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藝術品鑒賞,眼力的挑戰

藝術品鑒賞,眼力的挑戰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01

書畫鑒定,科學還是藝術?

西班牙《阿貝賽報》曾有一篇報道,題為《藝術品鑒定:一項並不精確的科學》。內以倫勃朗繪畫鑒定為例,「1913 年,世人普遍認為倫勃朗一生共創作了988 幅畫作」,十年後被刪減至613 幅;2010 年10月,「此時被認為是倫勃朗真跡作品數量是240 幅」;2014 年經過對倫勃朗畫作完整地審核,現存倫勃朗之作真跡數量為340 幅。這一案例導致了「這是一項並不十分精確的科學」的結論。

《夜巡》﹝The Nightwatch﹞1642 年,油彩畫布,359 x 435 公分荷蘭 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書畫鑒定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例如清乾隆朝借《石渠寶笈》諸書的編纂,對內府所藏書畫進行編目、鑒定。但參加的大臣們肯定會仰承聖訓,而且諸臣亦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書畫鑒定家,大多做案頭工作,以致錄入了相當數量的偽作。

《石渠寶笈》民國本

至當代,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曾在1983~1990 年,由謝稚柳、啟功、徐邦達、劉九庵、傅熹年、楊仁愷、謝辰生等人組成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小組,「行程數萬里,遍及25 個省、區市,121個市縣,208 個書畫收藏單位及部分私人的收藏,共目書畫作品61596件」,並以出版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24卷為主要成果。這是老一輩鑒定家留下的豐厚遺產,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相當數量「待研究」的作品,即當時被鑒為真跡,後經研究也並非真跡的作品。

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小組成員

沈尹默、吳湖帆對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卷》的鑒定意見

02

書畫辨偽案例

宋喬仲常《後赤壁賦圖》今藏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丁羲元先生於1991 年在《朵雲》雜誌發表文章質疑該作,以畫法、尺寸、藏印等方面辨識其為偽作。

(宋)喬仲常《後赤壁賦圖》 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但人們沒有注意到的是:該作為清宮舊藏,著錄於《石渠寶笈·初編》,並被列為「上等」之作。依《石渠寶笈》一書《凡例》規定,凡「上等」書畫應鈐加乾隆帝的六璽,而此卷只有嘉慶、宣統二帝印璽。是否一時疏忽漏鈐了呢?但迄今尚未發現除此作之外的特別之例。結合丁羲元先生的質疑,以及卷後被傅申先生辨為偽書的趙德麟書跋判斷,該作並非喬仲常的原作,很可能是以摹偽本偷換了乾隆內府所藏原件。

喬仲常《後赤壁賦圖》卷後趙德麟書跋(偽)

元鄧文原章草書《急就章》卷,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一向被認為是其章草書的唯一傳世之作。該卷書款:「大德三年三月十日為理仲雍書於大都慶壽寺僧房。」

元鄧文原章草書《急就章》卷,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然據《元史》:「大德二年調崇德州教授,五年擢應奉翰林文字。」按「崇德」地處浙江杭州,「教授」為從八品的學官。鄧文原在大德五年才任翰林文字一職,他不可能在大德三年到北京的慶壽寺寫下此卷《急就章》。此外,書在本幅同紙上的元石岩、楊維禎、張雨三跋,經鑒驗書法、印章等,也非真跡,即主要輔證反輔證其偽了。

石岩、楊維禎、張雨題跋(從右到左)

又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倪瓚《古木竹石圖》,該圖上有元明人七家詩題,又分別見於明趙琦美《鐵網珊瑚》卷十八中《竹木秀石圖》後的十一人題記、明朱存理《珊瑚木難》卷六中《竹樹秀石圖》後十人題記、清吳升《大觀錄》卷十七中《古木石岩圖》後六人題記。其中王璲一詩題,又重見於《大觀錄》所記倪瓚《古木幽篁圖》的題記中。

倪瓚《古木竹石圖》,故宮博物院藏

這其中必有問題,經考辨可證該圖及元明人詩題均非真跡。該圖所畫竹石等景物的畫法特徵,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倪瓚《古木幽篁圖》頗有相像之處,不能不懷疑兩圖同為一人或同一伙人所偽造。

倪瓚《古木竹石圖》上的元明人七家詩題

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趙孟頫小楷書《道德經》,該捲款署:「延祐三年歲在丙辰三月廿四五日,為進之高士書於松雪齋。」「松雪齋」為趙氏在吳興家中的一處齋室。據相關文獻記載,延祐三年三月二十一日時,趙氏在大都,而其三天後在吳興松雪齋寫下《道德經》,是根本不可能的。

趙孟頫小楷書《道德經》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諸書畫多有收藏家項元汴藏印,而最早的收藏記錄又均在明萬曆年間,即均發生在書畫作偽最盛的明末時期。上述作品,應該說只是那盛行偽作時代之冰山一角,還有許多偽作被我們視為書畫珍品。

03

科學之外的方法

但我們注意到,張珩在《怎樣鑒定書畫》一書中,還有著更為本質的界定方法。舉例來說,他提出唐以前人席地而坐,執簡懸肘而書;唐以前及一些宋代畫家,是站著作畫的。如何區別?應當從運筆用墨的特殊效果中求識。他指出,黃庭堅書字是最緩慢的,「假使有人用寫米(芾)的筆法來寫黃(庭堅)或寫蘇(軾),包管他黃、蘇的妙處一輩子也領悟不到」。這是講書法的筆法。

(傳)楊子華《北齊校書圖》,波士頓美術館藏

再如:「例如明人學馬(遠)、夏(圭)山水很多,但宋人筆法緊,明人筆法松;宋人筆觸重,明人筆法輕,外貌似相似,總的效果都有出入。」簡言之,他在判別不同風格的主要著眼點之一,在於構成書畫的基本要素的筆墨之不同運用,這與簽名具有法律效用同理。

(宋)馬遠《踏歌圖》,故宮博物院藏

「有一定傳統藝術知識的人都知道,品評筆墨是中國畫論和鑒賞活動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筆墨的品評是中國美學寶庫最富特色的和價值的部分之一,它有一套含蓄雋永,又恰當又模糊的語彙,有切入視覺形象的特殊角度。」

(明)戴進《三顧茅廬圖》

書畫鑒定所謂的科學方法,其主體仍然是傳統的鑒定方法,依靠長期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富於審美經驗的眼力,輔以其他學科的、檢測儀器的種種方法,正如品酒師之於品酒,不能用儀器檢測代替其口舌之辨,這也正是藝術的魅力所在。

來源:收藏國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他筆下的小鳥,讓人心生歡喜
陳傳席:當代國畫「很差」皆因畫家沒文化!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