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有精彩的《楓橋夜泊》,另外一首寫秋天的唐詩也很精彩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唐詩當中的絕世名篇《楓橋夜泊》。這首詩的作者張繼是一個落第的舉子,帶著滿腹的凄涼和失落走在回鄉的路上夜不能寐,感覺到到了「月落烏啼」,聽到了「夜半鐘聲」,輾轉反側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詩句。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盛世迎來了最大的挑戰。詩人張繼在一個秋風秋雨的夜晚趕路,投宿白馬寺。聽到外面的秋風秋雨聲,想起今天唐王朝所經歷的動亂,再加上自己行走在路上的羈旅之苦,詩人的才情不能自已,一首唐詩噴薄而出: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宿白馬寺》,寫的就是詩人張繼夜宿白馬寺的所思所想,所感受到的一切。在這首古詩當中,詩人回顧了白馬寺的歷史,在看到今日白馬寺的遭遇。在聽到外面的風雨交加,內心十分悲苦。
「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唐詩當中非常著名的寫「愁」的詩句,在後來很多人的評論當中,這首《宿白馬寺》同樣是寫「愁」的經典名篇。雖然名氣比不上《楓橋夜泊》,但是兩首詩畢竟出自一個詩人的筆下,詩歌意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開篇兩句古詩,詩人直接寫白馬寺的歷史。張繼夜宿白馬寺之前半個多世紀的時候,發生了「白馬馱經」的歷史,不過歷經歷史風雨,如今已經是「事已空」。雖然在當年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歷史,但是至今只剩下「斷碑殘剎」。
這兩句唐詩非常容易理解,卻也給這首古詩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畢竟此時詩人遭遇戰火避亂,來到這裡還要避風避雨,內心凄涼可見一斑。此地白馬寺雖然歷史輝煌,如今卻只剩「斷碑殘剎」,豈不是更讓詩人感慨萬千?
接下來的詩句,詩人直接寫出了自身的愁緒。「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白馬寺中的「蕭蕭茅屋」之上秋風肆虐,秋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更是激起了我這羈旅思鄉之苦,激起了我這揮之不去的離愁別緒。
這首古詩最大的特點就是運用了環境的渲染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詩歌意境堪比《楓橋夜泊》。白馬寺的破敗,破舊的茅屋,寒意沁人的秋風秋雨,無一不在激發詩人內心的悲情。相比而言,「江楓漁火對愁眠」只是那種淡淡的哀怨,而這首古詩的「一夜雨聲羈思濃」多有了幾分凄冷。
唐代詩人張繼大約只有50多首古詩流傳後世,卻有《宿白馬寺》和《楓橋夜泊》兩首是絕世名篇,詩人的才華可見一斑。
田雷先生講唐詩作者:國學院網59元8人已購免費試讀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