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日本航空技術的巔峰——「橘花」特殊攻擊機

二戰日本航空技術的巔峰——「橘花」特殊攻擊機

這是舊日本空軍唯一一款沒有軍隊編號的飛機,既不是第一個飛上天的噴氣式飛機,也不是第一個飛上天的雙發噴氣式飛機,甚至都還沒走出原型機階段,一生中只接受過兩次試飛。然而它的誕生卻是二戰日本航空技術達到巔峰的標誌,這就是中島飛行機株式會社與第一海軍航空技術廠(空技廠)聯手為舊日本海軍設計的「皇國二號兵器」——橘花特殊攻擊機。

日本對於建造有效的噴氣式引擎的努力在太平洋戰爭之前就開始了,早在1940年,位於空技廠的海軍大佐種子島時休在三井精機工業株式會社的幫助下,以容克斯發動機的理論設計作為基礎,造出了一個能夠在燃氣渦輪發動機中工作的自由活塞壓氣機,但它作為首次的作為飛機推進的嘗試並不成功。

其他的嘗試在空技廠飛機發動機部的海軍技術少佐永野治和電器部部長宮田政德的領導下一一進行,零式等戰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1945年1月以後,隨著日本在遠東戰場的節節敗退,日本海軍已經不打算按轟炸機用途設計了,而是按自殺特攻飛機用途設計。因此,在1945年誕生了二戰日本所研發的最後一款自殺式戰機——橘花特殊攻擊機。

不為人所知的是這兩個名字實際上寓意深刻,有著很深的象徵性並非隨意取的。在日本京都的京都御所有一座紫宸殿(這裡是當年裕仁天皇舉行加冕典禮的地方),在通往大殿的石梯左側佇立著一排璀璨的櫻花樹,在石梯的右側便是一排野橘花樹。這些神聖的樹木被視作為天皇的守護神並且給予官職,因此日本軍方以「櫻花」和「橘花」命名飛機就是希望這兩種飛機與它們的駕駛員一起,能像那些在紫宸殿前的神樹一樣成為日本帝國的守護神。

「橘花」研發工作在1944年開始,當時戰局緊迫,日本軍方下令當時國內最大的中島飛行機隊橘花做緊急開發,因此發展速度很快。

1944年,日本駐德國大使館武官不斷將Me-262噴氣式飛機計劃的進展情況報回日本。日本海軍部認為如果日本有類似的噴氣式飛機,對於抵禦B-29的轟炸和美軍即將進行的本土登陸戰會起到重要作用。1944年9月,日本海軍向中島飛機公司提出研製一種類似Me-262的雙發動機單座快速轟炸機和攻擊機。

當時日本只有德國Me-262的照片以及一些機體部分實測圖紙,並無Me-262的全面技術資料。日本當時擁有的噴射發動機功率不如德國ME262用的Jumo004B噴射發動機大,而德國並不願意提供Jumo004B噴射發動機,這就使中島公司必需重新設計飛機。

在1945年1月以後,海軍已經不打算按轟炸機用途設計了,而是按自殺特攻飛機用途設計。按自殺飛機進行設計生產,飛機里大量的設備就免了,飛機的重量就更輕,生產就更簡單。海軍還要求橘花機翼可以摺疊,以便藏在隧道和山洞裡,起飛則用火箭助推,不需要什麼長跑道,總的來說,橘花根本就是按人控反艦導彈進行設計。

雖然日本不斷的被盟軍嚴重的轟炸,中島在1945年6月25日就讓原型機出廠,並隨即在8月7日由木更津航空隊進行第一次的試飛。尷尬的是首次試飛,就因為起飛時機身損壞被迫中斷。調查後發現原因是起飛輔助火箭裝配錯誤,此時計劃被迫中止。第二次試飛成功後,橘花開始研發衍生機型,但最終都成為了紙面作業。

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正午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橘花」,也就此凋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張宗昌因何得名「狗肉將軍」?其兒子表示張大帥從來不吃狗肉
日本要造出92式步兵炮?其設計理念跟如今的日系車一樣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