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構建高水平大學生創新創業新生態

構建高水平大學生創新創業新生態

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一流大學擔負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使命責任,就要把培養和激發青年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作為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的重大任務之一。具體而言,就是要聚焦創造性人才應具備的核心素質,即科技興國、創新報國的理想志向,基礎寬厚、交叉融合的知識背景,勇於創新、嚴謹求實的學術風氣,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堅持「價值塑造、知識養成、創新實踐」三位一體,構建高水平創新創業培養體系,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鼓舞和帶動青年學生在成才發展中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

優化環境氛圍,用創新文化「塑」。一流大學作為典型的學術共同體,既需要也必須把創新文化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積極營造鼓勵大膽創新、勇於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用創新文化激發創新精神、推動創新實踐、激勵創新事業,讓創新在大學校園蔚然成風。應以素質教育為有效載體和陣地,通過持續舉辦高水平報告論壇,舉辦科技創新創業宣傳系列活動,持續開展國防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和傑出科技團隊榜樣教育等途徑營造濃厚的校園創新文化氛圍,培養學生探究真理的科學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崇尚尊重、包容、奉獻的人文情懷以及對真善美的追求。鼓勵教師結合科研項目、工程實踐和學生科技競賽,開設多種類型的創新創業指導課、實驗選修課,打造創新創業教育「金課」反哺學生。建立本科生導師制,配備高水平學業導師和學術導師,強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前置教育、深入指導和精準幫助。

完善培養機制,用創新模式「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循規律、發揮優勢、注重長效,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融入素質教育各環節、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滲透、融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立德樹人「大平台」的高水平創新創業培養體系。要加強頂層設計,探索建立「『黨委領導、教師引領、標杆帶動』的工作機制和部門學院協同、師生校友協同、校企協同、校地協同」的創新創業工作大格局。要發揮學校一些領域的雄厚科研實力和獨特學科優勢,突出「大科研」的引領帶動和支撐作用,將「大科研」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形成資源優勢和鮮明特色。探索建立健全「四年不間斷」的創新創業培養模式,形成本科一、二年級以跨專業綜合創新基地為依託,以多學科教師團隊為指導;高年級學生以專業實驗室為依託,以科研項目轉化為驅動的創新創業實踐模式。

強化支撐保障,用創新平台「促」。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創新創業中的最核心要素。一流大學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關鍵就是調動和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文化感召、機制創新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強化配套的一系列支持服務和保障,高效配置資源,激發內在活力,支撐創新創業。要打造一流的高水平硬體配套服務設施,將各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全部面向本科生開放,積極建設學科專業實驗室、大量開設開放實驗課,建設校內創新創業基地等實踐平台,整合社會資源,在大學科技園建設創新創業平台,在空間、經費等方面優先安排。要強化學校配套政策的柔性保障,探索實施「創新創業積分」制度,在「學分轉換」「免試保研」「評獎評優」等方面體現創新創業貢獻,堅持長效的政策扶持。要將著力建設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有機融入並形成良性互動,通過校校、校企、校地協同,實現校內外「雙創」資源深度融匯,推動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拓展創新創業實踐的空間、平台和資源。

一流大學以一流學科為前提,而一流的學科平台必然是該領域人才培養體系與科技創新體系強耦合併互相提升的系統。因此,一流大學要致力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將教師學術研究能力轉化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育,既要體現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一流原創成果產出上,又要體現在對學生整體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塑造和提升上。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六個方面下功夫,形成對學生的思想素質、視野眼界、開拓品格和實幹精神的普遍性、常態化培養和鍛煉,以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過程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系統提升學生普遍的成長潛力和就業競爭力,實現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不斷提升一流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成效。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17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忻州師院:頂崗支教成「思政大課堂」
送教六盤山下 情滿渭水之源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