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蠻夷之地吳國的崛起:若沒有這個人,這個國家可能早就被滅了

蠻夷之地吳國的崛起:若沒有這個人,這個國家可能早就被滅了

壽夢,姬姓、字熟姑,春秋時期吳國君主,是吳王闔閭的祖父。史書有載,「壽夢」為其王號,他的另一個稱謂是「乘」。所謂「乘」,此字古時以青銅銘文刻寫,形狀好似一個張臂站立在竹筏上的人,這就是「乘」字本身蘊含的意義。

壽夢中的「夢」古時讀音與「忙」讀音相同,時至今日,現代吳地方言還保持著這種讀法。簡單來說,「夢」通「網」,所謂「壽夢」,就是「長久牢固之漁網」,寓意與吳地的水、魚密不可分。公元前十二世紀,太伯創立吳國,傳至第五代時,遇武王伐紂得勝。

周朝建立,吳國被一分為二,一國為虞國,建於中原,另一國為吳國,建在蠻夷之地。傳至十二代時,晉國滅掉了中原地區的虞國。兩代之後,蠻夷之地的吳國崛起,縱觀吳國歷史,從太伯創國至壽夢時期崛起,總共歷經十九代更迭。

吳地最早的百姓被稱為「東夷」,至夏商時期,改為「九夷」。壽夢時期前,吳越民族一直生活在南部平原,而這裡一直被北方百姓視作「蠻荒之地」,吳越原住民自然而然成為了「蠻夷」。吳國的起源,離不開太湖水網地域,為漁耕部落。

隨著歷代發展,吳地衍生出獨特的水文化、魚文化,船文化。受此影響,歷代吳國君主的名字與王號,都與這些文化息息相關。在他們看來,由獨特地域衍生出來的文化,是吳國的靈魂,更是賴以生存的根基。

公元前601年,楚國與吳越結盟,從某種形式上看,此舉代表著兩國外交關係的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吳越屬於楚國的附屬國,國君為太伯十九世孫壽夢。壽夢是一位有著遠大抱負的君主,他剛稱王時,吳國已經據有江蘇、浙江嘉湖平原、安徽江南等地,極具發展潛力。同時,國內還擁有水兵約三萬人。公元前585年,壽夢繼位。

這一年,他意氣風發、壯志在胸,迫不及待施展抱負。不久後,他率領一支隊伍親自前往洛邑,拜見登基不久的周簡王。追根溯源,吳、周本是同脈,吳王壽夢的這次「拜見」,更像是一次認親。一行人抵達洛邑後,受到了周簡王的熱情接待,並賜特殊待遇。

壽夢此次出訪,可不僅是為了朝見周室天子,更多的時間,他用在了訪問其他諸侯國上。壽夢前往晉國時,同樣,受到了晉景公同宗禮待。其後,在晉景公的陪同下,吳王壽夢參閱了晉國的戰車兵陣。如此看來,倒是有些出訪的模樣。

晉國對於壽夢的到來,頗顯重視,外交禮節、歡迎儀式皆一應具備。按照當時的禮制,一國來訪,受訪者應回訪還禮,於是,晉景公派巫臣訪問吳國,建立友好關係。同時,使其子狐庸為吳行人,以方便聯繫各國,晉國還使人傳授吳國兵士乘車、御射、列陣等作戰技巧。

壽夢覺得晉國對己方十分友好,可與其結盟,便於日後對外擴張。吳國、晉國交好後,積極吸取對方的長處,像車戰戰法、組建戰車軍隊等,都是由晉國傳授。與此同時,吳國國力得到了迅速提升,經濟、文化皆有了顯著進步,這一切都要得益於晉國不遺餘力的幫助。

不久後,吳國有了自己的年號與文字記載,相比於以往,這是新氣象、新時代的開端,吳國也是從此刻,逐步醞釀未來的宏圖霸業。

晉楚之爭,起始於公元前632年,當年雙方發生了一場大戰,名為「城濮之戰」,自此開始長達五十多年的爭鬥廝殺。當時有句話:"惟楚有才,晉實用之",意思即「楚國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人才頻出,不過最後都跑到了敵對國家晉國為官。」

像巫臣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他是楚國人,博學多才,富有謀略。宣公十一年,楚國覆滅陳國,楚莊王見到夏徽舒的母親夏姬,心生愛慕,想要將其娶如宮中,而楚莊王的弟弟子反,也相中了夏姬,二人都想佔為己有。

然而,夏姬是鄭國鄭穆公的女兒,巫臣出面勸說,二人方才作罷,最終,夏姬嫁給了連尹襄老。

兩棠之役中,巫臣冷箭射死了連尹襄老,其後,以護送屍體為由,掩護夏姬逃至鄭國。巫臣自知行跡不久就會暴露,為了保存性命,他沒有選擇回楚,而是由鄭投奔晉國,被晉景公拜為邢大夫。此事傳回楚國後,子反怒不可遏,下令誅殺巫臣全族,其餘妾女家財,皆被瓜分一空。

巫臣得知此事後,悲痛中寫信給子重、子返兩人,嚴厲譴責他們的暴行,並發誓定要讓二人疲於奔命而死。當時,晉國已經收復了大多數小國,唯有鄭國還未拉攏過來。主要原因還是鄭國距離晉國太遠,有心而無力。表面上鄭國還向楚國臣服,其實,早有意向臣服晉國。

晉悼公自然明白,他召集朝內諸多大臣謀士,商討如何收服鄭國,魯國大夫仲孫蔑獻策道:「鄭州與楚國連接要道處,有一險地,名為虎牢。我們可在此處修築城牆,增設關卡,斷絕鄭國與楚國的來往,到時鄭國自然會臣服於晉。」

另一大夫巫臣亦獻計稱:「楚國東面與吳國接壤,我們可讓吳國去擾亂楚地邊境,令楚國無法抽身,到時收鄭自會水到渠成。」晉悼公思慮一番後,最終採納的巫臣的計策。其實,此計策也算無奈之舉,須知當時晉國時六卿專政,派系林立,根本無法專心對外作戰。至少在晉悼公看來,讓吳國牽制楚國,是唯一可行之計。

壽夢二年,巫臣奉命出訪吳國,一同隨之前往的還有夏姬。至吳國後,夏姬深得吳王壽夢喜愛,寵溺宮中。而這只是巫臣送給討好吳王的「見面禮」,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幫助吳國訓練作戰軍隊,傳授楚國先進的軍事作戰技術,提高吳國軍隊戰鬥力。除了這些,巫臣還讓自己的兒子留在吳國,擔任外交官角色,負責遊說周圍各國聯盟。

在巫臣的幫助下,吳國軍隊實力迅速壯大,外交方面亦取得不少突破。吳國開始嘗試攻擊周邊一些小國,目標主要定為被楚國佔據的諸侯國。吳軍先是對巢國、徐國進攻,而後又在馬陵之地直接對抗楚軍,取得了不小的戰績。楚國意識到危機後,派子反、子重一年內各地奔返七次,實現了巫臣當日所立誓言。

吳國在多次對楚作戰中,皆佔得上風,並奪走楚占的東南地區,將此處的蠻夷部落盡數剿滅。此役之後,吳國進一步壯大,國力達到強盛,成為楚國中原稱霸的勁敵。楚國公子嬰齊向楚王說道:「吳國以前從未進攻過楚國,近來卻頻頻挑釁。如果我們忍讓,必然會使對方有恃無恐,更加肆無忌憚。我們不如率領大軍攻打吳國,讓其知道後果。」

楚王覺得言之有理,便命公子嬰齊率軍討伐吳國,然而,由於輕敵,楚軍中途遭遇吳軍伏擊,公子嬰齊大敗,潰退路上因心中羞憤,患病而死。

公園前584年,吳入州來。同年,吳國正式對楚宣戰,先後攻佔附楚的巢、徐兩地。次年,壽夢率軍攻郯,而後郯國君主求和。晉景公以郯事吳,率三國聯軍進攻郯。壽夢五年,即公元前581年,吳國興兵進攻楚國,子反率軍迎戰,其後不敵潰敗。

至壽夢十六年,楚國不滿吳國在中原地區的外交策略,命子重率領大軍進攻吳國。不料,中途遭遇吳國伏兵,楚軍潰敗,大將鄧廖被俘。吳國並未善罷甘休,採取自衛反擊,一路反攻,勢不可擋,殺至楚國城邑,引得楚國朝野上下震驚。

負責此次作戰的子重成為眾矢之的,後來,在一片指責聲中鬱鬱而終。

公元前576年,吳國第一次參加諸侯聯盟,此次會議由晉國發起,主要目的是為了抗衡楚國。公元前576年,楚國再次伐吳,勢力延伸至長江西遊,引起周邊諸侯警惕。前563年,晉悼公、齊世子光、吳子壽夢共聚於木且江蘇沛縣東,謀聯師伐鄭。

吳王壽夢到了年老時,遇到了一個難題,與其先祖古公亶父的經歷相似。他一生留有四子,即諸樊,余祭,余昧,季札,其中,以季札最為仁愛賢明,富有能力。壽夢派其周訪各國,表面是觀習禮儀傳授國人,實則是為刺探情報,每次季札都能夠出色完成壽夢的要求,深受壽夢喜愛。

不過,由於古時傳統向來是傳位長子,壽夢未能避俗,臨死前把位置傳給了老大諸樊。然而,也正是這種決定,為後世種下了一場災難。

公元前560年,吳楚爆發庸浦之戰。當時,楚國君主去世,吳國新君錯估形勢,認為楚國忙於新喪,必然不能整軍迎敵。於是,吳國集結大軍,進攻楚國,不料對方早有防備。吳軍進攻不久後,即陷入楚軍埋伏之中,損失慘重,吳公子黨盡數被俘。

參考資料:

『司馬貞《史記索隱》、《左傳》成公七年至襄公十二年、《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第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中國人為什麼「祭灶」嗎?掌管人間的「灶神」又是哪一位?
除了秦始皇陵,就數這個奇蹟最吸引人,至今還有很多謎底沒被揭開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