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失敗者身上最常見的三種毛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原標題:曾國藩:失敗者身上最常見的三種毛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曾國藩是清朝中興名臣,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完人,他曾在《冰鑒》中言:」純粗無周密,半途必棄。」
曾國藩認為,粗莽而做事不周密的人,則必然半途而廢,由此總結了失敗者身上的三種毛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01
粗心
俗話說:性格決定成敗。
一個人只有具備了周密細緻的性格,才能走得穩、走得遠,相反,若是事事粗心大意,處處忽略細節,那麼前方的道路必然坎坷無比。
秦末,韓信攻破齊國,劉邦與項羽各自對其示好,最終韓信被劉邦所授予的齊王之位蒙蔽,忽略了劉邦本性,援助劉邦,隨後項羽覆滅,韓信因為疏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而韓信的謀士蒯徹察人心,知細節,早早脫離韓信,留得一命。
曾國藩在《冰鑒》中提到:小心者,從其做不了處看之,疏節闊目,若不經意,所謂脫略也。
曾國潘
對於小心謹慎的人,要從做事之前就有意考察他,如果表面是小心謹慎之人,在做事的過程中卻處處表現得粗枝大葉,彷彿是由於疏忽造成的損失。
這些表面細緻,實質上粗心欠周密的人,是不能重用的。
02
懶散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懶性,也就是所謂的懶散,而能夠克服懶散的人少之又少,因此曾國藩曾大嘆: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據《清史》記載,曾國藩年輕時,極為懶散,但是他立志自拔於流俗,不為聖賢便為禽獸,於是為了克服懶散,便採取了兩個措施,第一是寫日記,第二是早起。
至於為何通過寫日記和早起來克服懶散,曾國藩在日記中提到過:
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要義。
勤所以儆惰也,謙所以儆傲也。勤能且謙,則大字在其中矣。千古之聖賢豪傑,既奸雄欲有立於世者,不外一勤字;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謙字。
勤勞之心不甚堅定,故遇有事變,仍不能不怠慌散漫也。
克服懶散,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需要長時間與惡習痛下血戰,屢破屢戒,屢戒屢破,方能實現最終的目的。
我們固然不能複製曾國藩的成功,但至少可以讓自己在平凡中活出精彩。
03
草率
美國成功學家馬爾登曾講過一個故事:
一家皮貨商訂購一批羊皮,在合同中寫道:「每張大於4平方尺、有疤痕的不要。」
其中的頓號本應是句號。結果,供貨商鑽了空子, 發來的羊皮都是小於4平方尺的,使訂貨者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因為草率,導致了訂貨者損失慘重。
同樣的事情在中國也很常見,如每年的高考志願填報,根據相關人員調查,每年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高三學生以為自己高考失利,在填報志時相當隨意,本可以考上一本院校,卻因為填報志願的草率,最終不得不進入了普通大學。
曾國藩認為處事當求穩慎,不可操之過急,他於同治二年十一月起至同治三年四月,多次告誡曾國荃道:
「望弟不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穩適。」
「專在『穩慎』二字上用心。」
「務望老弟不求奇功,但求穩著。至囑!至囑!」
此時,太平天國滅亡在即,無數人盯著眼前巨大的功勞,而曾國藩在臨行前的這些叮嚀,無疑是對急功貪利的曾國荃的一個警告,讓曾國荃穩住心態,應對官場風雲。
其實人這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事情,只有靜下心來冷靜思考、慎重處理才是根本之道。
切記不可草率,否則心急似火,性烈如馬,只會使事態的發展更加混亂,越難控制大局。
TAG: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