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數字中國:礦產大數據,石油鐵礦儲量堪憂,金礦銀礦儲量大增

數字中國:礦產大數據,石油鐵礦儲量堪憂,金礦銀礦儲量大增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被譽為工業的「糧食」。我國90%的一次能源、80%的工業原材料、70%的農業生產資料和30%的生活用水都來自礦產資源。

從2011年起,為了增強礦產資源管理部門公共服務能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國土資源部(2018年改為自然資源部)開始編製年度《中國礦產資源報告》,已持續八年之久。

截止2017年底,我國已發現礦產173種,其中天然氣水合物為新發現礦種,煤炭、石油、天然氣、錳礦、金礦、石墨等主要礦產資源的查明儲量都實現了增長。

在48種主要礦產中,有42種礦產的查明資源儲量實現了增長,有6種減少。下面將對其中十二種主要礦產資源近十幾年來的查明資源量做一個盤點。

上表中可以看出,煤炭和天然氣的查明儲量近十幾年來一直處於增長之中,尤其是天然氣,增長了84%,這說明煤炭和天然氣每年的勘探量要高於消耗量。

相比煤炭和天然氣,石油和鐵礦的情況不容樂觀。石油的查明儲量增長放緩,鐵礦甚至出現了減少,這說明石油每年的勘探量和消耗量是持平的,鐵礦還有點跟不上。

錳礦的查明儲量在12年間增長了141%,銅礦的查明儲量在12年間增長了50.5%,說明我國在錳礦和銅礦的勘探上取得了長足進步,儲備很充足。

鉻鐵礦是我國的短缺礦種,儲量相對較低,而且主要集中在新疆和西藏。鈦礦的查明儲量增長緩慢,說明鈦礦應用範圍廣,消耗量也非常大。

相比其它礦種,金礦和銀礦是名副其實的稀有礦種,也是戰略資源。12年來,金礦和銀礦的查明儲量都在快速增長,分別增長了117%和119%。

除了金礦和銀礦,鋁土礦和鉛礦兩種重要的工業原材料,查明儲量也在快速增長,說明我國的礦產勘查技術足以支撐年度消耗量,也充分證明了我國礦產資源的豐富。

總體來說,隨著勘探技術的進步,我國的礦產資源得到了充分釋放。但礦產資源畢竟是不可再生資源,需要合理利用,並提高利用效率,以應對未來的能源挑戰。

(數據來源:自然資源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數字中國:安徽人最不愛打電話,黑龍江人最不愛發簡訊
數字中國:婚姻大數據,結婚的越來越少,離婚的越來越多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