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見過最通俗易懂的顯卡講解
顯卡是電腦其中一個重要的配件,尤其是對於遊戲玩家而言,顯卡的性能直接影響到遊戲的體驗。我們在電腦屏幕看到的任何畫面,都是顯卡根據相應的數據在屏幕上給我們「畫出來」的。如果是普通的圖片,顯卡只需要畫一張圖就夠了,而如果是視頻,顯卡就需要連續不斷地畫出更多的圖片銜接起來。每秒鐘需要顯卡花幾張圖的數量,就是幀數,例如30幀,就是每秒鐘內顯卡需要為我們畫出30幅連續的圖片,按順序展示給我們看,由於我們眼睛反應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看起來就是連續的動畫了。
如果是大型遊戲,由於畫面複雜,尤其是3D形式的,加上遊戲特效等,就需要很強的顯卡才能勝任這樣的工作了。所以,每一台電腦,都必須配置一個顯卡才能在屏幕展示出相應的畫面。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說,我的電腦就沒配顯卡,一樣可以看到畫面。在這裡就必須說明一下顯卡的分類,顯卡可以大致分成三類:集成顯卡、核心顯卡、獨立顯卡。而所謂沒配顯卡的電腦,其實只是沒有配獨立顯卡而已。
集成顯卡是早期最常見的一種,現在基本上已經見不到了。集成顯卡是直接將顯卡的晶元組集成在主板上,可以執行最基礎顯示功能。這類型的顯卡性能非常差,只能滿足最基礎的顯卡需求。
所以後來英特爾的酷睿系列和AMD的APU系列,都直接把顯卡晶元組集成在CPU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核心顯卡。核心顯卡的性能比集成顯卡提升了不少,可以滿足更高要求的畫面顯示。
但是對於很多大型3D遊戲或者專業的圖形設計軟體來說,核心顯卡也會顯得力不從心,無法勝任。這時候,就需要一款高性能的獨立顯卡了。
核心顯卡一般直接集成在CPU內
獨立顯卡其實性能也千差萬別,可以大致分為入門級、低端、中端、中高端、高端、發燒級。那麼這些顯卡的性能會受到那些因素的影響呢?
在這裡,我們從顯卡的幾個專業名詞入手去解釋。顯存位寬、頻率、流處理器、架構、顯存容量。
我們可以先把整個顯卡當做一個港口來看。
那麼,顯存位寬就是港口碼頭的寬度,寬度越大就能容納越多的船隻同時進出,自然港口對貨物的處理能力就越強。對顯卡而言,也就是能瞬間處理數據的能力越強。
頻率我們可以理解為船隻的速度,船隻的速度越快,那麼港口就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將更多的貨物完成運輸。
流處理器可以理解為碼頭的裝卸工人或者裝卸設備,裝卸工人或者裝卸設備越多,貨物裝卸的速度就越快,相應的顯卡就越好。
架構可以理解為整個港口的整體布局,怎麼可以讓貨物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相應的位置,這些都需要科學合理的布局才能進步。所以每一代新顯卡的發布幾乎都會更新一次架構,帶來性能上的提升。
顯存容量就相當於港口的臨時倉庫,可能有些人會問,為什麼是臨時倉庫而不是永久倉庫?其實顯卡的作用就是不斷把最新的畫面在屏幕上展示出來就完事了,已經展示過的畫面,就可以直接丟掉了,所以我們只需要臨時倉庫,不需要永久性倉庫。臨時倉庫的大小,表示整個港口可以同時完成貨物裝卸的能力大小。
在這裡需要注意:顯存是賣(奸)家(商)最喜歡用來忽悠小白的。一個入門級顯卡,上面所說的位寬、頻率、流處理器等數據都很低,卻告訴你2G甚至4G大顯存容量,這明顯就是一個坑。碼頭寬度(位寬)那麼小,船隻速度(頻率)那麼低,裝卸工人(流處理器)那麼少,然後卻告訴你有個大臨時倉庫(顯存),這又有什麼用呢?再大的臨時倉庫,也得有那麼多貨物運進來完成裝卸啊。再大的顯存,如果數據處理能力低下,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所以,整個顯卡性能是否強悍,不能只看單一的數據,而要看整體數據是否平衡。
最後,還有一個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就是CPU的性能,是的,你沒看錯,CPU的性能對於顯卡的性能也會有影響,而且還不小。
如果顯卡是一個完整的港口,那麼CPU就是整個港口的管理員,這個管理員的作用就是要及時計算出貨物的數量需要佔用碼頭多少的寬度、船隻需要多快的速度、裝卸工人的數量是多少、佔用臨時倉庫的大小,都需要快速計算出來,並瞬間制定出可執行的方案,然後馬上下達命令,調用合適的港口力量去執行。這樣才能有效調動整個港口的所有資源,不至於造成港口貨物堵塞。
這就是CPU對顯卡性能的影響,如果一個高性能的顯卡,卻帶著一個普通的CPU,那麼一旦要處理複雜的畫面展示例如遊戲特效畫面時,CPU無法及時計算出準確的數據,就會造成顯卡性能的浪費,反應到電腦上,就是頁面的卡頓。
這就相當於一個超大型港口,可以完成龐大的貨物吞吐量,但是裡面的管理員卻說,我處理不了這麼多的貨物數據,每次只能處理一點點,這樣的結果就是港口的功能一大半都被浪費掉了,只用上了一點點。
好了,看到這裡,你應該對顯卡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概念了,以後選電腦時,就可以直接對比上述幾項因素,這樣就能快速了解顯卡的性能大概了。
(圖片、資料源自網路)
※WP7到WP8到WP10代代否定上一代?
※怎麼辨別假冒金士頓的固態硬碟?
TAG:科技開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