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地藥材」,這可能是最全面的介紹了!
?
一、「道地」一詞的起源和演變
「道地藥材」指具有有特定種質、產自特定地區、有特定的生產技術和加工方法、經過長期的中醫理論和實踐不斷發展總結出的質量穩定、療效確切的中藥材,它是傳統中醫藥學中對中藥材質量的一項獨特的綜合判別標準。
中藥自產生之日起,便與其生境產生了必然的聯繫。在此基礎上,經過中醫理論和實踐的不斷的發展,在長期的社會以及文化演變中,逐漸形成了「道地藥材」這一理論。
中醫藥是在中國古代社會農業生產活動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所以與人所在的自然環境密不可分。"道地藥材體現了中國古代先民適應自然,並在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中獲取生存所需要的物資,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把人置於大自然循環中的一員的理念,遠古時期,人們的生存環境和活動範圍受到一定限制,人們從大自然獲取食物、水和空氣,不可避免受到其中一些物質的侵害,又從大自然中尋找另一種物質加以克制,仍然保持著人與大自然共生共榮、循環發展、天人合一的關係。
《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該書從藥物本身出發對部分藥材的生境作了描述,如生於山谷、丘陵、田野等,同時指出葯要區分產地的產地的觀點,即「土地所出、真偽新陳,並各有法」,首次產地將產地與藥材聯繫起來。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比較全面系統闡述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古典醫學著作,它的問世初步確定了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其中有「歲物者,天地之專精好。非同歲物則氣散,質同而異等也。」從藥材產地與質量、療效的關係方面闡述了特定產地藥材在對中醫藥的意義。
公元200-205年(東漢末年),張仲景在總結數千年中醫實踐經驗基礎上著《傷寒雜病論》,共收錄方劑113種,其中諸多道地藥材如如代赭石、巴豆、阿膠等得到廣泛應用。
《范子·計然》提出黃連以出蜀郡黃肥堅者善,當歸出隴西無枯者善等,在明確藥材產地的基礎上對該地所產地材性狀進行了敘述,並闡明優劣。
公元480-498年(梁代)陶弘景在總結醫家實踐經驗基礎上對《本經》進行拓展著《本草經集注》,對藥材的產地、性狀、藥效進行了深入而全面的闡述,指出「諸葯所生,皆有境界。多出近道,氣力性理,不及本邦」,書中對40多種常用道地藥材採用了「第一」、「最佳」、「最勝」、「為佳」、「為良」、「為勝」等詞來描述,使「道地性」成為藥材質量優劣的判別標準。
公元657-659年(唐顯慶年間),蘇敬等編國家藥典《新修本草》,其中對藥材地道性有更為精闢的論述「竊以動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節變,感氣殊功,離其本土,則質同而效異」,對藥材「道地性」認識進一步提高。
公元682年(唐永淳二年),孫思邈所著《千金翼方》中首次以當時的全國地理行政區劃「道」對藥材產區進行明確,並指出「用藥必依土地」,為「道地」和藥材的結合奠定了基礎。
宋代醫學家進一步繼承和發展了前代對道地藥材的認識。公元1058年,在對全國藥用動植物全面普查的基礎上,由蘇頌編撰《圖經本草》,通過「博物堅考」對地道藥材與非地道藥材運用上提出要求。1082年,北宋唐慎微所著《證類本草》對「道地藥材」進一步豐富,並將產地所產藥材冠以產地名稱,如「齊州半夏」、「銀州柴胡」等。1116年,寇宗奭編著《本草衍義》明確提出「用藥須擇州土所宜者」。表明,此時,「道地藥材」在理論和實踐的認知日趨成熟。
明朝時,「道地藥材」作為專用術語已經見於本草及文學作品,首次出現在1505年成書的官修本草《本草品彙精要》中,書對每種藥物項專列「道地」條目,明確道地優劣藥材268種,包括川葯32種,廣葯27種,懷葯8種,其他199種。湯顯祖所作《牡丹亭》中也有「好道地藥材」一語。
公元1590年(明),李時珍集中醫理論和實踐之大成著《本草綱目》,書中闡述了道地產區水土、氣候、採收加工等因素與地道藥材的質量的關係,進一步豐富了「道地藥材」的內涵。
至清代,社會經貿往來日益頻繁,道地中藥材發生變化,如部分藥材野生環境變化、由野生向家種發展、非道地產區引種等引起部分藥材臨床效用漸弱,眾多醫家開始對「道地藥材」與「非道地藥材」進行綜合比較、鑒別、論述。如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就有對浙貝、銀柴胡、南沙參等品種道地性作詳盡闡述。
二、「道地藥材」的形成和演變
從現在人們對」道地藥材「的認知中可以看出:道地藥材是優質藥材的標準,體現在藥材的性狀、藥效等方面,一味藥材或者一個物種要成為「道地藥材」是需要由多種因素來推動的,包括種質、生境、生產技術和加工方法、長期的中醫理論和實踐的傳承和發展、資源量以及商貿五方面,對於某一味道地藥材而言,各個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而不同時期不同因素的此消彼漲也導致了道地藥材的發展和演變。不同品種成為道地藥材的時間有先後,但大都經歷了相似的過程,隨著中醫實踐發展的需求和理論探索水平的提高,道地藥材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多。
種質是形成道地藥材內在決定性因素。如膽藥材有四種植物基源,其中條葉龍膽質量最佳,歷史上作為龍膽藥材的主流品種成為道地藥材。
藥材生長的環境即特定產區對道地藥材的形成是多方面。首先產區所在的區域位置要靠近人口聚居區、採集方便,如桑葉、桑枝、山藥等很早就成為道地藥材。其次,產區特定的自然環境對於物種的生長起到決定作用,古代社會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本草圖經》中載「大黃,今蜀川,河東,隴西州部皆有之,以蜀錦紋者佳,其次秦隴來者,謂之土番大黃。」至今還公認四川阿壩地區及青海,甘肅武威所產大黃最佳,屬地道。
對一部分藥材來說,優良的生產技術和加工方法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藥效並呈現較好的性狀,而對有些藥材尤其是加工品而言,生產方法則是其決定性因素,如神曲、、阿膠均是加工品入葯,其道地性即主要體現在生產方法上。許多地道藥材都有由野生變家種(家養)的過程,中藥材的道地性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繼承和提升,如通過如選種、育苗、移栽、嫁接、剪枝不斷改善環境和種質,從採收、揀、洗、切片、蒸、煮、燙、發汗、乾燥等方面提高加工技術等,如人蔘採挖、杭白芍加工因其方法獨特而富有內涵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白朮,揮髮油含量2年生者明顯高於1年生;青蒿中的青蒿素在生長盛期含量最高。產地加工在中藥材加工中占相當大的比例,藥材採收時間不同,產地加工方法不同,造成藥材相當大的質量差異。如牡丹皮,烘乾(80℃,2h)與晒乾(48℃,4h)丹皮酚含量差異較大,晒乾品含量較低為0.94%,烘乾品含量較高為7.023%。菊花,產地加工有晒乾和炕乾等不同方法,其揮髮油含率,生曬品比炕干品高出一倍以上;黃柏飲片,晒乾品中的小檗鹼要比陰乾或烘乾的損失約32%;檳榔片,換水浸泡切片與不換水浸泡切片和淋後悶潤切片相比,檳榔鹼含率相差達18%以上;苦參片藥典規定就有趁鮮切片和浸泡6~7成潤透後切片兩種方法,但後者的苦參總鹼要比前者損失39%左右。
沒有中醫,當然就沒有中藥。中藥材的地道性是古人在中醫臨床實踐中通過用進廢退,去偽存真,優勝劣汰篩選出來的。《神農本草經》強調用藥區分產地,講究地道的重要性,《內經》對藥材產地與質量、療效方面的論述,《傷寒論》的方葯中運用的大量地道藥材,《本草綱目》對地道藥材質量與產地、採收加工等關係的論述等,都是中醫用藥實踐的總結。許多「地道藥材」的資源在國外也有分布,但至今仍被當作野草閑花而未成為中藥材,就是因為外國人不具備我們傳統的中醫理論。因此,僅有資源,沒有中醫科學配方的理論為基礎,這些資源就很難成為藥材,更沒有「地道」而言。
道地藥材因其療效確切,在臨床用量上用量巨大,很多品種面臨資源問題。有些品種因資源枯竭而消失,有人統計《中國道地藥材》中記述的植物葯131種,其中目前道地產地可追朔至宋代之前的中藥只有17種,明清時期形成的道地藥材種類10種,總計為27種,只佔總數的20%左右,眾多道地品種已經消失。而有些品種則由野生變家種(家養),資料表明中藥栽培已經有2 600多年的歷史。如人蔘,《名醫別錄》:「如人形者有神,生上黨及遼東」。蘇頌曰:「今河東諸州(遼東)及泰山皆有之。明代的李時珍在其所撰的《本草綱目》中云:「上黨今潞州也,民以人蔘為地方害,不復採取,今所用皆為遼參」今多以遼參為道地藥材。
商貿往來多道地藥材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明清以來,如浙八味、四大懷葯等帶有濃、十大廣葯等道地藥材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都離不開商貿往來的推動。有些品種如高麗參、貢菊花等品種更是因歲歲納貢進而為民間廣泛接受。而「四大葯都」、「十三幫」的出現更是商貿往來的直接體現。
當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得以利用環境學、生物學、化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結合現代工業水平,對地道藥材的本草、藥理、生葯、栽培生態、加工炮製、臨床驗證、綜合開發等進行研究,使道地藥材的開發與利用進入一個新階段。
三、「道地藥材」的特徵和意義
道地藥材的特徵主要體現為特「地」、特「質」和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三個方面。
首先,道地藥材與生俱來就有明顯的地域性,這也是辨識藥材是否道地藥材的直接依據。特定環境下的土壤、溫度、水、光、地形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才造就了品質優良的藥材,現在中醫藥行業仍以地域對道地藥材進行分類,如川葯、廣葯、懷葯等。
特「質」是道地藥材的本質特徵,道地藥材即是同品種中質優者。在環境、生產加工技術等因素的影響下,道地藥材具有不同於其他同品的產量、性狀、藥效等方面特質。如浙白朮「菊花心」性狀是其他地區白朮所不具備的,黃芪的道地產區在山西,湖北引種的黃芪,植株較高大,根部分枝多質硬,味不甜而微苦,檢檢結果標明不合微量元素硒。
從以上道地藥材的形成和演變中可以看到,道地藥材不僅有特「地」和特「質」兩項基本屬性,還有豐富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內涵。比如體現在其生產加工技術的農業生產技藝是建立在農業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而歷代醫家辯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則是中醫藥文化的一大亮點,其「天葯合一」的認識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認知中「天人合一」的一部分。在當代社會中,道地藥材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和市場地位,具有明顯的經濟價值。
明確道地的意義在於能夠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精髓、更好地對藥材質量進行鑒別和使用以及能夠更好地....
四、「道地藥材」的發展現狀
4.1 道地藥材的歷史變遷
道地藥材是一個地理性概念,僅生產於某一特定產區,但產地具有相對穩定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產地。縱觀歷史,藥材產地的變遷似乎存在著普遍性。有人統計《中國道地藥材》中記述的植物葯131種,其中目前道地產地可追朔至宋代之前的中藥只有17種,明清時期形成的道地藥材種類10種,總計為27種,只佔總數的20%左右。
4.2 傳統道地藥材產地區域間的變遷
《名醫別錄》記載澤瀉:「生汝南(屬河南)池澤」,《本草圖經》記載「山東、陝、江、淮亦有之,漢中者為佳」,《植物名實圖考》曰:「臨川產澤瀉,其根圓自如小蒜」。《唐本草》註:雲誇汝南不復採用,惟涇州(甘肅)、華州(陝西)者為善也」,而現代則以福建澤瀉為道地藥材,茶菊發源於浙江,原產於餘杭的白茶菊逐漸北移至桐鄉形成現在的杭白菊,原產於德清的德菊被引入安徽歙縣形成貢菊,原產于海寧的茶菊被引入江蘇射陽形成射陽菊;葯菊發源於河南,原產於焦作的懷菊逐漸南移至安徽亳州形成亳菊,亳菊被引入山東嘉祥形成濟菊對著名的「浙八味」的產地考證,其原主產地也並非為浙江。上世紀初,浙江省筧橋盛產著名的「筧橋十八味」,新時期杭州市江干區筧橋鎮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發生了重大轉變,僅存薄荷等為數不多的藥材品種,面積也不大。
4.3 傳統道地藥材產地向邊遠產地的變遷
我國東北地區盛產人蔘、龍膽、防風、五味子、刺五加、細辛、柴胡、黃柏等多種道地藥材,產量大,不僅供應全國,而且很多品種出口國外。但由於歷史上該分布區人煙稀少,中醫藥的發展較為落後,基本是藥材產地的盲區。對該區目前的道地藥材本草進行考證,發現除元胡(延胡索)、細辛等極少量藥材品種產自遼寧省南部外,其他所有道地藥材基本上是由華中和華北產區變遷而來,而後原產地基本不復存在。如人蔘古產地為陝西上黨,龍膽的古產地為山東的萊州及荷澤、浙江的湖州、湖北的襄樊、河南的開封;防風的古產地為陝西渭南、河北南部、山東、江蘇;五味子的古產地為陝西、甘肅、內蒙、浙江、山西、江蘇等。此外,通過新資源開發,在邊遠地區出現新的藥用資源,因此有些藥材產地的變遷也涉及基源的改變。宋代以前及其以後的正品細辛應該是華細辛,僅梁代本草和部分明清本草認為東北產細辛亦為質優的細辛[17];古代五加生山東省荷澤、江淮、漢中及其所處的秦巴山區,與現在刺五加基源品種可能存在不同;通過資源普查和開發,在新疆發現了比原有紫草藥材更優質新疆紫草等等。
4.4異地引種
補骨脂由國外引進後,逐步在四川、河南形成道地產區;水飛薊原產歐洲,生長期僅為三個月,適合於高寒地區,在黑龍江省北部每年種植萬畝以上。在國內,異地引種也改變或出現了不少的道地產區,如從寧夏引進而主產於天津的「津枸杞」、從浙江象山引進主產於鄞州及磐安等地的「浙貝母」、從廣西引進主產於雲南文山的三七、從崑崙及廣州的(廣木香)引入雲南麗江及魯甸等地的「雲木香」,等等。
導致變遷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自然資源的減少;發現新的道地藥材資源產地;道地產地優化縮減;野生產地改為栽培產地;新的道地資源產地的發現;道地品種的改變等[18]。從以上產地特點變化情況來看,傳統道地藥材產地區域間的變遷情況較為複雜,可能包含上述諸多原因,其中原產地資源減少,道地品種的變遷及人文等發揮重要的作用;傳統道地藥材產地向邊遠產地的變遷原因,根據古今文獻記載分析基本上是產地自然資源的減少,而後發現新的道地藥材資源產地,實質也是產量的問題;異地引種顯然是產量的變化而引起的。縱觀整體中藥產區的變化,道地產區的變化基本上是產量變化在起主導作用。
4.5 道地藥材現狀
初步整理研究,全國道地藥材約208種,約佔常用中藥的2/5,而產值和產量卻佔80%以上,在中藥市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隨中藥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資源的減少,栽培的種類和數量也不斷增加。目前,全國栽培藥材種類已近300種,栽培面積600萬hm2以上。然而,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藥材發展面積擴大,異地引種的現象日益突出,如板藍根主產於安徽,以亳州、宿縣為佳,由於近些年來用量的急劇增加及該物種較大的適應性,板藍根產地也迅速擴大,幾乎遍及全國各省,其中非板藍根分布區的黑龍江省的大慶市已成為全國的最大產地,種植面積達幾萬畝。主產山東省的北沙參也在內蒙古赤峰大量引種,並成為重要的生產基地。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一些傳統的藥材產區也日漸消亡,如「石牌藿香」、「雙流鬱金」等,這些狀況都需要不斷挖掘新的產區。由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還有一些經濟較發達的產區雖未消亡,但其市場的主導地位也逐漸削弱,如浙江的延胡索轉至較為貧困的陝西,四川平原地區江油的附子向山區安縣轉移等等。
五、道地藥材與地理標誌保護
道地藥材與地理標誌相結合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道地藥材本身包含了地理標誌的諸多要素,而與地理標誌的結合則是現代社會經濟背景下對中藥資源進行保護的有效措施,是中醫藥產業的繼承和發揚,對於保證中藥材質量、促進流通發展、發揮品牌效應、實現經濟效益有重要意義。
道地藥材地理標誌認證的現狀及成就:為了有效保護我國的地理標誌產品,規範地理標誌產品名稱和專用標誌的使用,保證地理標誌產品的質量和特色,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2005年7月,國家質檢總局新頒布的《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正式施行。這一制度的實施,為保護我國產自特定地域的名優產品及相關知識產權提供了法律依據,對保護具有地域特點的名優產品,特別是相關傳統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自1999年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以來,至今已對600多個地理標誌產品實施保護。截至2006年底70多個中藥材獲得了地理標誌產品的保護,其中多數是千百年流傳的道地藥材,如文山三七、四大懷葯(懷山藥、懷菊花、懷地黃、懷牛膝)、長白山人蔘、禹白附、禹白芷、盧氏連翹、西峽山茱萸等,為中藥道地藥材地理標誌產品認證及保護積累了經驗。
覺得不錯
底部點贊支持小編
一味本草
※艾灸配穴:子宮痙攣很危險,常灸這幾個穴位可防治!
※艾灸配穴:小兒夜啼,給孩子灸灸這幾個穴位!
TAG:一味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