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高曉松被罵情商低:我聽過最大的笑話,就是「感同身受」

高曉松被罵情商低:我聽過最大的笑話,就是「感同身受」

主播丨夏天 文丨雪糕

前不久看《奇葩說》第五季,一向犀利霸氣的女王馬薇薇,第一次在舞台上敞開心扉,吐露自己這五年來的心路歷程。

她說自己一直在承受網友們的攻擊,無論怎麼改變,都有人罵她,最後忍不住崩潰落淚。

原來,馬薇薇堅強的性格背後,隱藏了這麼多的心酸委屈;一時間,很多人內心情緒涌動。

這時候,高曉松雲淡風輕地說了一句:「你那不算什麼,我們被罵的比你慘多了。」

蔡康永立馬反駁他:「你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不能跟痛苦中的人講,你那個不痛我這個才痛。」

微博上很多網友吐槽高曉松,說他「刻薄」「情商低」,甚至對他路轉黑。

我相信,高曉松的本意是想安慰她,想用自己承受過的「更大的痛苦」去化解馬薇薇身上「不算什麼」的痛苦,讓她從這種對比中得到情緒的疏解。

可恰恰是這種自以為是的安慰,最傷人心,它並不理解別人的痛苦,反而只會加劇這種痛苦。

毛姆說:「我們只能孤獨地行走,儘管身體相互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是啊,人生來孤獨,這世上根本沒有一種感受叫作「感同身受」。

我聽過最大的笑話,就是「感同身受」

李志在《梵高先生》里唱著:

誰的父親死了

請你告訴我如何悲傷

誰的愛人走了

請你告訴我如何遺忘

不管你擁有什麼

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傷和快樂,只有自己最懂,別人無法分享和分擔。

我們只能做別人人生的旁觀者。

知乎網友分享過一個故事:

初中時,他奶奶突然病逝。馬上要參加中考了,所以父母和老師都瞞著他這個消息,還勸他暫時不要回家。

後來他得知最疼愛自己的奶奶已經離去,而他卻未能見奶奶最後一面,整個人崩潰大哭。這件事也成為他一生最大的遺憾。

他身邊的同學、老師、親戚都在安慰他,說他們能懂這種痛,能感同身受。

他卻說:「我很感激他們的善意,但還是無法減少我的悲傷。他們每多一次的安慰,只會加劇我悲傷的程度。」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感受不同,心態也不一樣,誰又能真正站在他人的角度,去體驗他人內心的情感?

在你那裡是無法承受的傷,在別人眼裡不過是隨手拂過的塵。

在你那裡是天大的委屈,在別人眼裡不過就是一個故事。

這世間最大的笑話,就是「我能感同身受」。

人世間的痛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閱微草堂筆記》里記錄了一個故事:

新疆一個犯人的妻子有一天上山砍柴,被山上的食人族劫持。他們把她脫光了衣服綁在樹上,一塊塊活活割下她左大腿上的肉。

就在這個女人以為自己要死了的時候,意外被附近牧馬的士兵救了下來,逃過一劫。

自那以後,女人就信了佛,並對人說:

「我信佛並非為自己求福。

天下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凌遲;天下最恐怖的事,莫過於被捆綁等待被宰割。

我每見屠宰生靈,就想起自己發生的事,想想眾生,它們的痛苦恐怖肯定跟我一樣,所以不能下咽,食不甘味。」

不知道的人,或許會以為她信佛是因為善良、有慈悲之心;刻薄的人,可能還會覺得她吃素不殺生是矯情。

只有她自己知道,因為經歷過像牲畜等待被宰殺一樣的遭遇,所以才更能體會其中的絕望和痛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看待別人的痛苦遭遇時,有的人無動於衷,有的人心生同情。

但沒有經歷過,人終究感受不到那種疼痛,甚至還會暗自慶幸,幸好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

畢竟,針不扎到自己身上,沒人知道它到底有多痛。

做不到感同身受,但可以選擇善良

2017 年 4 月,26 歲的台灣作家林奕含上吊自殺;同年 7 月,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南頓在自己家中上吊身亡,年僅 41 歲。

年紀輕輕就選擇自己結束生命,總是讓人感到沉痛惋惜,然而評論里總有刺耳的聲音:

自殺可恥

短短四個字,人性的冷漠和自私暴露無遺。

林奕含從 13 歲起就遭受老師的性侵犯和誘騙,不敢向人傾訴,高中時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查斯特童年被一個成年男子性侵長達 6 年,這讓他一直有輕生的念頭,只能靠藥物和酒精自我麻痹。

作為一名旁觀者,我們可以理解不了、感受不到那些經歷帶給他們的痛苦和絕望,以致於用自殺的方式來結束這種痛苦。

但是,哪怕做不到感同身受,我們仍可以選擇善良。

尊重他人面對苦難的方式,不隨意指責,不妄下論斷,也不要站在道德高地,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或許我們不明白,為什麼月圓的深夜裡,那個女孩要獨自蹲在馬路中央哭泣。

或許我們不明白,為什麼那個媽媽吃完餃子後,就忍心留下兒子,自己縱身跳樓。

或許我們不明白,為什麼那個瘦弱的男人要冒著生命危險,在颱風中苦苦支撐自己的貨車。

就像魯迅寫的那樣,「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但我們有選擇善良的權利。

有時候一個默默的陪伴、一句溫暖的鼓勵,就是那些絕望之人撐下去的最大動力。

就像那個短片里,當有人提問「手上的動脈在哪裡?」時,回應的不是冷冰冰的「自殺可恥」,而是——

「這個你不用知道,醫生知道就好,我們愛你。」

以前看漫畫《東京巴比倫》,有個女人向皇昴流傾訴了自己內心的痛苦。

良久,皇昴流對她說:

「對不起,真的對不起,儘管你遇到這麼多,你這麼難過,我還是感受不到你的痛苦的萬分之一。」

女人很感動,和他緊緊擁抱在一起。

年少時看不懂這個情節,感到很困惑。

為什麼皇昴流聽完別人的傾訴,要說出這麼無情的話?難道不該好好安慰一番嗎?為什麼那個女人不僅不生氣,反而有一點釋懷了?

後來才終於理解,人與人之間,真的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不能感同身受,反而是最真誠的表達。

失去親人的痛苦,跟貧窮的痛苦,是不一樣的;即便都是失去親人,不同的人感受到的苦也不一樣。

或許我們是出於好心,想安慰別人,可當我們說出「你的痛苦我的都懂」的時候,恰恰是傷害別人的開始,他們會覺得,自己的痛苦被忽略了,被不值一提了。

所以下一次,如果有朋友向你傾訴時,你不妨靜靜地傾聽,那就是最大的安慰。

本文首發於看書有道(ID:iikansh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書有道 的精彩文章:

名門痞女洪晃: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到底有多酷?
進了 985、211 才知道: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TAG:看書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