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國學經典之首中的四大名句
道家修鍊、奇門遁甲、風水法術、修行養生
大道家
道家修鍊 |修行養生
奇門遁甲|風水法術
國學經典之首《易經》中的四大經典名句
被奉為儒家六經(國學經典)之首的《易經》「事簡而意深」,蘊涵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與智慧。《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張居正對《易經》愛不釋手,「座中置一帙常玩之」,並宣稱「至聖人涉世妙用,全在此書」。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出處】《周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方:方術,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種方術因種類相同聚在一起,各種事物因種類不同而區分開。後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質分門別類。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其實意思相近,範圍則是從大到小,解釋為:來自不同方位的種群以類相聚,天下萬物以群相分(其結果形成了多個團體,因原始資源不足,團體必有利益之爭),所以就產生了吉與凶的想法。得到資源利益一方的心態是吉,失去一方心態表現為凶。把這個道理講清楚了,就懂得趨吉避凶了。
古時「物」代表萬物,當然把人也包含在內了。後來演變成「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把人與物進行區分,這叫「人為」,以人為中心,與《易經》樸素辯證法相去反遠了。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
【出處】《周易·繫辭下》。【釋義】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展。 說明在面臨不能發展的局面時,必須改變現狀,進行變革和革命。
這句話正是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發源地。其意思是指事物在時間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發生變化的。不過,更樸實的中國老百姓從這句話中,摘出了兩個字,表達了更為實用主義的意思。那便是「變」和「通」二字,合起來,即為「變通」。變通一詞,目前仍然極具通用性。人們遇事不必死鑽牛角,而應該懂得通融、屈伸。
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釋義】:君子以節儉為德而避開危難,不可追求榮華而謀取祿位。(儉德:以儉為德;辟:通「避」;榮以祿:追求榮華,謀取高位。)【出處】: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周易·否》
物極必反,泰極而否,是自然規律。否卦所象徵的自然現象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以及「內陰外陽」、陽消陰長。推而論及人事,則象徵「上下不交」和「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周易》提示,此時「君子」應當「儉德辟難」,靜觀其變,待時而動。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是漢語俗語,出自《易傳·文言傳·坤文言》,原句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指修善積德的個人和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慶,作惡壞德的,必多更多的禍殃
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慶,作惡的人家,必多禍殃。所闡述的是一種事物由循序漸進、慢慢積累,最終量變引起質變的現象。同時也是警示人們,一些微小不良現象的萌生,應儘早看到及早警惕和採取措施。任其發展下去的危害和後果十分嚴重。
儒家重視家庭教育,孔子在此處以家庭關係的健康和諧與否所產生的後果和影響為例來闡述坤卦初六爻爻辭「履霜,堅冰至」的義理,亦藉由「履霜,堅冰至」的義理來勸誡人們重視家庭教育。
發到朋友圈,朋友會更愛你!
※道家各種神奇的小法術
※風水家李亮德:日進斗金的五大催財風水布局,看看你家有幾項?
TAG:站樁打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