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腫瘤早發現,媽媽需當「家庭醫生」
主持人續續:
大家好,歡迎收看《名醫堂》。提到腫瘤,人們覺得往往是老年人容易得腫瘤,但實際上兒童也會得惡性腫瘤,今天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的是北京兒童醫院兒童腫瘤外科的副主任醫師韓煒老師,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兒童腫瘤的防治知識,韓老師,您好!
韓煒:
您好。
主持人續續:
韓老師,說到兒童腫瘤,我覺得大多數人都覺得腫瘤跟兒童離得好遙遠,那兒童腫瘤,它的一些發病的一些情況和特點是什麼呢?
韓煒:
大家好,兒童腫瘤是可以這樣說,兒童不等同於縮小的成人,它跟成人腫瘤的最大區別就是病種不同。比如成人,咱們最新的統計數字剛剛出來的,你像男性發病最高的是肺癌。但是兒童不是這樣的,兒童更多見的是分兩種,一種是液體腫瘤,一種是實體腫瘤。我們的專業主要是負責實體腫瘤的切除,是個外科大夫,那麼液體腫瘤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比如說……
主持人續續:
白血病。
韓煒:
淋巴瘤,實體腫瘤最常見的兒童是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這些母細胞來源以胚胎來源的腫瘤為主。
主持人續續:
神經母細胞瘤它是長在大腦裡面的嗎?
韓煒:
主要是在軀幹上。在縱隔、腹部、腎上腺還有交感神經來源的地方是最多見的。
主持人續續:
兒童腫瘤它的發病時間是出生的時候就長了腫瘤,還是說要成長到幾歲才是發病的高發年紀呢?
韓煒:
一般來說總體來說各種病種都算上,最常見的發病高峰是三歲。像我們醫院就從新生兒零歲一直到18歲之間,我們就管這段他各個年齡段什麼樣的腫瘤都有,但是最常見最高發的家長需要最大注意的就是三歲左右的時候。各種腫瘤發病最高峰,特別是剛才我跟您提到神經母細胞瘤,一到三歲是發病的絕對的高峰。
主持人續續:
這個腫瘤有一些什麼樣的特點,是不是惡性程度非常的高,我一聽都覺得特別的可怕。
韓煒:
一聽就非常邪惡。惡性腫瘤一個最大特點就是經常早期是沒有癥狀的,所以它的早發現就很困難,但是也更重要。它恰恰如果好發現,比如說像感冒發燒,咱們知道頭疼腦熱就知道去醫院看,但是腫瘤往往都是沒有任何癥狀,比如說在頸部,在身上發現一些無痛性生長的包塊,這個就是非常可怕的信號。如果他可能癢往往都是炎症為主的良性病,但是惡性腫瘤往往它都是起病很隱秘的,轉移又比較早,所以它還是很邪惡的。
主持人續續:
天哪,這個對手太強大了,進來的時候都沒有什麼聲音,然後等到發作的時候其實就惡性程度特別的高了。
韓煒:
沒錯,經常來找我們看病,家長就是說經常是來的時候只是覺得肚子比較大,家裡人還挺高興,你看我們家孩子營養狀態多好,其實裡邊有很大腫瘤,而且可能轉移了,都已經發生轉移了,他們才來看。
主持人續續:
太可怕了,您剛才講肚子大也是神經母細胞瘤的一個特點嗎?
韓煒:
一種表現。
主持人續續:
那它的表現都有哪些?
韓煒:
神經母細胞瘤除了這個肚子大,就是摸到局部包塊,因為剛才我也說了,他三歲以內多見,小孩不太會表達,他還不太會說我哪不舒服,但是也有些特殊表現的神經母細胞瘤。那些表現也很少,但是如果出現了我下面說的這幾個情況,您得趕緊去看病。比如說眼圈發黑,好多人都不知道,就是他眼睛周圍就像熊貓。我們起名叫熊貓眼,實際上是神經母細胞瘤眶骨轉移的表現,那就非常非常晚期了的。還有的小孩病人哆嗦,手哆嗦,眼睛震顫,不知道能不能看清楚,眼睛有眼震,然後同時走路不穩,共濟失調,就特殊類型的神母。還有種病特別奇怪。咱就拿神母舉例,叫腹瀉型神母。這個小孩不停的拉稀,不停的水樣便,每天二三十次,怎麼也好不了。這個是神母特殊的一種類型,這是比較特殊的,更常見的還是腹部膨隆和身上一些不明的包塊。
主持人續續:
這個腫瘤發病率高不高?
韓煒:
發病率是十萬分之零點八。
主持人續續:
那還是……
韓煒:
其實也沒有肺癌和成人這些腫瘤發病率高,但是這些年發病率在逐漸上升。這個原因我們也不清楚。
主持人續續:
那它的發病原因跟什麼相關,是遺傳還是什麼?
韓煒:
一般來說兒童腫瘤跟遺傳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家族史不太好確定,因為雙方的父母往往都存在家系病變的,說這一家有家族性的腫瘤,這種很少,都是原因不太清楚,而且兒童你看他也不抽煙也不喝酒,沒有什麼環境因素,那是不是跟父母抽煙有關係,這個就有待於研究,但是原因不太清楚,腫瘤就是這樣,原因不太清楚。
主持人續續:
神經母細胞瘤,我們聽這個名字特別的兇險,這個疾病是不是本身也很兇險,它的一個治癒的一個情況怎麼樣?
韓煒:
目前還不令人滿意,大夫和病人都有責任。如果家長能夠早發現,那麼愈後就會好一些。神經母細胞瘤,為什麼是它有一個外號叫兒童癌症之王。
主持人續續:
太兇險了。
韓煒:
兒童惡性實體瘤當中神經母細胞瘤的愈後基本上是最差的。主要的原因就是發現晚。這是很大一個原因,像我剛才跟您說的特殊癥狀,可能家長都看,它更多的是隱秘疾病,沒有什麼癥狀,就不知道去看病,他覺得發育的挺好。神經母細胞瘤現在咱們國家大致的治癒率跟歐美相近,但是四期的高危的病人愈後仍然是比較差的,所謂四期,就是他就是轉移很晚了,轉移的很廣,比如說肺、腦都有轉移什麼,那些愈後就非常差,早期的神母,這個通過這些年的努力,一二十年左右的努力,早期的神母,比如說三期的,二期,這些治癒率已經大幅度的提高,主要功勞歸功於化療敏感。所以如果有機會跟大家宣傳就是兒童腫瘤,很多問題早發現了很多是可以治癒的。
主持人續續:
早發現的話是可以治癒的
韓煒:
很多很多都可以治癒,差別非常大。
主持人續續:
應該怎麼樣早發現呢?您剛才講的那些癥狀的話,其實是不是已經到了比較中晚期的一個狀況了?
韓煒:
對。早發現很難,但是我覺得咱們國家最早實際上是並沒有職工體檢的,後來慢慢的才把體檢普及到各個單位當中,那麼發現了很多早期的病。還有一個例子,我們導師張金哲院士,他是咱們國家小兒外科之父,咱們國家從小外科從無到有都是他創立的,我是他的學生之一,他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提到乳腺自查問題。早年咱們國家是沒有乳腺自查的,那麼全靠大夫發現,這個包已經很大了,可能就轉移了,他才去看病。現在的局面是什麼?現在老百姓都知道自己沒事就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乳腺包塊,有沒有包塊,良性、惡性讓大夫去分辨。現在所以咱國家的乳腺癌的發病率治癒率大幅度的改善。兒童還沒有這個,兒童沒有體檢,絕大多數兒童沒有單位,沒有說常規免費體檢。其實做個B超,又沒有輻射是也沒有什麼痛苦就可以發現很多早期的問題。
主持人續續:
神經母細胞瘤也可以通過B超發現。
韓煒:
完全可以通過B超發現。有些特殊的病,比如它腫瘤已經挺大的,那麼你家長平時在洗澡的時候就可以摸到一些。這些其實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就像剛剛乳腺自查一樣,如果有朝一日,咱們國家的兒童能夠經常形成這樣的習慣,又有每年的定期體檢,又有家長在洗澡的過程當中,比如說孩子的母親在洗澡的時候能摸到一些腫物,那麼咱們國家這種腫瘤化療的敏感,發病率會斷崖式的下降,會有非常大的作用。我們張院士他就做了很多的工作,他之前一直在做小兒外科的工作,但是這些年因為小兒外科發展的比較快,那麼它的專業發展的越來越細了,小兒腫瘤外科像北京兒童醫院這種大的國家兒童中心,它就把專業單獨的獨立出來了,慢慢來,因為很多單位它還沒有獨立出來。張院士為了給大家普及一些兒童腫瘤的知識,剛才不是說了嗎?你要能早發現能治好。他就自己設計了一些適合老百姓閱讀的這些材料,比如說他發明了一些給小孩洗澡,除了一般的洗澡以外,打肥皂以外,還有從上到下有個順序把全身摸一遍,其實很簡單。
主持人續續:
就是像張院士做的乳腺的這種自查法一樣?
韓煒:
對。
主持人續續:
所以我們的媽媽在給小朋友洗澡的時候,然後也可以給孩子做初步的一個這樣的診斷。
韓煒:
能發現很多問題了。
主持人續續:
有這麼神奇的洗澡方式,我們家孩子大了,但是我也想學一學。
韓煒:
我們其實正好帶了幾個圖是張院士是自己手繪的,他今年已經是98歲高齡了,但是仍然活躍在臨床一線,現在還出門診,他自己還畫著好多。
主持人續續:
怎麼洗?怎麼給孩子洗澡是一個最好的一個洗澡方式。
韓煒:
你看這有幾個圖。
主持人續續:
您給大家展示一下。
韓煒:
這個是張院士是自製的一個小條,也可以叫宣傳手冊,它叫兒童腫瘤的防病自查技術。這個其實沒有什麼複雜的,它的主要意思就是在洗澡的同時,在全身的多撫摸一下,看看能不能發現一些早期的腫瘤,這還是非常簡單易學的。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你看這是張院士,他在給小孩做檢查,後面他畫一些圖畫,他有一個順序,因為如果你要是沒有順序的話,那麼可能會遺漏,如果有順序基本上就不會遺漏。大家看這個圖,比如說從小孩的頭部開始,兒童腫瘤的特點就是它可能在全身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顱骨是硬的,咱們摸不到顱骨內側內部,但是身體上有肌肉軟的地方,基本上還是可以摸到發生的腫塊。比如大家看這個圖1,這是摸頭,因為頭皮的軟組織當中也可以發現發生一些腫瘤,耳朵後面,是吧?腋窩這個地方都是一些腫瘤以及淋巴結轉移的常見的部位,你看這個是大腿的內側,這個是小腳是吧?足底都有可能有腫瘤發生,枕後淋巴結這些都有可能有,包括肘關節的滑車淋巴結經常會被遺漏。然後還有手,還有後背,這些都是一些比如說纖維瘤常發的,常發生的部位。這個是下頜,頸部還有腹部,腹部要特別注意一下,因為小孩腹部腫瘤發生的是非常非常多見的。臀部,臀部大家洗澡的時候可以摸一摸就是臀部,因為這病叫骶尾部的腫瘤也是非常常見的。這是大腿內側。這個圖就是看上去複雜,實際上就是咱們在洗澡的過程過程當中,有這個意識去在身上各個部位能觸摸到的地方去發現一些新生的腫物,如果不能判斷或者懷疑可疑就可以去醫院找醫院找醫生看一下,所以通過這種簡單辦法經常摸一摸,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主持人續續:
這個真的特別的好,應該讓這些准媽媽和現在有這個年齡段寶寶的媽媽應該好好學習一下。
韓煒:
對。當初的乳腺自查就這個道理。其實咱們國家現在經濟水平越來越高了,如果兒童的水平還能提高的話,咱們人口的質量會更高。
主持人續續:
那在臨床上,大夫如果是初步去診斷一個孩子他是不是有腫瘤,會不會也是做這樣進行一個撫觸的一個診斷呢?
韓煒:
沒錯,這個醫生就是,有經驗的醫生撫觸很重要,但是現在醫院的影像學檢查的水平越來越高,你看比如說我們醫院,我們醫院B超、CT都水平非常高,它一般不會漏診,但是這個國家的兒童醫院是這樣,地方的單位不全是有這個水平,只能是我們慢慢的普及,同時我們老百姓如果都知道這些問題的話,知道去查一查就更好了,配合起來就會更發現的更早,好多孩子就可以活下來。
主持人續續:
所以其實兒童年齡1到3歲這個階段,媽媽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的,能不能早期篩查出來,然後早期就進行治療,媽媽作用太重要了。
韓煒:
作用太重要了。我們現在就有一個理念,就是張院士一直想推廣的就是想讓媽媽學醫,這個理念不是說每個人都能夠接受的,因為它需要一個推廣的階段,因為原來咱們國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也曾經想讓老百姓自己也學習一些醫療知識什麼的,但是推廣起來有一定困難,它主要是什麼困難,主要是因為大家的觀念比較陳舊,就是說醫生的話比較可信。家長的話不見得那麼可信,腫瘤的病這麼複雜,專家還沒搞明白呢,老百姓懂這個,沒有什麼意思,沒有什麼用處。
主持人續續:
有用嗎?
韓煒:
太有用了,實際上是非常有用的,在醫院康復病人治療的時候,大夫、護士都很忙,管這個小孩輸液扎針也好手術也好,沒有太多時間去跟家長交流,其實媽媽在這中間能夠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而且真正我們跟小孩接觸實際上就住院那十幾天,每天就幾分鐘可能而已。但是家長實際上是特別是孩子的媽媽,在咱們家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孩子媽媽,她長期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她能提供很多其實很有意義的信息,特別是對腫瘤來說,當腫瘤治好了,那麼它會不會複發,腫瘤有可能複發是吧,長期的隨訪過程當中,有什麼異常,媽媽會提供非常多的信息,主要就是靠媽媽提供的信息,這個跟成人不一樣。成人比如咱們有個頭疼腦熱,我知道跟大夫說,小孩不會這個,全部都靠監護人提供這個信息,所以媽媽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之前一直都被忽視。還有醫護人員,這個我也特別理解,包括我個人是也有這種觀念,覺得媽媽都會了,還叫我幹嘛,是不是?我這個醫生護士價值會降低,其實恰恰相反,媽媽如果能夠提供更多信息的話,只會提高我的水平,我跟患者的媽媽也好,爸爸也好,姥姥也好,爺爺奶奶也好,我跟他溝通多了,我可能就比醫生掌握的醫療知識更多,其實這樣更有利於醫學的進步。張院士反覆強調這個,如果讓媽媽學醫,有可能會促進整個醫療水平的提高,會促進醫學進步,道理就是,你真正去跟家長去溝通了,媽媽也會了,你也提高了,因為這麼個道理,而不是總想著她搗亂是吧,你不懂。
主持人續續:
有的媽媽懂了,會不會挑戰我們專家。
韓煒:
總摻和我這些事情,其實恰恰相反是因勢利導的,是完全可以良性雙贏的,現在媽媽學醫的理念。在我看來如果要是能推廣的話,可以說是兒科學的一場革命,成人可能反而要促進家屬的交流,這個很重要,是人文醫學的一部分,但對兒科,媽媽學醫或者是他的監護人多了解醫療護理知識是非常有好處的,特別是對腫瘤。
主持人續續:
我覺得張院士提的理念也是特別的好,就媽媽學醫。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我們有個頭疼腦熱,一生病我爸就拿出一本這麼厚的書,然後就開始翻,應該吃什麼葯,應該怎麼樣按壓,然後揉一揉這樣子。但是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然後我們其實能夠通過很多的方式去獲取這些醫學知識,您覺得媽媽學應該從一個什麼樣的途徑能夠更好的得到更科學的這樣的一套系統的知識呢?
韓煒:
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把人群分為兩種,一種剛才我也說了神經母細胞瘤發病率十萬分之幾,或者說實際上十萬分之零點八,那麼你也可以說百萬分之八,對吧?它的發病率非常低,那麼絕大多數90多萬個孩子都是健康孩子,咱們希望在這健康孩子當中,把有腫瘤的孩子摘出來,希望早發現。那麼對這些人來說更多的是自我檢查自我判斷。那麼您剛才說從家裡翻本書,網路上都可以學一些,但是這個部分人大夫有義務去做科普,比如說咱們今天做這個節目,老百姓大家聽到這個節目之後,可能就會覺得感覺小兒也會得腫瘤,不是光老年人的事。我們家孩子是不是也沒事去做個B超,你看我們認為好多同事自打知道有我們科存在之後,他們的小孩出生都得去看了,生怕這腫瘤,其實這摸一摸看一看做個B超就挺好的,這是一類人。就是無瘤人群。那麼有瘤種的小孩,非常不幸他已經得了腫瘤,這些家長應該怎麼學呢?主要的是在門診、病房和話療室。這個話療室不是化學的話,是說話的話。
主持人續續:
說話療法。
韓煒:
說話療室,我跟你說話,我給你治療。
主持人續續:
這個怎麼治療?
韓煒:
這個就是挺特殊的,小孩,他有時候只要你,因為媽媽哄得最好對吧,他看到大夫,他害怕,但是媽媽在一起他就非常的平穩。於是乎我們就病房和門診小朋友去了看了都害怕,但是你要比如像這個房間一樣非常的溫馨,然後跟爸媽一塊玩一玩,醫生護士真正坦誠的跟爸媽去交代一些交流一些哪怕是非醫療的事情,這就是用說話來治療,在這個過程當中就能夠收集很多有用的信息,同時還能夠跟長期管這個小孩的媽媽什麼的,告訴他一些醫療的事。比如說你看家長叫別多說,你看這個傷疤怎麼辦,我說你看我這個小時候的傷疤都沒了,都長好了。堅定了他治病的信心,同時他還可以跟隨便聊,他說你看我們這吃飯家裡關心,就我們吃飯需要注意什麼,我可能會跟他說,我說您這個手術剛結束幾個月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利於傷口癒合,就這些可能在我們看都是非常普通的一些醫藥知識,老百姓可能就不知道,但對他就很有好處。增加話療室是兒科腫瘤特有的一個設置,在國外我去的地方很多都有專門的這麼一個設置,他可能不叫話療室,比如說叫跟美國叫family office,家庭辦公室,可能就是帶護士不定期的去跟家長去交流,效果非常好,這是人文學的一部分,咱們國家應該大力推廣人文醫學,就是對病人更好。現在醫生會都很忙,都不耐煩。
主持人續續:
所以其實醫生護士更希望家長能夠有一些醫學的知識。
韓煒:
對,比如說他有了醫學知識,他能夠早發現,他的病好治,把病治好,醫生護士和病人是一個立場,是不是?咱們立場是都希望他好,那麼更好治不是更好嗎?對不對?發現得早,其實立場是一個,只是你現在兒科醫生比較缺,一千個兒童,可能只能分到1到0.3個醫生。
主持人續續:
兒科醫生是非常緊缺的。
韓煒:
兒科醫生荒,現在是個嚴重問題,但如果把患者的媽媽也好,把他們有一定的醫學知識,這個事情就會更有生命力,就會有大批的人幫助,你不是兒科缺人,那麼這些人都會了,都會一部分,能夠更配合,我相信咱們國家兒科特別腫瘤一定會有大的突破,兒童腫瘤很可怕的,而兒童腫瘤現在是兒童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第一位是意外傷害,意外傷害通過加強教育什麼,可能就是別亂跑,比如說可能會避免一些,兒科腫瘤咱們沒法避免,是吧?我不能說我就一定得不了兒童腫瘤,沒法避免,但是如果能夠通過家庭教育這種方法促進家裡的監管人知識更豐富,但是他前提他得願意學,那人可能不願意接受這知識,他願意配合,我相信兒童腫瘤一定會有大幅度的提高,因為現在很空白,這工作沒有做。
主持人續續:
您接觸的這種患者的家長媽媽,您覺得他們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對您來講是一個特別優秀的媽媽,您應該是希望他怎麼去跟您交流呢?
韓煒:
我理解,絕大多數媽媽對孩子這個就是感情都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而且也非常願意學習這些知識,她可能更多的顧慮的就是我還是別說話了,人家挺煩的。
主持人續續:
都聽大夫的。
韓煒:
都聽大夫的,經常說讓決定權都交給我們,但是如果患者的媽媽,首先就像我剛才跟您說,第一她願意接受這個,99.99%都願意,她的文化水平再高一點就更好了,因為她可能理解這些抽象的術語可能就更容易一些,記的更深,因為我們學了多少年。然後她願意,她的文化水平高一些,另外還有一個必須的條件,就是她一定要是長期陪伴孩子的真正的監護人才行。現在咱們家庭都很忙,媽媽有時候去忙事業,有時候就跟孩子沒什麼感情,那麼她就達不到我的要求,我希望她存在的時候,這個小孩在她面前是非常配合的。如果孩子在那兒哭的話,那麼咱們就找姥姥,找奶奶,就不見得非得媽媽學醫了,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主持人續續:
您覺得媽媽學醫是最重要的。比奶奶和姥姥更重要是吧?
韓煒:
都挺重要,但是咱們國家的育兒模式,我感覺主要還是媽媽管得多,因為至少我們家,我覺得我忙,基本都是他媽管,最了解孩子,孩子在她的面前也最敢說,他見到我害怕,他有時候不敢跟我說,他敢跟他媽媽說。我肚子疼我不舒服,哪兒哪兒腫,他對著媽媽說。當然有一天如果說爸爸多去照顧家庭,媽媽去忙工作,咱們就爸爸學醫對不對?這個沒有問題,誰是主體都沒關係,只要是能夠配合醫護人員把孩子的信息收集完整,長期能夠讓我們保持聯繫,這個目的就達到了。
主持人續續:
其實說起兒童腫瘤,剛才我們講的其實它發病率還是比較低的,那就是在我們日常的這種健康的這種寶寶,可能他平時也會得一些感冒發燒拉肚子也很多,這對於這種疾病來講,是不是媽媽也應該掌握一些必備的一些知識,然後能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是終身有益的呢?
韓煒:
是這樣的,因為我是兒童腫瘤外科專業的,我可能成天就糾結於這些事情。
主持人續續:
都是高精尖的大病。
韓煒:
都是重大疾病,醫生有這個問題,他有時候到就只看重的病,對輕的病不夠重視。其實這些經驗完全可以推廣到一些常見病,你比如說我舉個例子,比如哮喘,如果你在早期,你就比較關注他可能會對什麼過敏,可能你日後就不用,你肯定躲開它就行了,而不用長期服用激素。這種經驗,如果隨著咱國家文化素質的提高,如果家長懂得更多,我相信好多,只有一些低級別的,就是經濟不發達的地方才會出現的病,慢慢的就會越來越少,大家懂的多了,自然就知道預防了,都知道抽煙有危害,咱就不抽不完了嗎?其實很簡單。
主持人續續:
所以其實我覺得咱們腫瘤外科除了您在做手術,腫瘤外科應該主要是做手術的,然後其實也在推廣一下您的導師恩師張院士,他的一些這種人文關懷的理念去做一些推廣。
韓煒:
對,沒錯,因為我們現在小孩一到醫院的都怕大夫,你別說小孩了,你就是咱們現在去看病到醫院看著大夫都有點緊張。
主持人續續:
你也知道我們都很害怕是嗎?
韓煒:
很理解病人,小孩更是這樣了。小孩去看病經常帶著爸媽們,爺爺、奶奶,六口人。小孩看病真的很受罪,你看他們那個樣子非常可憐。
主持人續續:
而且咱們兒童醫院都是全國最重症的。
韓煒:
重症、疑難病,恨不得可能就沒有什麼治療希望,就在這兒尋一線生機,經常是這種,非常可憐,家裡經濟也受到很大影響,所以我們有的時候我們想對病人更好,但是希望孩子見我們不害怕。這個很難需要一步步的來需要的醫院的環境,大夫護士的理念都有更新,都要發自內心的首先要對病人是當親人一樣對待。再一個就是在很多措施上讓他感到不那麼恐懼。你看比如咱們的手術,接病人去手術,然後真是跟媽媽生離死別,因為就不停的叫喊。比如說比如我去美國看,很多家長,媽媽一直陪到手術室,直到麻醉完了,媽媽才離開,那就好的多呀,對吧?這個就是……
主持人續續:
咱們不是這樣的是嗎?
韓煒:
但是絕大多數醫院的可能都不是這樣。
主持人續續:
兒童這種做手術跟成人做手術是一樣的,都是獨自自己去面對的是吧?
韓煒:
你想想他好多孩子根本沒有離開過母親,手術室門一關非常的恐懼。周圍都是戴口罩、帽子的大夫護士,非常可怕。
主持人續續:
做那個手術不是全麻的手術嗎?
韓煒:
全麻。兒童基本上都是全麻,但是他全麻之前害怕,全麻之後是沒事了,但是全麻之前非常非常害怕,就不停的叫媽媽,非常的可憐,但是我們考慮到這無菌操作的問題,不能給媽媽消毒了再進去。
主持人續續:
這也是醫療規範的問題。
韓煒:
是醫療規範的問題,所以目前是這樣。但是我相信隨著以後這些人文學的理念推廣,一定會有辦法的。
主持人續續:
所以其實從這些醫療的這種過程的這種細節,您也能夠體會到就是說母親跟孩子之間的這種感情,還有她在治療中母親起到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所以您跟張教授張院士跟您就一起在推動媽媽學醫的這樣的一個計劃。
韓煒:
沒錯。
主持人續續:
我覺得我作為一個母親覺得心中有愧,就沒有好好的在這方面去做功課,後面還要繼續努力。
韓煒:
因為這個病確實是一個比較重的病,感冒發燒會比較輕的問題,比如腹瀉什麼的,它肯定能好,腫瘤這個就是早治、晚治其實差別很大,如果家長能配合著就是能夠早期發現什麼的,我們這是沒有問題的。
主持人續續:
早期發現跟晚期發現的話,它的一個治癒的效果有多大的一個差別,有沒有一個數字的量化的?
韓煒:
我這麼說的,你看四期的腫瘤。
主持人續續:
四期就是最惡性的,晚期的。
韓煒:
就是比較晚的,比如說四期的神經母細胞瘤,那麼咱們國家的水平可能真正是特別晚期的可能也就低於10%、20%。
主持人續續:
五年生存率嗎?
韓煒:
五年生存率。兒童的五年生存率,一般來說如果你能活到五年,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事情的話,基本上也就活了就治癒了。兒童不像成人,成人有時候成人癌症,咱們多活幾個月,咱們賺了幾個月。兒童腫瘤,他要一生等著他,你說這個小孩如果多活了幾個月沒有什麼意義的,咱們要讓他活,就是沒有瘤子永遠生存下去,這是我們的追求,但不像成人那樣,多活一個就算賺著一個月,不是那樣的理念,我們希望他一直活下去。
主持人續續:
所以這也是兒童腫瘤跟成人腫瘤不同之處,如果他四期發現的話,也就是10%到20%的一個生存率。
韓煒:
十個裡頭八九個都沒有了。
主持人續續:
如果早期就是一期發現呢?
韓煒:
如果要是一期的腫瘤,發現比較早,我們醫院的水平,我覺得一期的神母,我覺得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都活了,正好相反。要是晚期可能八九個都死了,你要早發現,可能八九個都活了。癌症這種病,十個裡邊要是能活八九個,現在的醫療水平就相當高了。
主持人續續:
對的,是的。
韓煒:
而且甚至可能就僅僅依靠手術。用手術就把腫瘤局部切除了,可能就OK了,就這樣,都不需要化療。
主持人續續:
所以就是一期發現的話,我們通過這種觸摸的方式,就剛才張院士這種方式,我們家長就能夠觸摸的到嗎?
韓煒:
比較瘦的孩子能摸到了。但他躺平的時候,睡著的時候,比較鬆弛的時候,你要仔細體會是有這個體會的,經常摸一摸就會有體會的,大夫的經驗也是摸出來的,是不是?他也是一點一點積累,不是上來就會。家長沒有,你就可以感受一下去摸一摸,也沒有什麼害處。
主持人續續:
所以我覺得這套課程其實應該在懷孕的期間,就應該教給大家有這個意識,怎麼樣去在洗澡的時候能給孩子做一個基本的這樣的一個撫摸?
韓煒:
在孕期的時候,如果就咱們做這個理念的話,就因為你看原來老百姓都不知道,現在有新生兒撫觸,小孩出了之後,全身洗澡的時候就像撫觸一樣,促進神經發育,這個好多人原來也不知道這個,它有多大作用,可能也需要加以時日來了解,但是在撫觸的過程當中,如果有這個意識,或者只會說你不會摸,去做B超篩查一下就算是體檢,你知道做唐篩,你知道做聽力的檢查,你做一個B超其實也很容易,同時你再摸一摸,我相信還有百分之好幾十的病人能夠提前發現,那麼就是90%的死亡率,10%的死亡率的區別,就這麼大。
主持人續續:
所以韓老師您要經常來我們媒體平台去做這種公眾教育,然後我們也應該推動相關部門然後去制定這樣的一個規範。
韓煒:
對,就是這個意思。
主持人續續:
可以其實降低對兒童腫瘤早期篩查,其實意義非常的大。
韓煒:
非常大。
主持人續續: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的採訪進行到最後了,最後也希望您給我們的網友朋友們在兒童腫瘤預防和治療方面再給大家一些意見和建議,好嗎?
韓煒:
今天介紹一下兒童腫瘤的一些簡單的知識,和我們張院士媽媽學醫的理念,歸結一句話,希望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早期發現可怕的兒童腫瘤,這樣的話一定會大幅提高咱們兒童腫瘤的治癒率。得了腫瘤不可怕,咱們積極配合醫生治,同時自己了解一些醫療相關的醫療知識,一定會非常有好處的。謝謝大家。
主持人續續:
好,再次感謝韓煒老師做客我們本期名醫堂節目,我們這期節目就到此結束了,下期再見!
更多內容請查看原文
歡迎關注微信號:騰訊健康
喜歡就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冬季進補藥膳吃起來!8種體質對號入座
※暖冬也要警惕中風,專家提醒牢記三原則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