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第十四品:修行人每天讀誦此經,能積累不可思議的福報

第十四品:修行人每天讀誦此經,能積累不可思議的福報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如來所得的法,既不是實有,也不是虛無。」

一般人認為不虛則應是實有,不實亦應是虛無,實際並非如此。「如來所得法」,是指如來在因地千萬次捨棄自己的肉身,歷經諸多苦痛然後獲得的甘露妙法。「此法無實無虛」,一方面是指如來所得諸法實相,其本性並非實有。因為若為實有,則應以勝義理論觀察也無倒存在,然而在勝義理論觀察時,得不到絲毫實有之法故,此法非實。另一方面,則是指此法也並非虛無斷滅。雖然實相本體並無實質性,但在眾生迷亂心識面前仍可以總相方式顯現,就如因果不虛、輪迴痛苦及人生難得的道理在世俗中的顯現一樣。

不僅是如來所得的法,其實任何法都是不實不虛的本性。《中觀四百論》云:「寧在世間求,非求於勝義,以世間少有,於勝義都無。」在能取、所取未消於法界之前,諸法如幻如夢地顯現,業與因果也不會空耗;正在顯現的同時,以佛的智慧觀察,因果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存在,這就是佛所說萬法無實無虛的甚深教理。《入中論》亦云:「若謂安住世間理,世間五蘊皆是有,若許現起真實智,行者五蘊皆非有。」世間角度諸法皆無欺存在,而以出世間真實智慧衡量時,聖者自身的五蘊亦不存在。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如果菩薩心耽著於名言法行持布施,則如同在黑暗中行路的迷茫者見不到任何法一般,得不到任何功德。如果菩薩發心時未住任何法相,以三輪體空方式行持布施,就像一個有眼之人,在日光明照的白晝,能一清二楚地看見各種色法一樣,其功德究竟圓滿。」

包括布施在內的五度必須以智慧波羅蜜來攝持,無智慧攝持的五度則如盲人一樣不能到達涅槃的彼岸。《大智度論》云:「五波羅蜜如盲,般若波羅蜜如眼。」《入中論》亦云:「如有目者能引導,無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攝取,無眼功德趣聖果。」

宗喀巴大師在《入中論·善解密意疏》、《般若攝頌釋》中亦引用此教證:成千上萬盲人無有明眼人的引導,難以到達目的地,如果有一個具眼之引導者,則可以到達所緣的任何地方;同理,不具智慧度,布施就會落於相狀執著,不能到達究竟彼岸。永嘉大師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由此可知,無般若攝持的有相布施雖有功德,但如盲人行路一樣,並非究竟。因此,應以智慧度攝持前五度,方可究竟到達彼岸。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未來世界中,如果有人對此經生起信心並受持、讀誦,那麼皆為佛陀以智慧眼無餘了知、無礙照見,知此人因此而獲不可衡量無邊無際的功德。」

佛有不可思議的智慧,以其智慧眼完全能照見受持此經者的相續。佛陀不僅清晰了知經典所具有的不可思議功德,而且,對於將來受持此經者所獲之無邊功德也都可以徹見無餘。根據《俱舍論》中所說:佛陀不同於聲聞獨覺,佛能於一剎那中不混雜地照見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並且,能將盡未來際中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因此,在佛的慧眼中,現在每一個持經者都必定顯現得非常清晰。

全知麥彭仁波切說:佛經中說繕寫、讀誦、受持等十大法行的功德不可思議,如果實在沒有修行正見的能力,最好是念誦真實的金剛語。因此,如果修行人每天讀誦此經,則能積累不可思議的功德福報。

真心希求解脫的人,應該立下堅定的誓言,對於自己發願終生持誦的經典不能放棄,無論遇到任何違緣痛苦,也不能改變此誓言。唐代有一位蔚公法師,他每天念誦五十遍《金剛經》從未間斷,後來臨終,阿彌陀佛與眷屬親自接引往生極樂世界。經典是佛的金剛語,尤其般若經是佛經的精華,佛陀的加持力和佛法的殊勝性不可思議,依靠持誦此經可獲得無量功德。

敬摘錄於《金剛經開示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佛法對年輕人真的非常有用!
盡孝等不得!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