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關於孫中山,你知道不全的那些事兒

揭秘:關於孫中山,你知道不全的那些事兒

原標題:揭秘:關於孫中山,你知道不全的那些事兒


提 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大陸先後出版了多種版本的孫中山文集,為推動孫中山研究的開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這些不同版本的孫中山著作中仍有一些錯誤。因此,很有必要根據相關史料,對孫中山文集中的若干錯誤進行訂正,以期對於廣大讀者正確閱讀、使用《孫中山全集》和今後孫中山文集的重新修訂工作有所俾益。


孫中山


民初各報刊和書籍對於當時重大事件和重要文電的報道和採錄素來各有千秋,各有詳略。因此,我們從報刊和書籍上看到的重要人物的文章有的是全文,有的則僅為摘要;其刊發電報,有的抬頭、正文、署名、日期(代日韻目)、印等要件一應俱全,有的則被掐頭去尾,只剩正文。加之各地收譯電報的水平參差不齊,也常有誤譯、漏譯的現象。這些摘要、掐頭去尾和誤譯的電文,均屬於不完整的史料,影響了人們對其的正確解讀。要避免此類情況,需要編者盡量查閱不同報刊和不同版本的史料,從中找出最完整、最正確的原始文獻,「擇善而從」。據筆者查考,已出版的孫中山文集所收錄的孫中山著作中也有一些不完整的、甚至有錯誤的文電。下面僅就筆者所見,試舉數例。


1.《與上海〈大陸報〉記者的談話(一九一二年一月六日)》。此篇談話中華版《全集》未收,《續編》和人民版《全集》均收,且均錄自《申報》1912年1 月8日的《紀孫總統之談話》一文。但筆者比較後發現,人民版《全集》對《申報》上所載《紀孫總統之談話》一文是全文收錄,而《續編》不知何故只是部分收錄,對《紀孫總統之談話》一文的最後一句「記者又問:何時始能解付賠款乎?孫曰:吾人已以海關入稅抵解矣。言至此,閱時已久,該訪員乃退」,則略去了,從而影響了此談話的完整性。


2.《致黎元洪及各省都督電(一九一二年三月八日)》。據查,中華版《全集》所收該電系錄自《黎副總統政書》卷八,缺抬頭,正文前段為:「得北京蔡專使等迭次來電報告北方最近情形,以為袁總統急欲[難]南來,而統一政府之組織,又不可不[緩],為大局計,應予變通。提出辦法數條,經交參議院,今日決議如下。……一、袁大總統接電後,即電參議院宣示。一、參議院接到宣示之後,即複電認為受職,並通告全國。……」而人民版《全集》所收該電系錄自《申報》1912年3月9日所載「南京孫總統電」。有抬頭「武昌黎副總統、各省都督鑒」,正文前段為:「得北京蔡專使等迭次來電報告北方最近情形,以為袁總統急難南來,而統一政府之組織,又不可緩,為大局計,應予變通。提出辦法數條,經交參議院,今日決議如下。……一、袁大總統接電後,即電參議院宣誓。一、參議院接到宣示之後,即複電認為受職,並通告全國。……」但筆者於某報上又發現了此電的另一個版本,電文的前面部分如下:「萬急。武昌黎副總統、各省都督鑒:得北京蔡專使等迭次來電報告北方最近情形,以為袁總統恐難南來,而統一政府之組織,又不可緩,為大局計,應予變通。提出辦法數條,經交參議院,今日決議如下。……一、袁大總統接電後,即電參議院宣誓。一、參議院接到宣誓之後,即複電認為受職,並通告全國。……」經比較,此版本不僅有抬頭,而且部分文字(以粗體字標示)與前兩個版本有所不同(因當時各省收譯電報水平參差不齊所致),似更為正確,故孫中山此電以採用此版本為宜。


黎元洪


3.《祭吳祿貞文(一九一二年三月十四日)》。吳祿貞,字綬卿,湖北雲夢縣人,1897年入湖北武備學堂,次年,以「學業優異」而被張之洞選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習軍事,並加入興中會。1902年畢業回國,與黃興、宋教仁等組織華興會,並先後擔任東三省總督軍事參議、吉林邊務督辦、新建陸軍第六鎮統制等職。1911年,武昌首義爆發後,清政府命吳祿貞率部前往山西鎮壓新軍起義。到石家莊後,吳祿貞暗中命令部隊撤回,並扣留清政府運往武漢前線的軍火、糧餉。與此同時,吳祿貞還趁機趕到娘子關,與山西起義軍代表閻錫山會晤,約定組織「燕晉聯軍」,共同進軍北京,不幸被袁世凱偵悉,於11月7日凌晨被暗殺於石家莊車站,年僅32歲。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孫中山追念吳祿貞的革命功勛,命以大將軍例賜恤。同年3月14日(農曆正月二十六日,吳祿貞的誕辰日),黃興等人在上海張園主持召開吳祿貞追悼大會。孫中山因故未能出席,特派代表前往宣讀祭文。3月15日《申報》在「本埠新聞」刊登《吳君祿貞追悼會紀盛》一文,簡要記述了追悼會的盛況及程序,其中第三項程序為「由耿覲文、陳寬沅二君代表孫大總統讀祭文」。但未刊載孫中山的祭文。


1987年,公孫訇在《社會科學論壇》第1期上發表《孫中山先生在直隸》一文,其中說:1912年9月孫中山先生在山西視察三天後,於21日上午9時乘專車離開太原,經陽泉時。特意下車參觀了當地的煤礦和鐵礦。當晚宿於石家莊太行飯店,並召開了追悼會,致祭吳祿貞將軍,孫中山以十分沉重的心情讀了他專為悼念吳祿貞烈士的詩文:


荊山楚水,磅礴精英。代有偉人,振我漢聲。觥觥吳公,蓋世之傑。雄圖不展,捐軀殉國。昔在東海,談笑相逢。倡義江淮,建牙大通。契闊十年,關山萬里。提兵燕薊,壯心未已。灤州大計,石庄聯軍。將犁虜庭,建不世勛。猰磨牙,蜂蠆肆毒。人之雲亡,百身莫贖。

1989年,皮明庥等編《吳祿貞集》問世,其中附錄了與公孫訇文中相同的孫中山祭文。該書注此文「載《近代史資料》總25號」,但筆者在《近代史資料》總25號上並未查到該文。2011年,該書重版時仍是原注未改。


1990年,王耿雄等編《孫中山集外集》收錄了1912年3月17日上海《時報》刊載的孫中山《祭吳祿貞文》一文,全文如下:荊山楚水,磅礴精英。代有偉人,振我漢聲。觥觥吳公,蓋世之傑。雄圖不展,捐軀殉國。昔在東海,談笑相逢。倡義江淮,建牙大通。契闊十年,關山萬里。提兵燕薊,壯心未已。灤州大計,石庄聯軍。將犁虜庭,建不世勛。猰貐磨牙,蜂蠆肆毒。人之雲亡,百身莫贖。下□同袍,惟周與張。庶相民軍,恢復舊疆。邦基始建,公目未瞑。敬奠椒桂,以酧忠魂。哀哉,尚饗。該文在公孫訇《孫中山先生在直隸》和皮明庥等編《吳祿貞集》中所載此文「人之雲亡,百身莫贖」的後面,增加了若干內容。


據筆者查考,後來人民版《全集》和《續編》也先後收錄了上海《時報》刊載的孫中山《祭吳祿貞文》一文。儘管如此,但筆者以為,既是祭文,都有應有相對固定的格式,以上各種版本的孫中山《祭吳祿貞文》一文均不符合祭文格式,因此,均應不是孫中山《祭吳祿貞文》的原文。此後,筆者注意當時各地報紙的相關報道,終於在某報上發現了孫中山《祭吳祿貞文》的原文,全文如下:


維中華民國元年三月十四日,臨時大總統孫文遣耿覲文、陳寬沅以清酌庶饈之儀,致祭於故燕晉聯軍大都督吳公祿貞之靈而告之以文曰:


荊山楚水,磅礴精英。代有偉人,振我漢聲。觥觥吳公,蓋世之傑。雄圖不展,捐軀殉國。昔年東海,談笑相逢。倡義江淮,建牙大通。契闊十年,關山萬里。提兵燕薊,壯心未已。灤州大計,石庄聯軍。將犁虜庭,建不世勛。猰磨牙,蜂蠆肆毒。人之雲亡,百身莫贖。泉下同袍,惟周與張。庶相民軍,恢復舊疆。邦基始建,公目未瞑。敬奠椒桂,以酹忠魂。哀哉,尚饗。

至此,孫中山《祭吳祿貞文》一文的真實面目終於在塵封100多年之後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孫中山《祭吳祿貞文》


4.《為黃喃喃題詞(一九一二年四月二日)》。黃二南,原名輔周,後改名二南,藝名黃喃喃,祖籍北京大興,曾就讀于山東高等學堂,後留學日本上野美術學校,與李叔同同學,並參加李叔同組織的春柳社,參與了《黑奴籲天錄》的演出,扮演海霄一角。1912年初,黃二南在上海組織「自由劇團」,並在上海二馬路西大新街新開「中國第一大戲園」新新舞台,排演白話新劇。3月,時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得知此事後,十分高興,大加讚賞,於百忙之中欣然為其題寫「改良新劇」四個大字相贈,以鼓勵其促進中國戲劇事業的發展。關於孫中山為黃喃喃的題詞,中華版《全集》和《續編》均未收錄,人民版《全集》根據北京《團結報》1983年2月5日所載《孫中山先生為新劇界題詞》,收錄孫中山所題「改良新劇」四字。但經筆者查考,1912年4月2日某報上刊登了孫中山此題詞的原件,其中,除了孫中山所題「改良新劇」四字之外,還有「右四字贈喃喃君。孫文」等字樣。此外,關於此題詞的時間,人民版《全集》編為「一九一二年四月十四日至十八日間」也應不確,似應改一九一二年三月。


孫中山為黃喃喃題詞


5.《致袁世凱及參議院電(一九一二年六月三日)》。據查,此電中華版《全集》錄自《孫大總統書牘》,缺抬頭,而人民版《全集》錄自1912年6月5日《申報》,有抬頭:「北京袁大總統、唐總理、參議院、各部總次長、鄂省黎副總統、各省都督、各軍師旅長及各議會、各團體公鑒」。筆者在某報上發現此電,且此電格式完整,再經比較,此電中有「惟此舉須由參議院議決,采累進法,頒行一定章程,方能有效」之句,而前述兩個版本的此句均為「惟此舉須由參議院采累進法,……」,「參議院」後均缺少「議決」二字。筆者以為,前述兩個版本「參議院」後缺少「議決」二字,語句似不通,語意也不合理,因此,孫中山此電以採用《南洋總匯新報》上的版本為宜。


6.《致北京參議院等電(一九一三年三月)》。中華版和人民版《全集》所收此電均錄自上海《民立報》1913年3月29日「東亞和平之福星」,正文首句為「此次以個人資格遊歷日本」,均無主語。但筆者在某報上發現此電,首句前有主語「(孫)文」。可見《民立報》所載此電應為漏掉了主語「文」。因此,孫中山此電以採用《長沙日報》上的版本為宜。


7.《致岑春煊電(一九一六年五月上旬)》。經查,中華版和人民版《全集》所收此電均錄自黃季陸主編之《討袁史料(一)》,但均缺收電人。筆者某報上發現有此電,其抬頭是「肇慶岑都司令大鑒」,而且其正文中文字與《討袁史料(一)》上所載電文多處有異,茲錄如下(不同之處以粗體字標示):


聞公就任兩廣都司令,以嫉惡至嚴之人,持滅此朝食之志,南方健兒素稔順逆,得公提挈鼓行而前,快慰何似。誦公宣言,有不分黨派、省派之語,實獲我心。主義、目的既合符節,允當力進行。粵省獨立以前,義師先起,聞至今猶與濟軍相持,大敵當前而內紛不息,事甚無謂。文已電同志,俾泯猜虞,并力求事實上之一致。請公亦正告濟軍,務嚴約束,勿得生釁,庶幾同志戮力,共天討。公責隆望重,有所指導,眾宜莫違。文雖無似,甚願當盡所能為公等助,謹以電聞。孫文。


因此,孫中山此電以採用以上版本為宜。


8.《致□冠三函(一九一六年八月二十七日)》。中華版和人民版《全集》均收此函,但前者收信者缺姓,以□代之,後者則標為「劉冠三」。筆者在某報的《公函》欄內發現此函,標題為「孫中山致劉冠三書」,因而可確定收信者為劉冠三。劉冠三,名恩錫,以字行,山東高密人,1906年加入中國同盟會,系國內山東第一個同盟會會員,曾介紹吳大洲加入同盟會。1911年,劉冠三秘密組織山東同盟會機關;武昌起義後,又與徐鏡心、丁惟汾等成立聯合會,通電全國,宣布山東獨立,並發動高密、諸城、即墨、安丘、青州獨立運動。民國建立後,劉冠三先後任山東同盟會副會長及臨時省議會副議長,1913年被選為國會眾議院議員。1914年3月,徐鏡心被袁世凱殺害後,劉冠三擔起領導山東革命之重任。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會後,逮捕了劉冠三,後經商震、侯廷爽全力營救出獄。脫獄後,劉冠三遂將眷屬搬到陝西三原縣居住,以掩護自己的革命行動。譚人鳳到魯協調山東民軍之間矛盾時,曾與劉冠三「接談款曲」,並在「兼采鄉評」之後,認為其「道德學問優美無疵,品行才能卓越可佩」。「收拾殘局,端在斯人,魯難可銷,隱憂頓釋」,於是也向魯人推薦劉冠三。


9.《悼蔡鍔電(一九一六年十一月十日)》。中華版和人民版《全集》均未收此電,《續編》雖收有此電,但內容不全,缺收電者。筆者在某報的《中山先生文電》欄中發現此電全文,收電者為「福岡醫院轉蔡鍔先生家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鄧說史 的精彩文章:

史事辨正 ┃楊天石、曾景忠編《寧調元集》勘誤(下)
探秘:桂林疊彩山上的《和隨園詩》是誰寫的?

TAG:老鄧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