃的鎧甲,其實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是守衛國家的男子!



此詩破題就直述國亡之事:「君王城上豎降旗」。史載後蜀君臣極為奢侈,荒淫誤國,宋軍壓境時,孟昶一籌莫展,屈辱投降。詩句只說「豎降旗」,遣詞含蓄。下語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宮那得知」,純用口語,而意蘊微妙。大致有兩重含義:首先,歷代追咎國亡的詩文多持「女禍亡國」論,如把商亡歸咎於妲己,把吳亡歸咎於西施等等。而這句詩則象是針對「女禍亡國」而作的自我申辯。語似輕聲嘆息,然措詞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說,「妾」及時得知投降的事也照樣於事無補,一個弱女子不可能有回天之力。不過,「那得知」云云畢竟還表示了一種廉恥之心,比起甘心作階下囚的「男兒」們終究不可同日而語。這就為下面的怒斥預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應首句「豎降旗」,描繪出蜀軍「十四萬人齊解甲」的投降場面。史載當時破蜀宋軍僅數萬人,而後蜀則有「十四萬人」之眾。以數倍於敵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臨強敵,當無亡國之理。可是一向耽於享樂的孟蜀君臣毫無鬥志,聞風喪膽,終於演出眾降於寡的醜劇。「十四萬人」沒有一個死國的志士,沒有一星半點丈夫氣概,當然是語帶誇張,卻有力寫出了一個女子的羞憤:可恥在於不戰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憤痛切之情已醞釀充分,於是爆發出一句熱罵:「更無一個是男兒!」「更無一個」與「十四萬人」對比,「男兒」與前面「妾」對照,可謂痛快淋漓。「詩可以怨」,其實豈但可怨而已,這裡已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了。

此詩寫得很有激情,表現出亡國的沉痛和對誤國者的痛切之情;更寫得有個性,活現出一個活潑潑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詩人以女子身份罵人枉為男兒,就比一般有力,個性色彩鮮明。就全詩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鋪墊,雖潑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發露、缺乏情韻之作可比。


【版權聲明】:文章,圖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典詩詞古典文學 的精彩文章: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TAG:古典詩詞古典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