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這樣獎勵孩子!不僅損害孩子內驅力,還讓親子關係變功利
教育永遠不存在快捷的成功模式,短期「成功」的背後可能潛藏長遠的負面影響。
前幾天,有媽媽給我留言:
「為了調動6歲兒子做事的積極性,我用了積分獎勵法,他只要完成一項任務,比如整理好自己的玩具、認真寫作業,就能得到一個sticker,sticker累積到一定量,可以兌換獎勵,外出吃大餐、周末去兒童樂園、多看一小時動畫片等等。
剛開始效果不錯,娃熱情高漲,我也省了不少講道理的時間。很多事情,一聽有加分,他不問理由就自覺去做了。
但最近覺得有點不太對勁。有天,我要兒子停下手頭的事,幫忙照顧一下妹妹,他頭也不抬地問:有什麼獎勵呢?我開始擔心,積分獎勵會不會讓孩子變得愛講條件,討價還價,以後什麼事都要有獎勵才做……」
我看完後笑了,我也對千尋用過積分獎勵,有過同樣的體會。
千尋從小就是那種凡事都要追問為什麼的孩子,同樣一件事情,我得花數倍於別家孩子的時間給她講道理,講完道理還不見得聽,常常拗不過彎。
四歲左右,很多日常習慣要建立,講不通道理時,我開始用積分獎勵。乖乖刷牙,得一個sticker;自己整理玩具,得一個sticker……集到足夠sticker就可以換玩具。
效果立竿見影,那段時間,千尋變得異常「聽話」,抬杠扯皮少了,為集滿sticker熱情高漲。
但不到一個月,問題就出來了。
一個周末,她衝進書房,說要幫忙打掃房間,所謂打掃房間,就是隨手拿起桌上幾張廢紙丟垃圾桶里,然後急慌慌地問我:「媽媽,我可以貼sticker了嗎?」
再後來,就出現了和留言媽媽相似的狀況,開始討價還價講條件,獎勵誘惑不夠,還不樂意做了。
千尋的這些表現,讓我開始對積分獎勵法產生懷疑。
表面看起來,孩子是變乖了,日常行為規範容易了,但 「Do this and you"ll get that」久了,他們把做事動力都寄托在獎勵上了!
如果有一天,我們提供不了孩子想要的獎勵價碼,該怎麼辦?
01
正好那段時間我在進修杜克大學Dan Ariely教授的行為經濟學。Dan Ariely教授是行為經濟學的領導者之一,他的課程中講到了獎勵與表現的關係,認為家長在使用獎勵時,常常忽視了兩個潛在的問題。
Dan Ariely教授寄來的課程結業證書
第一個問題 是獎勵對內驅力的損害
實驗證明,剛開始獎勵能促使孩子更好的表現,可一旦依賴上獎勵,孩子反而會因為失去內驅力而表現平平。
心理學上有個經典的故事。一位老人退休後在湖區買了所房子,想圖個清凈。可是不久,有一群小孩開始在附近踢球,追逐打鬧,吵到了老人。老人就對孩子們說,喜歡看他們踢球,獎勵一美元,讓他們明天再來。
第二天,老人說錢不夠了,只給了0.5美元,孩子們雖然不大高興,還是接受了。
第三天,老人說沒有錢獎勵了,孩子們一鬨而散,再也不來踢球了。
故事裡,聰明的老人正是利用了獎勵的副作用。當獎勵與踢球綁架在一起,孩子的行為變得模式化,他們原有的內驅力完全被消除了。
更糟糕的是,長期依賴外在獎勵,忽視內在動力,容易形成 短視的思維習慣:
做事不是基於自己的興趣、認知和判斷,而是看有沒有及時可見的利益。
這樣的思維習慣,會讓一個孩子格局變得狹隘,導致他未來的路走不遠。
第二個問題是獎勵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當家長為了追求孩子好的表現,頻繁使用積分獎勵,親子關係會變得功利。
「試想,如果你在家和孩子從小建立起一種表現好就給回報,表現不好就沒回報的功利關係,還能指望他們長大後跟你多親密?」 Ariely教授說,「我並不是說積分獎勵就會導致孩子以後對你不問不管,但如果你這麼做,會幫助他們朝這個方向踏進一步。」
我的朋友曾吐槽,有天吃過晚飯,她請五歲女兒幫忙清理下廚房,沒想到,女兒回答:「不了,我現在想玩遊戲,還不想賺sticker!」積分獎勵看似提供了一個短期滿意的解決方案,但代價是孩子把自己在家裡的存在當成了工作。
我想,我寧願費時費力講道理,等固執的娃慢慢開竅,也不願在有事請求幫忙時,聽見她淡定地來一句:「有什麼報酬?」
02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媽媽問了:「獎勵損害孩子內驅力又不利於親子關係,是不是一定不能用呢?」
我的建議是:可以用,但要把握兩個原則,有效、有度地用。
孩子喜歡做的事,支持勝過獎勵
千尋喜歡畫畫,畫畫對她來說是主動行為,如果我因為她表現好給獎勵,反而會削弱她對畫畫的內在動力。
為什麼呢?
因為,當我對她說:「寶貝,你今天畫得真棒,走,媽媽帶你去吃冰淇淋!」是把畫畫的努力與冰淇淋綁定在一起,反而弱化了畫畫本身帶給孩子的愉悅感。
實在想表達對孩子的肯定,可以用誠意滿滿地支持代替獎勵。
2014年,科學家曾讓兩組小孩做一項他們有興趣的任務,其中一組給孩子提供更多關於任務的支持,比如背景信息。另一組則提供了五美元獎勵。
結果發現,獲得支持的孩子,完成任務的積極性遠大於給五美元獎勵的一組。因為支持有效激發了孩子的內驅力,讓他們有更多熱情去做任務。
誠意地支持包含:口頭讚許和行動上的擁護。
口頭上,我會肯定千尋在畫畫上的每一個細微進步,填色比以前認真了,設計有了更強的層次感……行動上,我會跟她講很多與畫畫有關的信息,帶她參觀畫展,了解不同畫作的歷史背景,周末一有時間就陪她逛藝術集市,玩陶藝、做手工。
誠意地支持比請孩子吃大餐、買玩具更費時費力,但請相信我,最後的收穫會讓你覺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孩子不喜歡做的事,獎勵之後要及時撤離
孩子有很多必須做卻不喜歡做的事,刷牙、洗頭、吃蔬菜等等,父母理性分析認為「這是為你好」,孩子卻感性思考覺得「我不喜歡做」。這時候,為了減少衝突,引導孩子邁出關鍵的第一步,使用獎勵是ok的。只是,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記得提醒自己:
使用獎勵,最終是為了不使用,及時撤離很重要。
千尋四歲左右,有段時間晚上就是不肯按時睡覺,我在幫她規範作息時,不得已用到積分獎勵。每天晚上,完成所有睡前小任務,可以貼一顆星星,連續一周貼滿星星,就去科技館看飛船。
貼星星後,千尋刷牙洗臉換睡衣麻溜很多,但我知道,她的積極是因為獎勵,不是對事情本身的認可。
於是,每天她完成睡前小任務,我都會反覆強調為什麼要按時睡覺: 「寶貝,每天這個時候,我們都得乖乖睡覺,因為身體需要充電,充飽了電,第二天才有精力繼續玩。不只是你,爸爸媽媽、其它小朋友也都要按時睡覺。」
只有獲得孩子內心的認同,獎勵才能順利撤離。
大約一個月後,我觀察到千尋漸漸養成按時睡覺的習慣,就及時從牆上取下了積分獎勵表。
——————————————————
獎勵作為一種激勵機制,本來是無害的,問題出在錯誤的使用方式。把獎勵當成讓孩子自覺做事的便捷工具,依賴於獎勵帶來的即時效果,背後的代價,就是孩子內驅力的喪失和親子關係的功利化。
當我們決定使用獎勵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帶著「凡事皆有度」的覺察,把握住兩個原則:
孩子喜歡的事,不要讓獎勵破壞他的內在動力;
孩子不喜歡的事,獎勵之後要及時撤離。使用,最終是為了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