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和匈奴:大國爭雄,以100年為期

漢朝和匈奴:大國爭雄,以100年為期

原標題:漢朝和匈奴:大國爭雄,以100年為期


一、


公元前134年,漢朝大商人聶壹被抓。


抓他的是匈奴帝國。


按道理說,匈奴實在犯不上跟一個商人過不去。聶壹從中原帶著布匹、糧食而來,換草原的皮草、牲畜而回,辛辛苦苦的賺點差價。

可匈奴發現了一個秘密:「聶壹居然偷悄悄的販馬。」


眾所周知,馬匹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


只要有馬,匈奴人就能縱橫草原,並且威懾四方。要不然遠在千里之外的西域諸國,憑什麼聽他的?


而無馬,漢朝就只能固守長城,看著騎兵來去干著急。


在匈奴人看來,聶壹實在是罪大惡極,居然想奪取自己的優勢,去討好漢家朝廷。


實在是該死。


可他們忘記了,聶壹是漢朝人啊,一顆紅心向祖國。


在匈奴的單于王庭,聶壹苦苦思索著脫身之計。突然,他向伊稚斜單于說:「不如您放我回去,我打開馬邑城,放您進去。」


到時候,想怎麼著都成。


馬邑在山西的北部,是一座邊關要塞。城中囤積了無數的糧食和軍械,還有數不盡的財富和人口。

嗯,伊稚斜單于信了。


沒幾天,聶壹回家,還帶著不為人知的使命。



二、


匈奴對中原的垂涎,由來已久。


150多年前,中國大地正處在戰國時代,為了在諸侯紛爭中自保,各國無暇顧及北方的匈奴。


匈奴逐漸成長,沒辦法;


騎兵來搶劫,管不了;


甚至闖入邊關城市中強姦、擄掠,也不了了之。


沒辦法,誰讓自己實力不濟呢?

就這樣,草原上套馬的漢子們一步步南下,甚至在孤懸塞外的河套平原上,建立了自己的基地。


就像一把尖刀,抵在中國的胸口,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


西域的小國,也不能倖免。


那裡曾經是文明的發源地。受西域文明影響的炎黃二帝,打敗了土包子蚩尤,這才有了輝煌的中國文明。


甚至,周穆王還親自到西方去,朝拜西王母。


但受制於地緣影響,西域始終沒能成為統一的大國,而是分為36個小國,各自佔據一方。


一群不團結的兄弟,如何能抵抗入室搶劫的強盜?沒過多久,匈奴就挨著把他們都收拾了。


這時的匈奴帝國,是一個巨人。


一隻手向南伸,要握住漢朝的咽喉;


一隻手向西摟,源源不斷的索取資源。

偏偏匈奴的地理位置特別好。


北方是荒涼的西伯利亞,東邊是一望無際的海洋,只要坐鎮草原,就能威懾中原和西域。


在這樣的局面下,漢朝過得相當艱難。



三、


在秦始皇時代,中國雄起過一段時間。


在秦國一統天下後,匈奴照例前來「打秋風」,搶糧食、擄人口、佔地盤,絲毫不把秦始皇放在眼裡。


秦始皇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於是,就派蒙恬率領30萬百戰老兵,北上迎敵。戰爭打的很艱苦,但事實證明:


「只要中國人團結一心,天下無人能敵。」

最終,蒙恬大軍把匈奴打到400毫米等降水線以外,「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去世,中國大變。


秦始皇的反對派們紛紛起義,一時間,中原城頭變幻大王旗。原本凝聚起來的國力,被消耗一空。


7年後,劉邦坐在長安,也想學習秦始皇,趁著老兵老將都在的時候,一舉擊敗匈奴。


可這個時候,時代變了。


經過戰爭的破壞,中國是無馬的國度;


權力的下放,導致朝廷不能集中資源;


最重要的是,老百姓不想折騰了。


在距離河套平原不遠的白登山,號稱「百戰精銳」的漢軍,被匈奴騎兵包圍的像一顆大粽子。


幸虧陳平獻計:「咱送點妹子、土特產吧。」

匈奴人風裡來雨里去的,還不是圖利嘛!他們保證:「只要你們願意當狗,我不欺負你。」


雙方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在匈奴的語境里,這叫「經濟合作。」


在漢朝的語境里,這叫「韜光養晦。」



世界上最難做到的一個字,叫「忍。」


截止到聶壹被抓的時候,漢朝已經忍了69年。(前202年——前134年)


從皇帝、大臣到老百姓,全都在心裡憋著一口氣,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奮鬥,將來洗刷恥辱。


漢文帝、漢景帝埋頭苦幹,用寬鬆的政策來激勵民間發展,甚至匈奴到甘泉宮閱兵,也視而不見。


農民省吃儉用,足額的交納賦稅,用幾代人的辛勤勞動把國家倉庫填滿。

甚至出現「聶壹式」的義商,他們在自己賺錢的時候,沒有忘記大漢缺馬。於是在走南闖北時,不辭辛苦帶回優良馬種。


有人說「漢文帝、漢景帝是慫貨」,他們錯了。沒有兩代帝王的韜光養晦,哪裡來的國富民強、「牛馬遍阡陌?」


英雄跪下,是為了積蓄力量。


當他站起來的時候,天下將風雲變色。



四、


在那個年代,也有很多人忍不住。


他們動不動就喊著:「朝廷太他娘的窩囊了,不如跟匈奴打一仗,就算輸了也比現在強,死也要死在衝鋒的路上。」


他們保證:打仗時,會捐一個月的口糧。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就知道,普通人是沒資格這樣說的。有資格盼望打仗的,大概只有三種人。

第一種,是皇帝。


在對仇敵的戰爭中,不論輸贏,他們永遠不會受到傷害。


戰敗了,他們是悲情英雄;


一旦打贏,立刻就榮升為民族英雄、偉大領袖。


仔細想想,我們對漢文帝、漢景帝總是有一種同情心,而對漢武帝則是仰望、崇拜。


第二種,是猛人。


一旦出現戰爭,平時的潛規則統統作廢,所有人和事都必須為戰爭讓路。


在戰場,誰能立功就會前途無量;


在後方,誰能做好工作,也是功臣。


甚至在地方上,土豪多交糧食、布匹等緊急用品,也會被朝廷記住,將來一併獎勵。

第三種,是豪商。


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只要戰端一開,必然會物價飛漲,那些平時囤積餘糧的地主,將會發大財。


更別說,開鐵礦、造兵器、做服裝的。


除了這三種人,普通人是最慘的。


戰事緊張的時候,全家一半口糧都得拿出來支援前線,甚至連本人也將成為陣亡名單中的一個數字。



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這個道理,漢武帝也懂。他一開始根本沒有想全面開戰,而是希望畢其功於一役。


聶壹帶回來的,就是「馬邑之圍。」


他向伊稚斜單于保證:「到時候打開馬邑的城門,迎匈奴大軍入城。」可實際上,他早已把消息告知漢武帝。


而漢武帝的計劃,是集中30萬大軍在路上埋伏,趁匈奴軍隊來的時候,抄傢伙一哄而上,爭取把伊稚斜打成三級殘廢。


如果這個計劃成功,就沒有後邊的事了。


可他們都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大國爭雄哪有這麼容易?匈奴大軍走到半路就發現不對勁,撒丫子撤了。


留下30萬漢軍在風中凌亂。


雖然連匈奴的半根毛都沒抓住,但天下風雲從此變了。


被欺負的漢朝,有實力還擊了;


欺負人的匈奴,出現一個強勁的對手;


西域的諸國,必須選擇站隊。


馬邑才一日,世事已滄海桑田。



五、


如果我們把目光放長遠一點,就會發現:「漢朝和匈奴的爭雄,整整用了100年。」


公元前134年,聶壹帶回「馬邑之圍」,大爭開啟。


直到公元前36年,甘延壽、陳湯平定西域,喊出那句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聽候漢朝調遣,相當于軍區司令。


100年來,除了衛青、霍去病率領漢軍北伐匈奴,還有無數豪傑也在努力。


張騫搞外交,與西域諸國聯絡感情;


桑弘羊搞經濟,增加國家企業的實力;


主父偃抑豪強,打擊作威作福的諸侯;


普通人也高唱著戰歌走向戰場、走向田間、走向大漢需要的地方,他們吃了無數的苦,才換來大漢的輝煌勝利。


這是一場全民戰爭,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皇帝、猛人們殫精竭慮,豪商大發橫財又被朝廷奪走,最沒資格喊打仗的普通人,也付出慘重的代價。


沒有人是最終的勝利者。


但事情總要有人做,困難總要有人去破解,這就是那一代漢朝人的宿命。


可歷史也將給予他們最高的榮譽,炎黃子孫將為先輩的豐功偉績,而熱淚盈眶。


因為中國從來都是世界的中心,即便匈奴趁中國衰弱猖獗200年,中國也終將回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乎 的精彩文章:

他締造了宋朝的盛世美學,卻一夜之間輸掉帝國
人類登月簡史:中國文人的才華,抵不過西方教授的技術

TAG: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