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作文如何寫得深刻?講得真好!

作文如何寫得深刻?講得真好!

作文寫得深刻,首先觀點要具有啟發性


深刻是作文評分標準中發展等級的首項要求,是高考作文獲得高分的一個重要方面。高考《考試說明》對深刻有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透過現象深入本質,二是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係,三是觀點具有啟發性。

所謂「觀點」,即人們對事物和現象的看法;「啟發」,即闡明的道理能引起讀者的思考並使其有所領悟;「觀點具有啟發性」,則指文章中觀點富含哲理、思辨性,能引發讀者聯想,使人看後豁然開朗,加深或拓展對某個問題的認識。

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尤其是全國課標卷,更適宜寫成議論文。而議論文首要的要求就是觀點要深刻,具有啟發性。學生要想在這樣的作文中做到「觀點具有啟發性」,必須在自己文章的敘述中滲透感悟、議論中點亮哲思、抒情中滲透理性,將對材料的評論與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社會現實結合起來,並言人之未言。這就要求考生在審題立意的過程中多想一層,多換一個角度,也就是說,要增強以下幾方面的意識:


一、結合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的意識

首先要從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人的道德情操的角度去思考材料,比如道家思想、儒家主張,比如愛、責任與擔當;其次是從人文精神的角度去思考生命,比如敬畏自然、珍愛生命;然後是從民族發展的角度去思考社會,比如共同致富、共同發展。例如這則材料:

歷經幾年試驗,小羽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研發出一種新式花茶並獲得專利。可是批量生產不久,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就充斥市場。小羽意識到,與其眼看著剛興起的產業這麼快就走向衰敗,不如帶領大家一起先把市場做規範。於是,她將工藝流程公之於眾,還牽頭擬定了地方標準,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發布推行。這些努力逐見成效,新式花茶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小羽則集中精力率領團隊不斷創新,最終成為眾望所歸的致富帶頭人。

對此,可以結合傳統文化中的「仁」「義」「和」「知其黑,守其白,為天下式」等來審題立意,從而發掘小羽身上展現出來的人性的偉大及其做法的現實意義,觀點自然具有啟發性。


二、貼近現實生活的意識

貼近生活的觀點最容易吸引閱卷者的注意,也最容易帶給人啟發。例如:

請以「讓我走近你」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對於本文題,不少學生往往會想到把「你」虛化成「書」「音樂」或古代的名人等,從而寫出自己對思想素養、道德文化方面的追求。這些思路固然不錯,但這類文章容易空泛化。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而人與人之間卻越來越冷漠的現狀下,如果能貼近生活,關注社會中最現實的問題,把「你」字解讀為生活,無疑更吸引人的目光,也更容易引發大家的思考。


三、多一次追問深思的意識

對於一個材料,在明確中心之後,不妨對這個中心再作更深一層次的思考,以超出一般人的思維深度,達到更深層次的要求。例如這則材料:

一位裁縫在吸煙時不小心將一條高檔裙子燒了一個窟窿,致使其成了廢品。這位裁縫為了挽回損失,憑藉其高超的技藝,在裙子四周剪了許多窟窿,並飾以金邊,然後將其取名為「金邊鳳尾裙」。這條裙子不但賣了好價錢,還一傳十,十傳百,使不少女士上門求購,生意十分紅火。

對此,不少學生的立意停留在「變廢為寶」「戰勝挫折」等層面上。我們應進一步分析,為什麼這位裁縫能「變廢為寶」?那是因為他有不肯放棄的執著精神和高超的技藝。這樣,我們就可以立意為:「人要從不利走向有利,應依靠永不放棄的精神」或「人要從失誤的陰影中走出來,需要有聰明過人的智慧、靈活變通的思維、高超絕妙的技藝」。要做到「更上一層」其實很簡單,就是在作文時多問幾個「為什麼」,並逐層解答。


四、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的意識

傳統的思維模式嚴重地禁錮了我們的思想,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往往很難引發人們思想的火花。這與當今弘揚的創新精神是背道而馳的。我們要徹底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發展自己的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多極思維、立體思維;也只有這樣,在我們的文章里才能迸發出具有啟發性的觀點。

下面一組創新觀點就很好:

a.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也怕巷子深;

b.各人自掃門前雪——門前雪未掃,何以掃天下;

c.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功夫加方法才等於效益;

d.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狗拿耗子,值得提倡;

e.班門弄斧——弄斧必到班門;

f.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

這一組全新的觀點,帶給人一種「峰迴路轉又一村」的欣喜,讓人感悟到時勢的變遷、潮流的奔涌和理念的更新,引發人們對傳統觀念的反思和對時代精神的弘揚,收益何其大矣!





作文寫得深刻,還要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係


霍爾巴赫說:「在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互相關聯的,宇宙本身不過是一條原因和結果的無窮的鎖鏈。」而我們寫作論述文,就是在分析探求宇宙中萬千現象里深藏的因果聯繫。因此,要想讓自己的論述文寫得深刻,我們須以全面的眼光、聯繫的觀點和發展的思維來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邏輯。

何謂「因果」?因,是事物產生的來源;果,是事物發展的趨向、走向的終點。「因果」二字涵蓋了事物產生、發展到結局的整個歷程。「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係」是論述文寫作的重中之重,因為我們寫論述文的目的就是要告訴讀者我為什麼「信」此「做」此,這「為什麼」實際上是對事物間相互制約、相互決定的內在聯繫的剖析。

而我們寫作時困惑的往往是不知往哪個方向剖析原因。「因」包括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客觀原因既可以用發展的眼光看其歷史的必然性、現實的重要性,也可以用聯繫的觀點,看社會層面的道德標準、價值理念、文化觀念、體制建設等多重原因;主觀原因可從個體心理品質、人性道德、價值觀、人生觀等多重角度來探討。例如下面這段文字:「成都是近兩年來在四川省內除綿陽市、樂山市、都江堰市外沉降速率最快的城市。究其原因,除了成都本身的地理環境外,大量的高樓建起和地鐵的鋪設也嚴重誘發了城市沉降的速度。」對於成都沉降現象的剖析,此文就從「成都本身的地理環境」這一客觀原因和「大量的高樓建起和地鐵的鋪設」的主觀原因進行了全面審視。

推導結果實則是對事物利弊的審視,立足於前提,推理出趨向或結局,能讓讀者在利弊比較中明白事物深藏的奧妙。我們可以分析事物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的影響,可以分析於身、於心、於文化、於歷史、於傳統的意義。因此,我們需要有全面的眼光,因為「果」不僅可以基於不同的對象,還包括積極意義和消極影響。如下面這段文字:「讓家長承擔監考、值班等重要的教學管理工作,是對學校教育的一種過度參與,甚至是學校教育的錯位,影響家長的日常工作事小,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事大。如果教育部門和學校對這種過度參與,不加以管理和制止,任其無序發展,勢必會擾亂正常的學習秩序,甚至會影響校園的安全和穩定。」讓家長承擔部分教學管理工作會帶來哪些弊端?作者從對家長、對學校教育、對學習秩序、對校園安全及穩定等多個角度進行了透徹分析,讓讀者充分領悟了這一舉措的負面影響。

探求因果,需要我們具有發展聯繫的眼光,既要看到事情發生的原因,又要推出事情會產生的結果;需要我們具有全面辯證的思維,既要看到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又要看到積極意義和消極影響。而這因果關係的追溯或推導,往往能揭示事物發生髮展的本質。

寫作中我們可以運用多種形式,揭示事物內部的因果邏輯。

1.追根溯源,由果溯因。無論是分析材料還是對引用的事實論據進行剖析,都需要我們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其來源。「究其原因」「之所以……是因為」「正是因為……」等語言結構常常可以引導我們立足事件呈現的外在結果去追溯內在成因。如下面一段文字:「更關鍵的是,視頻中的中國遊客之所以『搶蝦』,實因餐廳其他食物太少,只有蝦能隨意取食,但是取食鉗又太少,而旅行團又在催促遊客儘快就餐。說起來,這根本無關『素質』。從心理學角度,只要是資源匱乏不能滿足更多人的需要時,人與人之間就必然會產生競爭的焦慮,並很容易促成蜂搶。」這則時評對遊客在泰國搶蝦的行為進行了客觀分析,既追溯了客觀原因,又深入剖析了主觀心理原因,冷靜而中肯地駁斥了國民「素質低」的論調。

2.以因推果,分析利弊。由已知事實或認定的觀點為前提,推導其產生的結果,往往能讓人在利弊的權衡中深入理解前提條件的真偽。如下面一段文字:「地名折騰史,傷了地名文化,給人民群眾出行帶來不便,截斷了歷史和鄉愁記憶,也鬧出了許多不倫不類的笑話。」這段文字以發展的眼光分析由更改地名這一現象帶來的負面結果,將更改地名的消極意義分析得深刻透徹。

3.反面假設,推導結果。對於既成事實,如果以反面假設為前提,從而推導出結果,往往能讓我們在結果的利弊比較中辨明道理。比如下面一段文字:「我國相當規模的小微銷售企業已經向電商轉型,如果不能矯正電商業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潛規則,那麼這種負面淘汰可能不僅僅影響的是電商,更會導致實體商業雪上加霜。」「如果……」是基於事實「我國相當規模的小微銷售企業已經向電商轉型」的反面假設,而「影響電商」「導致實體商業雪上加霜」則是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引人深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