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本不想定都金陵,為何最後定都於此?註定了楊秀清的結局
1853年,太平天國攻克南方重鎮——武昌,這是太平天國第一次攻佔大城市。攻克武昌後,太平天國的高級將領們就開始考慮下一步的戰略方向了。
往回打是不可能了,以武昌作為都城也不可能,因為武昌乃四戰之地,在這定都也不現實。那麼只剩下三個方向,即北上中原,西進巴蜀,南下金陵。
北上中原就是指大軍北上進入河南境地,這是洪秀全的主張,太平軍的又一將領羅大綱也贊同洪秀全的北上,他說:
「欲圖北必先定河南,大駕駐河南,軍乃渡河」
這句話直接點明了,要想推翻清王朝,就必須北上,所謂問鼎中原就是指佔據河南地區。
而西進巴蜀是石達開的意見,他勸洪秀全和楊秀清:先圖巴蜀,再圖四擾。據清朝《發逆初記》記載:
楊秀清出廣西全州時……石達開勸令先行入川,再圖四擾,楊逆不從。
從後來石達開領兵出走,一直到大渡河,可看出石達開對於四川蜀地一直念念不忘,他總想依靠蜀地的險要地勢給清朝予以打擊。
可能他的心中總想效仿當年的秦國和漢高祖劉邦統一中原的事例吧,要知道當年的秦國還有後來的劉邦就是以此來建立王朝的。但是不知道石達開有沒有研究過秦漢建國的過程,那就是佔據蜀地遠遠不夠,必須還要佔領關中地區,這才有問鼎中原的可能,否則蝸居蜀地只能成為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
而南下金陵就是楊秀清的主張了,而楊秀清這個主張在攻克武昌前就已經根深蒂固了,早在全州之戰時,他曾說:「專意金陵,據為根本,然後遣將四齣,分擾南北,即不成事,黃河以南,我可有已。」
楊秀清喜歡金陵是喜歡那裡的富庶,但是他也應該知道,定都金陵是短命王朝啊。
高級將領們對戰略方向有分歧這也算正常的,按理說最後應該聽洪秀全的,畢竟他是天王,但是楊秀清卻在這時來了天父下凡,硬是傳天父下凡的旨意,明令全軍順江而下佔據金陵,洪秀全只能同意。
南下金陵的戰略確定了,但並不等於建都金陵。在佔據金陵後,據《瓮牖余談》卷六記載:
「既陷金陵,東賊意欲分黨踞守江南,而自往攻河朔。」
可見在佔據金陵後,洪秀全還是打算只留一部分人鎮守南京,然後主力部隊繼續北上滅清。可是楊秀清是鐵了心要定都金陵,他又來了一次天父下凡,以天父的名義責罵洪秀全:你欲遷都河南,是想變妖,該打屁股。楊秀清的這兩次天父下凡,硬生生的改變了洪秀全的所有戰略構想。
你可能會說定都金陵後,大軍也能北上,但是問題來了,鎮守金陵的是誰?率主力北上的又是誰?楊秀清想在金陵安穩下來,他肯定不想率主力北上,洪秀全率主力軍隊北上,可他又信不過楊秀清,萬一楊秀清在他走後再來個天父下凡,封自己為天王,那洪秀全就成假天王了。而且東王楊秀清掌握著軍事戰略決策權,他對北上不上心,洪秀全也無法調主力北上。
太平天國定都金陵,優點是這是個穩健的戰略,奠定了太平天國在南方割據的基礎;缺點是這個戰略太過於保守,失去了奪取天下的時機,因為當時曾國藩的湘軍還沒成立,清朝的八旗和綠營更是沒什麼戰鬥力,如果此時率大軍北上,拿下京師可以說不成問題。這點楊秀清要負最大責任。
要知道,定都金陵後,太平天國只派兩萬偏師北伐都能震動京畿地區,如果洪楊二人能親率主力北上,最終能不能滅清不敢說,但是清朝遷都是肯定的。但話說回來,楊秀清的以天父名義與洪秀全對著干,註定了他後來的殺身之禍
※破樓蘭、斬樓蘭,為何古人如此仇恨樓蘭?小國就該有小國的樣子
※面對北方騎兵,戚家軍戰鬥力如何?看蒙古部落的表現就知道了
TAG:笑談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