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雜誌精選|禍福跌宕的寶盤

雜誌精選|禍福跌宕的寶盤

原標題:雜誌精選|禍福跌宕的寶盤



虢季子白盤

虢季子白盤,不同於一般盤的圓口淺腹狀,呈圓角長方形,深腹平底,下有四個曲尺形矮足,形制很特殊,像一隻大「浴盆」。 它 長 137.2、 寬 86.5、高 39.6 厘米,重 215.3 千克,是目前發現的商周時期最大的青銅盤。四壁各有兩個獸首銜環耳,外壁上方飾一周竊曲紋,下方飾一周大波曲狀環帶紋,紋飾粗獷豪放,外形碩大渾厚,整體莊重偉岸,氣勢威嚴寧靜。



北宋詩人張耒曾作過一首《瓦器易石鼓文歌》,詠史抒懷,其中「周綱既季宣王作,提劍揮呵天地廓」和「北驅獫狁走豺狼,南伐淮夷斬鯨鱷」的詩句,就是有關周宣王派大臣北伐獫狁、南征淮夷事迹的記述。獫狁是商周時期北方的族群,一直威脅著西周王朝的統治安全。西周中期以後,西周王朝與獫狁的戰爭就沒有停歇過。關於宣王時期大舉進攻獫狁的記載,在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多有體現,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虢季子白盤。


盤,在商周時期作為盥洗器,常與盉或匜組合使用。使用時一人持盉或匜向下傾水以供賓客洗手,另有一人端盤承接污水,清潔完畢後,再進行宴飲、祭祀等活動。《禮記?內則》記載:「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這種禮儀被稱作「沃盥之禮」。

虢季子白盤盤內底部中央鑄有 8 行111 字的銘文,講述的是周宣王十一年(公元前816年),獫狁大舉入寇犯境,季子白奉命領兵征討,在洛水北岸(此洛水為渭水的支流,稱為北洛水)大敗獫狁,斬首 500 人,俘虜 50 人,取得了輝煌的戰功。戰鬥結束後,季子白班師回朝,周宣王讚譽子白忠誠勇猛,在宗廟的宣榭設宴給他慶功並進行封賞,賞賜之物除常見的車馬、弓矢外,還包括象徵著最高權力的鉞,賦予子白征伐四方的軍事特權。季子白受此殊榮和獎賞,倍感榮耀,故命人鑄造銅盤並將此事鐫刻在盤上,以作永久的紀念。



意義如此特殊的寶盤,在地下沉睡了 2000 多年之後,再次被人們發現,開始了它那禍福跌宕的旅程。相傳虢季子白盤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 年)在陝西寶雞虢川司出土,出土的具體情況已無從稽考。後來,時任眉縣縣令的徐燮鈞外出巡訪,無意中在虢川司的一戶農家中發現此盤,當時正被當做馬槽使用。徐燮鈞雖不是金石學家,但觀此盤造型精美,古樸典雅,甚是喜愛,於是花了重金從農戶手中將盤買走。沒過幾年,徐燮鈞告老還鄉,虢季子白盤也跟隨他千里迢迢到了其江蘇常州老家。不久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戰火很快燒到常州。清咸豐十年(1860 年),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繳獲了寶盤,又將它當做馬槽使用。清同治三年(1864 年)四月,淮軍將領劉銘傳率軍攻陷常州,佔領護王府。一日夜間,劉銘傳偶然聽到府中有金屬撞擊的清脆聲音,搜尋一番,原來是馬籠頭上的鐵環碰擊馬槽的聲音,劉銘傳仔細觀察馬槽,發現上面還有紋飾,甚覺蹊蹺,於是命人將馬槽清洗乾淨,寶盤遂展露出它神采熠熠的風姿。劉銘傳頓時覺察到此盤為稀世珍寶,迅速派親信秘密地將寶盤運回其安徽肥西大潛山下劉老圩村的老家。戎馬倥傯,劉銘傳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 年)二月卸甲歸家,在家鄉建亭一座名曰「盤亭」,收藏寶盤,並延請飽學之士著文考述寶盤的歷史,輯為《盤亭小錄》。劉銘傳還親自為盤亭題寫「盤稱國寶,亭護家珍」的對聯。從此劉家藏有寶盤的消息不脛而走,聲名遠播。酷愛古物的光緒帝師翁同龢聞知此事後,強欲索要,劉銘傳機智地托李鴻章向慈禧太后討得御賜懿旨,使自己的收藏具有合法性。後來劉銘傳任台灣巡撫,寶盤仍留在家中。



虢季子白盤銘文拓片

盤銘文字言簡意賅,字體工整俊秀,可視為秦篆之濫觴,更值得注意的是銘文念誦起來富有韻律,朗朗上口,堪稱一篇優美的散文史詩。


隹 ( 唯 ) 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 ( 作 ) 寶盤。不 ( 丕 ) 顯子白,壯武於戎工,經維四方。搏伐獫狁,於洛之陽。折首五百,執訊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獻聝於王。王孔加 ( 嘉 )子白義。王各(格)周廟宣榭,爰鄉(饗)。王曰:「白父,孔顯又 ( 有 ) 光。」王賜乘馬,是用左 ( 佐 ) 王;賜用弓,彤矢其央;賜用戉(鉞),用政(征)蠻方。子子孫孫,萬年無疆。


譯文:


十二年正月初吉期間的丁亥日,虢國的季子白製作了寶盤。顯赫的子白,在戰事中勇武有為,征討天下四方。進擊征伐獫狁,到達洛水之北。斬了 500個敵人的首級,抓獲俘虜 50 人,成為全軍的先驅。威武的子白,割下敵人左耳獻給了王,王非常讚賞子白的勇猛。王來到成周太廟的宣榭,大宴群臣。王說:「子白,你的功勞顯赫,無比榮耀。」王賜給子白配有四馬的戰車,以此來輔佐君王。賜給硃紅色的弓箭,顏色非常鮮明。賜給大鉞,用來征伐蠻夷。(子白作器以使)子子孫孫萬年永遠地使用。


劉銘傳去世後,劉家後人遵照其遺囑,小心翼翼地珍藏寶盤。之後的幾十年間劉家子孫為保護虢季子白盤,與各種惡勢力展開了艱難竭蹶的鬥爭。

辛亥革命後,軍閥混戰,不少黑手都伸向了虢季子白盤,劉家每逢政局動蕩或戰亂,便把寶盤深埋於土中,予以保護。1933~1936 年,鎮嵩軍首領劉鎮華統治安徽時期,多次向劉家討要寶盤,軟硬兼施,都沒能如願。相傳抗戰前曾有美國富豪許以重金購買,並答應可將劉家全部遷居美國,被劉銘傳的曾孫劉肅曾斷然拒絕。抗日戰爭期間,劉家為了不讓虢盤落入日寇手中,將寶盤深埋妥當之後,舉家遷居外鄉。抗戰結束後,時任安徽省主席的李品仙,痴迷古董,多次盜掘古墓。聞知劉家藏有寶盤,屢次向劉家索取,威逼利誘,甚至將劉家嚴密封鎖,斷糧斷水,逼要寶盤。劉肅曾拒不妥協,被迫離家避難。劉走後,李品仙仍不放棄,竟將合肥縣政府設在劉老圩,監視劉家的行動。李品仙在威脅利誘劉妻李象琇失敗之後,最後竟派人將劉宅掘地三尺,但仍一無所獲。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劉肅曾決定把虢季子白盤捐獻給國家,1950 年 3 月他親自進京向國家獻寶,受到董必武、郭沫若、茅盾等領導人的接見。郭沫若為此題詩一首:「虢盤獻公家,歸諸天下有。獨樂易眾樂,寶傳永不朽。省卻常操心,為之幾折首。卓卓劉君名,傳誦婦孺口。可賀孰逾此,壽君一杯酒。」詩句風趣幽默,但卻把劉家護寶的艱辛、國寶起伏的命運全部概括出來了。


虢季子白盤被劉肅曾獻出後,先在合肥古教弩台公開展示,進京後在北京團城承光殿展出,轟動海內外。後由故宮博物院收藏,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供遊人觀賞。


作者:田率,資料來源:《禍福跌宕的寶盤》,載《大眾考古》2013年8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考古 的精彩文章:

沒有秋褲的冬天,古人該怎麼保暖?

TAG:大眾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