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密集補血 華夏銀行定增遭監管十問
12月17日晚間,華夏銀行(600015.SH)公告,該行非公開發行普通股股票的申請獲得證監會通過。根據定增方案,公司擬向首鋼集團、國網英大和京投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25.65億股,募資不超292.36億元,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華夏銀行定增之路並不算順暢。此前,在獲得銀保監會的批複後,遭到證監會的問詢。
12月10日,華夏銀行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針對華夏銀行此次非公開發行普通股股票事項,證監會關注的主要問題包括不良貸款餘額及不良貸款率上升、現金流凈額為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增長較快等10項問題。
無疑,華夏銀行是幸運的,南京銀行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7月底,南京銀行非公開發行募集140億申請遭證監會否決,該行也成為國內首家定增被否的上市銀行。
今年以來,不少銀行通過定增、可轉債等方式「補血」,特別是二級資本債,規模佔比超過2/3。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11月以來,已有12家商業銀行累計發行近1500億元規模的二級資本債券,其中不乏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
「當前銀行的估值低,股權融資不是一個好的方式,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的認購熱情也不足,二級資本債成本較低,融資也比較方便。」華南某股份制銀行資深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資本債備受青睞
今年「補血」的銀行是一家接著一家。
12月10日晚間,交通銀行公告稱,該行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將審議關於發行8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的議案,資金將用於補充二級資本,優化資本結構,促進業務穩健發展。截至今年9月末,交通銀行資本充足率14.08%,一級資本充足率11.93%,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87%,較去年年底上升,均滿足監管要求。
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在五大國有銀行中,除了工商銀行,今年以來其餘銀行均通過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金。今年4月,農業銀行發行了400億元二級資本債;中國銀行先後在9月3日、10月9日發行了該行今年第一、二期二級資本債,規模均為400億元;9月、10月,建設銀行分批發行了430億元和400億元二級資本債。
除了國有大行之外,股份制銀行以及地方性銀行均紛紛跟進。比如,中信銀行也已在9月、10月發行了共500億元二級資本債;12月13日晚間,該行還公布了新的「補血」計劃,計劃在境內非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400億元優先股。
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大部分銀行再融資的工具是發行債券,特別是二級資本債,這部分的規模佔比超過2/3。特別是下半年以來,銀行密集發行資本債。7月、8月的發行規模僅為15億元、57億元,但9月發行二級資本債共12隻,發行規模共1678億元,是今年以來發行規模最大的月份;11月以來,已有12家商業銀行累計發行近1500億元規模的二級資本債券。
興業研究分析師郭益忻在研報中指出,二級資本債是補充二級資本相對有效、使用較為普遍的手段。對非上市、資本補充渠道相對有限的中小銀行而言優勢尤為突出。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在金融強監管環境下,社會融資「入表」趨勢明顯,大多數銀行都面臨補充資本金的壓力,這些資本金既有一級資本,也有附屬資本或二級資本,一級資本必須通過IPO、股票定增、大股東增資等方式補充資本金,二級資本則可以通過發行二級資本債來補充。因此,二級資本債也成為商業銀行補血的重要政策工具。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助理總經理李茜認為,這主要是受流動性寬鬆影響,加上央行最新發布的「理財新規」鼓勵有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回表需求的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因此發行一時火爆。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銀行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資本充足率,這裡面又分為兩個:一個是核心資本充足率,還有一個就是廣義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就是股權,一般都是通過發行新股的形式補充。「現在的資本市場要是大規模地發行新股,對銀行來說壓力很大,對資本市場壓力也很大,相對比較靈活一點的話就是發行債券。」付立春稱。
事實上,今年以來,銀行通過股權融資的步伐也在加快,銀行上市進程明顯提速,先後有成都銀行、長沙銀行、鄭州銀行等正式在A股上市,還有部分銀行因為發行市盈率過高申購延期。
華夏銀行定增涉險過關
銀行「補血」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要通過監管層的重重審核。
今年9月,華夏銀行提出定增方案,擬向首鋼集團、國網英大、京投公司三家公司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A股)不超過25.65億股,募資不超過292.36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的核心一級資本。
華夏銀行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截至9月末,華夏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8.01%,在A股上市銀行中墊底;資本充足率11.82%,在A股上市銀行中排倒數第三。
雖然定增最後涉險過關,但該行資本補充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11月22日,銀保監會批准華夏銀行定增方案和股東資格;12月10日,華夏銀行發布《非公開發行普通股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復》,對證監會提出的10項問題進行答覆。時代周報記者梳理,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首要關注的就是該行的資產質量問題。
數據顯示,華夏銀行對公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建築業、採礦業等行業,截至2018年三季度,合計占不良貸款餘額的比例為82.34%。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和建築業等行業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大,屬於周期性行業,在宏觀經濟下行期,周期性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弱,信用風險加劇。
華夏銀行在回復中提到,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市場需求下降的背景下,中小民營企業經營壓力增大,同時申請人在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等周期性行業貸款佔比較高,使得不良貸款餘額與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
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該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未劃歸不良貸款的金額共計261.57億元,合計占貸款總額的比例為1.66%。這些逾期貸款分布在抵押類和質押類貸款、保證貸款、信用貸款,分別為104.11億元、156.6億元、0.86億元。
華夏銀行表示,根據《貸款風險分類指引》和《華夏銀行信貸資產五級分類管理辦法》,以上逾期90天以上但未劃分為不良的貸款,滿足《貸款風險分類指引》中關於正常類和關注類貸款的分類標準。
華泰證券發布報告稱,華夏銀行今年6月末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的比值為198.74%,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剪刀差仍較大,當前環境下資產質量需持續觀察。
這並不是特例。事實上,監管層對上市銀行再融資審核較為嚴格。興業銀行、平安銀行等面臨的情況與華夏銀行類似,在銀保監會已批複的情況下,仍未獲得證監會的放行,並在反饋意見中要求銀行就資產質量、去槓桿、資本缺口、應收款投資餘額較高等問題進行補充說明。
在此背景下,部分銀行「闖關」失敗。7月30日晚間,南京銀行發布公告,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未獲得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核准通過。南京銀行的「補血」計劃源於一年前。根據當時的公告,南京銀行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6.9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40億元。
「證監會會關注銀行的具體經營情況,特別是資產質量、資本缺口等問題,會有非常嚴格的問詢。」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資本充足率大考
銀行密集「補血」有迫切的需求。黃志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一方面是金融強監管環境下社會融資由表外轉表內,消耗了大量的資本金;另一方面是面臨MPA考核的壓力,其中資本充足率是MPA考核中一票否決制的指標。另外,商業銀行補血,還將為其2019年穩定資本充足率和擴大貸款投放準備彈藥。
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的要求,2018年底將迎來資本考核「終考」。按照規定,2018年底,系統性重要性銀行資本充足率要達到11.5%,其他銀行資本充足率要達到10.5%。
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各項充足率指標皆出現下滑,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下滑0.1個百分點至10.65%;一級資本充足率下滑0.15個百分點至11.2%;資本充足率下滑0.08個百分點至13.57%。
部分上市銀行的數據逼近監管指標,中小型銀行的情況更為糟糕。據聯訊證券統計,中小銀行下降幅度更為明顯,從2015年的14.33%下降到2017年的13.98%。不少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為負數,比如河南修武農商行資本充足率為-0.75%。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認為,國有大行的資本充足性整體上改善明顯,不過部分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資本充足性處於低位,面臨較強的資本約束,「考慮到當前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仍處於結構調整過程中,隨著資產端向貸款集中,資本消耗亦將加速,資本補充壓力將進一步顯現」。
以江蘇銀行為例,雖然該行近些年來密集補充資本,但長期都處於資本不足的狀態。截至今年上半年,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61%、一級資本充足率10.39%和資本充足率12.67%,不及A股城商行的均值—9.14%、10.16%、12.90%。
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說,如果資本充足率不達標,很多業務不能開展,而且會限制銀行的規模擴張,比如開設新網點,以及一些新業務的開展。「銀行近幾年發展速度很快,即使去槓桿對它的業績有影響,但也有自然增長率。」該人士稱。
從內源性補充來看,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認為,商業銀行自身盈利能力出現分化,部分銀行盈利增速低於規模增速,銀行資本內源補充能力有所弱化,導致資本補充壓力提升。
同時,近期為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支持,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力度不斷增強,而信貸投放的加大也需要一定的資本來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出台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規定,理財子公司最低註冊資本為10億元。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已經有22家銀行對外公告設立理財子公司,所動用的資本規模接近千億。在不少銀行業人士看來,這也會消耗銀行的資本。
黃志龍分析稱,在理論上,當前的理財子公司都是商業銀行的全資子公司,同時又是獨立於商業銀行運行,其股本是全部由股東(商業銀行)出資,因此會消耗商業銀行用於貸款投放的資本金。但對於大型商業銀行來說,當前的理財子公司資本金最高規模也只有100億元左右,對於這些銀行資本金的影響並不大。
付立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意外著規模的擴張,還有業務的創新,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肯定是有更高的要求。「理財子公司一般都是銀行全資或者是控股的子公司,它和銀行的傳統存貸業務不一樣,所以消耗的程度可能也不一樣。」付立春表示。
※情報:AMC化解P2P網貸風險清償案例落地
※和信貸計劃2億入股一家P2P;蘭州警方告破特大「套路貸」案;銀行理財子公司210萬年薪挖人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