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龍場悟道,張三丰祖師在貴州有道場,二人的思想有何不同?
王陽明龍場悟道,後人解讀心學的書籍,現在隨處可見。大家都知道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很少人知道,貴州還有張三丰祖師的道場,即現在的貴州福泉山太極宮。二人皆是得道高人,他們提出的思想理論有何不同?下面一一解讀。
王明陽的思想體系,主要包含3個:
1、致良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王陽明認為,通過自性,致良知,人人皆可成聖。
他打了一個比喻:每一個人都是一塊有雜質的黃金,黃金有大,有小,而聖人之道,就是提煉自身的純度,拔除雜質,不管是一千兩黃金,還是一兩黃金,只要純度足,都是純黃金。每個人只要吾性自足,就能到達良知,所以人人皆可成聖。
2、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和行合一,比較好理解,但是實際行動中做到的人不多。
比如,你在炎熱的夏天,談論寒冷,你只是知道,只有你親身經歷過冬天的冷,那時候不用說,你才知道寒冷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一個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真知,否則都是空談。那些說一套,做一套的人,更是和「知行合一」相差甚遠。
3、心即是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這條理解起來,比較抽象。打個比方:
你沒認識我之前,你的世界裡,根本就沒有我。這叫心外無物。
有人罵你幾句,你不在乎,不放心上,轉身就忘記了。這就是心外無事。如果你在乎,入心了,就會很生氣,這才是事。
心外無理,是相對朱熹的「格物」而言,朱熹主張格物致知,而王陽明龍場悟道後,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明陽認為理不在心外,心即是理。
我個人認為:心學是致道的方法,格物亦是致道的方法,只是適合不同的人罷了。一個真正學道之人,不需要排他,不適合你的東西,未必不適合別人。
道家有張三丰「武當山得道,福泉山成仙」的說法。福泉山,即在貴州。張三丰祖師的理論,主要體現在「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最早是道家的重陽子提出來,「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
張三丰繼承和發揚,他認為:儒釋道三教僅是創始人不同,實質是一樣的,「修己利人,其超一也。」「一陰一陽之謂道」,「三教聖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
所以,他們同時學習老子的《道德經》,佛家的《般若心經》,儒家的《孝經》等,跳出各個教派之間的限制,主張三教合一。「孔之仁民,老之濟世,牟尼之救苦,皆利人也,修己利人,其趨一也。」
金庸武俠小說的故事,並不是無中生有,但也有諸多虛構,和事實相差甚遠。比如,當今三豐派第十四代傳人張雲龍道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電視里演的「掌門人」是沒有的事。現實中,他們更重要的是「尊老」,比如他自己是14代傳人,但對13代的人,都要尊敬,沒有掌門人一說。這是繼承了儒家的「孝道」,以老為尊。
綜上所述,可見王陽明、張三丰兩位大師的不同理論,各有千秋,值得借鑒。
我們讀書,學習,應該用蜜蜂采蜜的態度,採納百花之蜜,博取百家之長,吸收為己用。科學需要批判精神,修行需要包容氣度。一個人應該懂得靈活切換意識,該批判時批判,該包容時包容,方能成大。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創,從一個全新的視野解讀人文、歷史。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黃帝內經: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能笑到最後,你要堅持做到這3點
TAG:煮酒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