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廢立同一人,難道只是愛子情深?其實還有一個不能說的心結
在康熙親政的61年中,可以說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帝王。可是,他晚年卻因為立儲的事情,搞的心煩不已。康熙在晚年對於胤礽兩立兩廢,並不是出於愛子情深。其實,還有一個不能說的心結!
在立儲這件事上,清朝的前幾位爺做的都不太好。所以,康熙根據自己和先人們的經驗,在康熙十四年,就立了剛剛20個月的皇二子胤礽為太子。但是,這個太子不太爭氣,曾被康熙兩立兩廢,也算是個人才。很多人都說康熙是和原配皇后感情深厚,才給胤礽二次機會,再次立他為太子的。不過,這只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康熙不能說出的心結!
康熙繼位時,他那不負責任的父親,把教導和輔佐他的事情,交給了孝庄太后和四位輔政大臣。8歲還是個孩提,雖然宗室的人啟蒙都早,可是8歲就掌握一個國家的命運,對他來說真的是有些沉重。加之漢文化的熏陶,康熙十分重視「早定國儲」,因為它關係到清王朝的穩定。
胤礽被立為太子後,康熙十分和注重對他的教育,不僅選擇賢才擔任太子老師,還細心指導他治國的方針。那時候的胤礽勤奮好學,精通滿漢文字。在他20歲後,康熙就鍛煉他單獨處理政事的機會。可以看出,這位未來的「儲君」之路是相當順利的。
被眾星捧月的胤礽在潛移默化中,開始囂張跋扈了起來。而且不重視兄弟父子的感情,貪戀權勢。甚至出現了結黨營私,康熙生病時,想見見這個心愛的兒子,可是胤礽卻對康熙表現的沒有一點擔心的意思。也為他被廢埋下了伏筆。
胤礽被廢后,康熙在次年又復立他為太子,雖然有胤禔給他背了黑鍋,可是康熙還是有個心結。康熙是在處理政事中,被孝庄一點點培養大,雖然孝庄屹立三朝不倒,可是對於政事上,康熙可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不相信自己花心思培養出來的兒子,居然這麼不堪扶持。也許,出於這個心結,康熙二立太子後,還是細心教導太子,給他發展的空間。
不過,胤礽還是不太爭氣,復立兩年後,再次被廢。所以,九子奪嫡正式拉開了序幕。其實,康熙每次廢太子的時候,都會晉陞成年的皇子,並給他們單獨處理事務的時機。當時禮賢下士的八賢王胤禩就成了熱門人選,那麼,低調的雍正發現了什麼,打敗了八賢王,而順利的登基呢?
康熙一生痛恨的就是結黨營私,而且一向寬厚的康熙,在大皇子為胤礽背黑鍋後,他只是幽禁,說明康熙重視親情和孝道,而且不喜歡別人分他手中的權利。有八賢王之稱的胤禩,在朝中呼聲較高,康熙不是沒有考慮過立他為儲,否則初廢太子後,授權胤禩處理。
可惜,胤禩的「賢」是裝出來的,康熙給了他個評價:「處處學朕,又處處學不像」。而雍正呢,雖然也結黨,不過都是秘密的,不讓康熙看出來,而且極為孝道。在康熙患病時,他一日三次的請安,就差代替父親生病了,這也讓康熙開始重視這個兒子,甚至盛京三陵大祭、皇太后梓宮安置,都讓雍正代他。康熙這樣看中雍正,讓他繼位也很合乎常理!
結語:胤礽兩立兩廢,只是康熙將他看成是另一個自己,又細心教導,總結來說,這也是康熙的心結。而機敏的雍正,看出康熙中孝道和親情,不願意別人分他手中的皇權,所以,低調處事,討的康熙歡心,順利繼承皇位!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松錦戰役奠定帝業?如果沒有另外兩場戰役,大清也不能入主中原
※都是她養大的皇子,為什麼順治帝叛逆,康熙卻為千古一帝?
TAG:種花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