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之學:修身養性成君子之德,技、藝、道外再無捷徑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
無論是風裡,還是在雨里,我都在這裡守候著你
古琴
遠去的村莊
劉星
00:00/05:50
古琴之所以倍受古代文人士大夫喜好,除了其琴道、琴德、琴境為其所重外,更在於習琴操縵有助於修身養性,成君子之德,也就是說,古琴是被當作一種修身的過程看待的,劉向《說苑·修文》言:「樂之可密者,琴最宜焉,君子以其可修德,故近之。」古琴之所以有助於修身,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分析。
1、豐富的文化內涵
古琴不僅在琴制上凝聚了中國古人哲理性的思想,而且古琴的琴歌、琴曲創造也大多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每一首琴歌、每一段琴曲均有其動人心弦,教化心靈的故事由來。如果說人類歷史上有什麼音樂流傳最久,至今仍然能夠體會其上古生命力之意蘊的話,當非古琴莫屬。按各種不同琴譜記載流傳至今的各個歷史時期的琴曲大約三千餘首,其內容豐富,意象廣闊,凡象事、繪景、抒懷、寄情、寫境,觸物而心動者,皆可入縵成曲。按元代陳敏子《琴律發微·制曲通論》中的說法:「漢晉以來,固有為樂府辭韻於弦者,然意在聲為多,或寫其境,或見其情,或象其事,所取非一,而皆寄之聲。……且聲在天地間,霄漢之籟,生喦谷之響,雷霆之迅烈,濤浪之舂撞,萬竅之陰號,三春之和應,與夫物之飛潛動植,人之喜怒哀樂,凡所以發而為聲者,洪纖高下,變化無盡,琴皆有之。」進一步,就琴曲之創製講,桓譚《新論》曰:「琴有《伯夷》之操。夫遭遇異時,窮則獨善其身,故謂之『操』。《伯夷》操以鴻雁之音。……《堯暢》,達則兼善天下,無不通暢,故謂之『暢』。」朱長文《琴史》中也記載上古琴曲的由來,尤其說明了為何琴曲多以「操」、「暢」來命題:「古之琴曲和樂而作者,命之曰『暢』,達則兼濟天下之謂也;憂愁而作者命之曰『操』,窮則獨善其身之謂也。」可見琴曲是君子在不同境遇下的心情寫照。從流傳琴曲中「操」多於「暢」這點看,大多數琴曲均為古人身處逆境之作,故更易引發人們感慨,也更具有勵志教化的作用。從先古帝王的《舜操》、《禹操》、《文王操》、《微子操》、《箕子操》、《伯夷操》,到大詩人韓愈填辭的《拘幽操》、《越裳操》、《別鶴操》、《殘形操》、《龜山操》、《將歸操》、《履霜操》、《岐山操》、《猗蘭操》、《雉朝飛操》,到歷代流傳的《水仙操》、《陬操》、《獲麟操》、《古風操》、《龍朔操》、《龍翔操》、《仙翁操》、《遁世操》、《醉翁操》、《升仙操》、《列女操》等等,每一首琴曲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正如唐代薛易簡《琴訣》所言:「故古之君子,皆因事而制,或怡情以自適,或諷諫以寫心,或幽憤以傳志,故能專精注神,感動神鬼。」
除琴曲外,琴歌也大多具有教化道德作用,據《史記》載,孔子為了備王道,成六藝之教,曾將「詩三百」都創為琴歌:「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中國傳統文藝與美學思想歷來倡導「文以載道」、「寓教於樂」,古琴琴曲、琴歌的豐富內容及其所承載深厚的文化內涵,使其成為古人陶冶性情,自我升華的最好的投向,也是其以情感人,教化他人最好的老師。嵇康在《贈秀才入軍詩其五》中吟頌道:「琴詩自樂,遠遊可珍。含道獨往,棄智遺身。寂乎無累,何求於人?長寄靈岳,怡志養神。」唐代方乾的《聽段處士彈琴》也贊道:「幾年調弄七條絲,元化分功十指知。泉迸幽音離石底,松含細韻在霜枝。窗中顧兔初圓夜,竹上寒蟬盡散時。唯有此時心更靜,聲聲可作後人師。」正由於古琴琴曲、琴歌有如此豐富的內容和豐厚的內涵,故君子習琴之目的絕不單單是掌握琴曲的指法,熟記琴曲的曲譜,能夠嫻熟地操縵,更重要的是對琴曲內容的理解,對其中所包含的先賢精神的體認,進一步由每首琴曲所營造出的高深意境,達到自我品味的提升與德行的錘鍊。
2、含蓄的藝術特點
桓譚《新論》中說:「八音之中,惟絲最密,而琴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聲不震嘩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說出了古琴音質音色的特點,這種含蓄的藝術特點,與中國古人所崇尚的中庸和諧精神相符,故也是古琴藝術受到士大夫鍾愛的原因之一。
(1)琴聲含蓄而具音樂感召力
古琴琴聲不大,具有非張揚性、內斂性的特點,因而適合於自賞,不適合表演,從而自古以來古琴的演奏往往被看作是知音之間心與心的交流,伯牙、鍾子期的故事也成為千古美談。唐人王昌齡的《詠琴詩》讚頌了古琴聲色的魅力:「孤桐秘虛鳴,樸素傳幽真。彷彿弦指外,遂見初古人。意遠風雪苦,時來江山春。高宴未終曲,誰能辨經綸。」
古琴琴聲的含蓄得益於其音質特點,所謂音質,指的是樂器所發出的音響的物理效果,根據樂器的構造與演奏方式不同,音質也不相同。在民樂弦樂器中,諸如琵琶、揚琴、古箏等發音鏗鏘響亮卻延時較為短促,二胡等發音雖綿長婉轉卻不夠清亮。相比之下,只有古琴的音質可以說是剛柔相濟,清濁兼備,變化豐富,意趣盎然,雖含蓄卻充滿了表現力與感染力。古代文人士大夫鍾愛古琴也正是看重它的聲音古樸悠揚,音質綿長悠揚,意蘊餘味無窮,其極具感召力的特點。王充《論衡·感虛篇》中說:「傳書言:『瓠芭鼓瑟,淵魚出聽;師曠鼓琴,六馬仰秣。』或言:『師曠鼓《清角》,一奏之,有玄鶴二八,自南方來,集於廊門之危;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音中宮商之聲,聲吁於天。平公大悅,坐者皆喜。』」都是說明古琴強大的感染力,於自然可以令六馬仰秣,玄鶴延頸,於人事可以觀古人聖心,體先哲聖德,養今人之志。陳敏子《琴律發微》中也說:「夫琴,其法度旨趣尤邃密,聖人所嘉尚也。琴曲後世得與知者,肇於歌《南風》,千古之遠,稍誦其詩,即有虞氏之心,一天地化育之心可見矣,矧當時日涵泳其德音者乎?所以,正如朱長文《琴史》所言:「古之君子,不徹琴瑟者,非主於為己,而亦可以為人也。蓋雅琴之音,以導養神氣,調和情志,擄發幽憤,感動善心,而人之聽之者亦恢然也。」古琴古樸的聲音(當時所用為絲弦,其所發出的聲音不象今天的鋼絲弦這樣剛亮),綿長的韻味,既有象物擬聲的描繪(如流水),更有抒情寫意的表現(如用吟、猱、綽、注等指法寫意表情),更重要的是它貼近自然的聲音,可以同時將操縵與聆聽之人引入一種化境,即使並非知音也同樣容易為之感動:「而絲之器,莫賢於琴。是故聽其聲之和,則欣悅喜躍;聽其聲之悲,則蹙頞愁涕,此常人皆然,不待乎知音者也。若夫知音者,則可以默識群心,而預知來物,如師曠知楚師之敗,鍾期辨伯牙之志是也。」
(2)韻味變化含天地人籟
明人高濂《遵生八箋·燕閑鑒賞箋》中談到:「琴用五音,變法甚少,且罕聯用他調,故音雖雅正,不宜於俗。然彈琴為三聲,散聲、按聲、泛聲是也。泛聲應徽取音,不假按抑,得自然之聲,法天之音,音之清者也。散聲以律呂應於地,弦以律調次第,是法地之音,音之濁音也。按聲抑揚於人,人聲清濁兼有,故按聲為人之音,清濁兼備者也。」這段話表明了古琴琴音的藝術特點,一方面琴曲曲譜最基本的調只有宮、商、角、徵、羽五音,雅正不俗,但似乎缺少變化。另一方面,通過指法的變化,卻可以演化出與天地之音相通,與人聲相類的各種音色,生髮出變化多端的音韻。
古琴有散音7個、泛音91個、按音147個。散音沉著渾厚,明凈透徹;按音純正實在,富於變化;泛音的輕靈清越,玲瓏剔透。散、按、泛三種音色的變化不僅在琴曲表現中擔當著不同的情緒表達的作用,引發出不同的審美效果,而且從其創製其也同樣暗含著與天、地、人相同哲理,《太古遺音·琴制尚象論》中說:「上為天統,下為地統,中為人統。抑揚之際,上取泛聲則輕清而屬天,下取按聲則重濁而為地,不加抑按則絲木之聲均和而屬人。」天、地、人三聲可以說是包蘊了宇宙自然的各種聲音,早在先秦莊子那裡就已經有這種區分:「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穾者,咬者,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天籟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琴之散、按、泛三音,正如天、地、人三籟,可以描繪自然界變化無窮的諸多音響,而且還可以引發人的形而上的冥想,從而身心俱化。這也是先哲以此為修身養性之方式的原因之一。嵇康《琴賦》總結了士大夫之所以如此愛琴的原因,這是從個角度說的:「余少好音聲,長而玩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倦。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於音聲也。是故復之而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
3、修習過程枯燥而磨鍊心志
首先,修琴需先修心、修德,沒有心之悟,道之得,難以達到更高的境界。也就是說,在古代先哲那裡,習琴操縵的主要目的是成君子之德,而不是學會一門藝術技巧。習琴只是手段和過程,修身養性才是目的。琴史上許多著名的典故,都說明了這個道理,姑且舉最為人們熟悉的孔子習琴的故事來看。《韓詩外傳》(《史記》中也有同樣記載)中說:「孔子學鼓琴於師襄子而不進,師襄子曰:『夫子可以進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夫子可以進矣。』曰:『丘已得其數矣,未得其意也。』有間,復曰:『夫子可以進矣。』曰:『入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有間,復曰:『夫子可以進矣。』曰:『入已得其人矣,未得其類也。』有間,曰:『邈然遠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樂也。黯然而黑,幾然而長,以王天下,以朝諸侯者,其惟文王乎。』師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師以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聲,知文王之為人。師襄子曰:『敢問何以知其文王之操也?』孔子曰:『然。夫仁者好韋,智者好彈,有殷懃之意者好麗。丘是以知文王之操也。』傳曰:聞其末而達其本者,聖也。」孔子習琴由得其數、到得其意,進而得其人、得其類的過程,就是古代賢哲修身悟道的過程。
其次,古琴易學而難精,非長年累月修鍊,難以達到高的境界,也難以達成修身養性的目的;修鍊過程較枯燥,不能急於求成,正是磨鍊心性的好方法。《列子·湯問第五》中記載的師文向師襄習琴的故事很能說明問題:「匏巴鼓琴而鳥舞魚躍,鄭師文聞之,棄家從師襄游。柱指鈞弦,三年不成章。師襄曰:『子可以歸矣。』師文舍其琴,嘆曰:『文非弦之不能鉤,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聲。內不得於心,外不應於器,故不敢發手而動弦。且小假之,以觀其所。』無幾何,復見師襄。師襄曰:『子之琴何如?』師文曰:『得之矣。請嘗試之。』於是當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呂,涼風忽至,草木成實。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夾鍾,溫風徐回,草木發榮。當夏而叩羽弦以召黃鐘,霜雪交下,川池暴冱。及冬而叩征弦以激蕤賓,陽光熾烈,堅冰立散。將終,命宮而總四弦,則景風翔,慶雲浮,甘露降,澧泉涌。師襄乃撫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彈也!雖師曠之清角,鄒衍之吹律,亡以加之。被將挾琴執管而從子之後耳。』」可見師文為了達到那種春夏秋冬皆能令草木生輝,萬象蓬勃,充滿生機,出神入化的境界,經歷了三年不成章的痛苦,更經歷了掌握了技術之後磨鍊心性的過程,因為其志所在乃內得於心,外應於器。
第三,習琴操縵過程中需凝神靜氣,疏瀹五臟。為了成就高尚的琴德,體味至上的琴境,從而把握深奧的琴道,達成完善的人格,也為了使習琴與操縵的過程更臻於審美的境界,在這個過程中還必須遵從藝術與審美的規律。其中首先應該注意的是保持一個「滌除玄覽」的審美心胸,也就是要掃除心中的凡塵瑣事,凝神靜氣,情志專一,如此才能進入琴境。這一點也很受歷代琴學家的重視。明代汪芝《西麓堂琴統》曰:「鼓琴時,無問有人無人,常如對長者,掣琴在前,身須端直,安定神氣,精心絕慮,情意專註,指不虛下,弦不錯鳴。」明代《太古遺音》中也有:「神欲思閑,意欲思定,完欲思恭,心欲思靜。」
強調習琴操縵時的虛靜心態,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與藝術創作與審美規律相一致,這一點從老莊開始一直是中國古代美學非常強調的,這裡不多贅言。其二,是因為古琴演奏技巧相對比較複雜,既要注意指法的準確,左右手的配合,又要注意演奏的力度、節奏,更重要的是要根據琴曲的主題結合自身的體會準備地表達情感。如果心存雜念,思慮重重,不能集中精神,往往連基本的指法也會出錯,更何談進入精妙的琴境,體悟高深的琴道。如薛易簡《琴訣》曰:「鼓琴之士志靜氣正,則聽者易分;心亂神濁,則聽者難辯矣。」其三,是因為操琴的目的在於體味審美意境與修身養性,心緒煩亂,功名利祿恰恰是最大的妨礙,所以習琴操縵之人首先就要有意識地克服這一點。成玉磵《琴論》中講到:「至於造微入玄,則心手俱忘,豈容計較。夫彈人不可苦意思,苦意思則纏縛,唯自在無礙,則有妙趣。設者有苦意思,得者終不及自然沖融(容)爾。莊子雲『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故彈琴者至於忘機,乃能通神明也。」能夠做到忘心機,就能夠通神明。
豐子愷在談到其恩師弘一法師時,曾作過這樣一個比喻:說人的生活,可以分成三層樓,每一層是物質生活(衣食),第二層是精神生活(藝術),第三層是靈魂生活(宗教),且攀登每層樓的順序不能顛倒。弘一法師在家時為孝子良夫,成人後投身藝術,後家後又嚴守清規戒律,最後終成一代高僧,縱觀大師的這一生,便是這樣一層一層攀登到第三層樓的。其實,古琴的技、藝、道這三個方面,也如同琴人要攀登的三層樓一樣,一層樓一種境界,且順序不可顛倒,更無捷徑可走。琴技是琴人的基本,琴藝是琴技的升華,琴道是琴藝的靈魂,謂之古琴的三種境界。
技
琴人的琴技為第一層樓的主要景觀,即古琴的基本演奏方法,《溪山琴況》謂之「弦與指合」階段。如一個琴人不明「右手八法」、吟猱綽注,一上來,便大談特談琴藝、道琴,那麼我們但不需再去解此人,就能知此人不足觀了。所以琴人只有先踏踏實實地把古琴的演奏方法掌握到手,才能向第二層樓進軍,才有資格去談論琴藝。
藝
藝是琴技的一種升華,《溪山琴況》謂之「指與音合」階段。一個琴人只有在琴技上有了一定的積澱後,才有可能達到這個境界,如果只知「炫技」,而不知去表現樂曲的內涵,同樣很難達到古琴的第二種境界,攀登到第二層樓。打開第二層樓的鑰匙,唯有一法:勤奮+天賦+讀書,此為琴人通向第二層樓的不二法門。我們現代琴人常常只知死彈琴,而忽略了天賦及讀書的重要性,成功固然需要勤奮,但如果沒有那一點點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也是很難成功的。天賦和讀書便如同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這些東西雖說不是主要的反應物質,但如果沒有這些催化劑的加入,那也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所以琴人要由「技」升華為「藝」,領略到每二層樓的風景,天賦和讀書很關健。
道
這裡所說的琴道,並非指古琴的那些五弦應五行,琴體寓天地等說,這些東西雖然也為古琴一種很重要的文化,但這與彈琴的水平沒有太大的關係,就算我們琴人不清楚七弦的寓意,也不太會影響其實際的演奏水平,因為這為古琴的另外的一個研究體系。這裡所說的「琴道」為古琴內在的一種精神,《溪山琴況》謂之「音與意合」階段。明代琴家蔣克謙把這種古琴的這種最高境界稱之為「忘機」:「故彈琴者,至於忘機,乃能通神明也,伯牙鼓琴,六馬仰秣,匏巴鼓琴,鳥舞魚躍」。七弦一動便能使六馬仰秣、鳥舞魚躍,這是何等的一種境界!可見「忘機」之觀。孔子所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也是如此,琴人只有琴隨意走,曲由心動,這樣才能「隨心所欲」。但第三層必須是從前兩層樓一層一層地攀登上來的,如若沒有前二層樓的積澱,動輒便會「逾矩」。如果沒有前二層樓的積澱,一談琴道便易枉然。所以「琴道」也常常成為某些琴人的一塊「遮羞布」,水平不足,唯有談談「琴道」來掩耳盜鈴了。
最後,讓我們琴人把琴技當成今天,琴藝當成明天,琴道當成後天,過好今天,擁抱明天,期待後天,也許真的有一天,我們便能成為這三種境界的樓中人了。
來源:網路
※以喜悅之心迎接每一個清晨,以淡然之心送走每一個黃昏
※李銀河:但願人生,就像蜜蜂
TAG:詩羊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