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替罪羊,餓死在印度的兩廣總督,孰對孰錯?
晚清時期,清政府已經病入膏肓,但是他們為了維護統治,為了保有皇位甚至不惜出賣利益。他們割地,賠款,對洋人卑躬屈膝,讓人咬牙切齒。不但如此,他們為了保有皇室的顏面,甚至將自己的過錯推脫給別人,這就導致了一個本來名聲挺好的臣子背了鍋,成為一個臭名遠揚的臣子。
葉名琛,字昆臣,出生於1807年。他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祖上好幾代都是做官的,所以對他從小的教育也都是萬般皆下品,唯有當官高。他本人也是非常聰明的,18歲不但就考取了貢生,之後一路高歌,在三十齣頭就考中進士,不到四十歲就被提拔為廣東巡撫,咸豐二年的時候,竟然就當上了兩廣總督,那個時候,他才是四十五歲。
葉名琛在兩廣總督的位置上,穩坐了八九年,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為什麼了不起呢?我給大家講一講葉名琛的前任們。林則徐被充軍新疆,琦善被判為「死緩」,耆英被賜自盡,徐廣縉被抄家,這些人在兩廣總督的位置上坐了多久?最多的不過三年而已,現在知道葉名琛的厲害之處了吧。
鬧太平天國的時候,葉名琛還是廣東巡撫,他戒嚴廣東,任何人有反叛的圖謀,馬上就斬首,沒有任何留情面的機會,這種高壓政策一直延續到每一村,廣東人人自危。廣西那邊鬧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廣東竟然相安無事,太平軍一直不能在廣東起事。
在兩廣總督任上,廣州已經在醞釀革命起義了,葉名琛繼續對兩廣地區戒嚴,一旦發現革命黨,叛亂頭目等人,馬上就斬首,絕對不會妥協,他的鐵血手腕令人生畏。而且他個人很尊崇皇帝,對於皇帝的命令堅決執行,而對於洋人的事情,他從來不向皇帝稟報,永遠只稟報剿匪戰報。
當時的列強要求擴大廣州的通商口岸,但是皇帝不許,葉名琛只好在兩邊斡旋。他一方面貫徹皇帝的方針,一方面又對列強拖延。對於洋人的挑釁,他置之不理,因為他覺得這樣可以讓敵人摸不清虛實,不敢胡來。
但是列強不是土匪,他也不是司馬懿。列強終於進攻廣州了,葉名琛不抵抗,以至於部眾全部潰散。他身著官服,端坐在衙門裡,等著列強來。列強準備將他帶走,他竟然同意,他覺得他可以見到英國的女王,可以當面斥責她,說不定會找回場子 ,結果就是他想多了。
他被關於在印度,他帶來的大米和其他糧食很快就吃完了,他也沒見到英國女王,於是便絕食抗議。最後,葉名琛餓死了。
這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一個小片段,《清史稿》為了給清王朝開脫,稱葉名琛狂妄自大,簡直就是一個腐官。這完全就是甩鍋!這是清政府為了保全自己顏面,維護自己統治的一個手段。
從理性的角度看,葉名琛是充滿了無奈,他一方面要聽從皇帝的命令,一方面又要爭取列強,緩和時間讓變法實施,讓國家富強。他不是不想打,而是不敢打。他敢在列強進攻廣州的時候坐在衙門不走,就說明了他的膽識。很多罵葉名琛的人如果在葉名琛那個位置上,估計一年不到就要被砍頭,在那個大環境里,他很不容易了。
※故宮的大殿外為何一棵樹都不栽?這其中有什麼說道?
※明清戰場利器紅衣大炮,真的能達到史書記載中,十里的射程嗎?
TAG:小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