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著名編劇導演金乃凡 跑龍套比男主還忙 當演員演到人民大會堂

著名編劇導演金乃凡 跑龍套比男主還忙 當演員演到人民大會堂

封面新聞記者荀超 攝像 關天舜

去年這個時候,金乃凡的妻子胡蘭寫了一篇美文《芳華在時光中凋謝在記憶中盛開》,文章開頭第一句:「『戰旗』這個名字與金乃凡來講,意味著少年、青年、壯年、老年。」15歲考進戰旗文工團學員隊,從青春年少到年過古稀,將近一個甲子的時間裡,金乃凡的名字都與「戰旗」緊密相連。

青年金乃凡

1961年8月25日,金乃凡背著行李捲來到戰旗文工團報道,在這裡,他正式成為舞蹈學員,開啟了兩年的舞蹈學習生涯。「考的時候哪知道是要學跳舞啊!當時就知道有句話『跳舞跳舞,一輩子受苦』,」可既然已經來了,就得好好學。「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練功,基本功、毯子功,拿大頂五分鐘。」

金乃凡當時的專業課,如基本功、毯子功、古典課、芭蕾課等,都由舞蹈隊老演員教授。沒有「童子功」半路學舞蹈,金乃凡骨架太硬又沒天分,學了很久都不見成效,「我的舞蹈成績很差,有點厭學。」

回想1960年和1961年兩年,學員隊共招收了上百名學員,絕大部分被淘汰。每到學員隊裁員的時候,金乃凡等一批成績不好的學員就「風聲鶴唳」,「如果被點到名,就知道要離開了。都是17、8歲的男孩子,面子上也過不去,但也沒辦法。」正當金乃凡面臨被舞蹈隊淘汰的危機時,他卻峰迴路轉、起死回生,「1963年底,話劇團正在排練一個大戲《霓虹燈下的哨兵》,需要跑龍套的,就從學員隊里要淘汰的人中選了幾個個子高的。」

金乃凡的第一部作品數來寶《學王傑》

就這樣,18歲的金乃凡開啟了自己的話劇生涯。關於話劇里跑龍套的故事,金乃凡的妻子胡蘭在自己的文章中有過這樣的描述:「一場話劇演出下來,要換好幾套服裝,他們(金乃凡和著名配音演員吳俊全)比主角還忙。從匪兵甲到小戰士再到群眾。最精彩的是,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里有兩個修女的角色,沒有一句台詞,遇見趙大大驚嚇得在胸前劃十字狼狽而逃。由於缺人,就讓他倆演修女。反正穿上修女的長袍遮面,辨別不出來。」

金乃凡回憶起跑龍套的日子,也笑得合不攏嘴,「我們的衣服多,各種角色的服裝都要自己帶著,每次去演出,都要帶好幾個大包,比男主角還忙。」那時,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經常到各個駐地巡演,一去就要兩三個月。「等演完了就該被淘汰了吧,可到了1964年,又來了一個大戲,《邊哨風雲》。」1965年底,《邊哨風雲》奉調晉京會報演出。讓金乃凡難忘的,是在人民大會堂3樓小禮堂為周總理演出。

這本雜誌上登載著金乃凡的第一部作品

「後來我又演了《紅燈記》《沙家浜》等樣板戲,一直跑龍套。」金乃凡當了8年演員,雖然沒有什麼好角色,但他熟悉舞台,懂得了「眼裡無人但心裡有人」的重要性,也更明白觀眾的需求。這為他之後的創作道路、創作風格,打下了基礎。

【下期預告】

話劇團的生活,讓金乃凡認清了學習的重要性,他把「開卷有益」「手不釋卷」當成自己的座右銘,不斷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努力地豐富、沉澱自己的學識和素養,並創作了人生中第一個劇本《學王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一本好書》版「權力的遊戲」上線 徐帆與「呂秀才」上演母子
省地震局:震中周邊近5年來發生142次三級以上地震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