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國內看不到,這片卻突然過審了!
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很多,其中偵探或者說是推理小說則是較為熱門的一支。
東野圭吾,阿加莎·克里斯蒂與柯南·道爾貢獻了相當大的一部分選題。
由此衍生的本格推理也構成了最值得一看的懸疑電影。(例如《陽光下的罪惡》、《東方快車謀殺案》74年版)
在本格推理中,電影里的主角與觀眾處於同一水平線,獲悉的線索相同,你甚至可以在觀看的過程中就通過主角所呈出的證據合理的推導出答案。
這是本格推理的最大魅力,它能讓你與主角共同完成這場推理遊戲,從而深陷其中,拍案叫絕。
今天要聊的電影雖不是改編,但卻與懸疑小說有著如出一轍的魅力,它也在今天正式在國內上映了。
《網路謎蹤》
Searching
在《網路謎蹤》里不知道選擇亞裔演員來擔任主角是否是導演有意為之,但其實這個電影最大的意義就在於角色不一定非要亞裔來出演,而且故事核心和動機其實是超越地域和文化的。
這是導演阿尼什·查甘蒂的第一部長篇,也是一部很有新意的電影,因為它完全沒有攝影機直接參与,所有鏡頭都發生在手機與電腦屏幕上。
簡直就像在觀看一場大型直播秀。
相對於開啟偽紀錄片先河,但敘事上較為糟糕的《女巫布萊爾》。
《女巫布萊爾》劇照
本片能讓觀眾直接參与到故事中,與主角一同對一個疑竇叢生的事件進行抽絲剝繭,而這才是他成為一部優秀懸疑片的關鍵。
本片的拍攝周期不長,但卻花了整整兩年多的時間來做後期剪輯。(也因此,本片的上映日期要稍晚於形式上類似的《解除好友》)
可以說導演為了避免這種手法出現鏡頭調度上的問題,也是下足了功夫。
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美國聖何塞的一個三口之家。
父親大衛是個工程師,母親是全職太太,在女兒瑪格出生後,他們便一直用電腦記錄生活點滴。
家庭生活雖平淡但也足夠溫馨。
父親就是每個家裡那個不善言談的長輩,對女兒的愛更多是行為上的表達。
而母親則充當了朋友的角色,是她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夥伴。
可母親卻不幸患上惡性腫瘤,在與病魔的纏鬥中離開人世。
家庭縈繞在悲傷的情緒中,父女倆缺少溝通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
而上述信息,都是通過電腦上儲存的照片,影像與文件來傳達。
不同於其它電影的上帝視角,當處於本片中的主演視角時,會有種非同於紀錄片的寫實感。
兩年後的一天,15歲的女兒瑪格突然離奇失蹤。
她在夜裡給父親打了三個未接電話後便再也聯繫不上。
心急如焚的大衛開始意識到了她失蹤的事實,在報案後,用網路尋找著與女兒相關的所有信息。
直到他成功登上了女兒的社交媒體,才發現自己根本不了解她。
女兒的朋友、愛好,甚至是她的校園生活竟一概不知。
毫無頭緒的他正順著網路世界裡女兒的蹤跡,試圖找到她消失的原因。
但在女兒消失之前,電影已經用了足夠多的細節來表現她的心理狀態。
電影里多次出現了兩個重要意象,這兩個意象構成了瑪格的所有行事動機,一個是神奇寶貝,另一個便是鋼琴課。
神奇寶貝最早由父親帶到她的生活中, 在母親離世之後,她也一直攜帶著一個精靈球鑰匙鏈,這是她與不善言辭的父親間的情感連結,也是她不可能離家出走的原因。
如果說神奇寶貝是瑪格與父親的連結,那麼鋼琴課就是她與母親的連結了。
在一閃而過的日程表上寫滿了Piano with Mom。
對瑪格來講,鋼琴課是她與母親的共同記憶,也是母親情深的重要表現,我們能看到,在母親臨終之際是瑪格在為她彈奏曲子。
在母親離世之後,鋼琴課似乎失去了意義,她每次彈奏時都會再次想起媽媽。
但也因為與父親之間頗有隔閡的關係,這點成了她無法吐露的秘密,她悄悄退掉鋼琴課後,人也漸漸變得孤僻起來。
本以為時間會治癒一切,但很多時候,可能永遠也無法達成和解。
這些前情的出現使瑪格的消失變得撲朔迷離,但在串聯起整個案件後,才會感到原來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
隨著事件的深入,網路融入生活後帶來的問題愈發明顯。
導演也藉此來諷刺了一些網路現象。
像是案件披露後,自以為言論自由沒有代價的「鍵盤俠」開始發表毫無理由的攻擊言論。
之前還自稱與瑪格不熟的同學,開始利用好友的身份博取關注。
網路媒體則在大肆渲染並歪曲事實。
這些醜態跟國內的互聯網現象如出一轍,吃瓜群眾不負責任的評論可能會成為壓垮受害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電影給了我們一個主觀視角,當你成為受害者時又該如何去面對被扭曲的真相?
當然,對網路惡性現象的批判並非電影的主題,但也確實傳達了影片的諷刺意味。
《網路謎蹤》得以被冠上本格推理的原因自然在它邏輯的嚴密性。
在對父親這個角色的精準刻畫後,使得整個故事在底層邏輯上就是完整以外,影片中有非常多的細節在層層反轉後與結尾相呼應(如果你思維夠敏捷是可以通過這些細節猜到結局的)。
這是我在今年看完之後會大舒一口氣的最具魔力懸疑片。
影片甚至可以只通過一次直播影像搭上恰如其分的配樂就將氣氛烘托到高潮。
深感佩服。
父親在試圖尋找女兒失蹤的原因時,並沒有使用多高深的手段,不過是那些最常見的網站而已。
像facebook(臉書),twitter(推特),youtube(油管),tumblr(湯不熱)等。
有社交網站,所謂記錄生活的直播平台,甚至有能直接用錢買到個人信息的公開網站。
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上傳的信息可能已經被抓取並複製了無數遍,即便你自己刪除也無法阻止信息的擴散,因為「互聯網從不會忘記」。
每個人都深陷在信息泄露的危機中。
在這種情況下,大衛的挖掘使女兒真實的一面逐步顯現出來,簡直是與他心目中大相徑庭的另一個人。
同時,心思縝密的大衛,也發現了案情里潛藏的秘密。
影片在塑造懸疑感的同時,很大程度的滿足了我們的「窺視欲」。
希區柯克說:「電影的本質是偷窺。」
這句話用在本片中也異常合適,主角將文件夾逐層打開時,我們便不停的幻想文件背後有什麼。
說白了,互聯網時代,顯示屏就是我們的窗戶,希區柯克的《後窗》如果在現代翻拍,那麼鏡頭對準的就會是你的顯示屏。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這個網路無所遁形的時代里,如果無可避免的要接受它帶來的負面影響,那麼試圖去理解與反思才是當務之急。
本片已於12月14日登陸內地院線。
如果你喜歡推理小說或是懸疑片,這部電影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信本片的魅力也將在大銀幕上得到更完整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