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向唐人學寫詠雪詩,這十四首神作奉獻教科書級寫法

向唐人學寫詠雪詩,這十四首神作奉獻教科書級寫法

夏賞荷,冬賞雪。當冬季到來之時,這漫天飛舞的雪,怎能不愛?卧榻先生精選14首詠雪的唐詩:篇篇經典,實在無法割捨。請君細看:


雪,是冬日的精靈

雪[唐]李嶠

瑞雪驚千里,同雲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雲朝。

逐舞花光動,臨歌扇影飄。

大周天闕路,今日海神朝。

李嶠是初唐詩人,武后時期的宰相。武則天稱帝後,改國號為周,故而尾聯中雲「大周天闕路」。李嶠對律詩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他擅長寫詠物詩,以工緻貼切見長。本詩就以細緻的筆調對雪作了正面的描寫。

詠雪[唐]姚合

愁雲殘臘下陽台,混卻乾坤六齣開。

與月交光呈瑞色,共花爭艷傍寒梅。

飛隨郢客歌聲遠,散逐宮娥舞袖回。

其那知音不相見,剡溪乘興為君來。

如果要論對雪的正面描寫,莫過於姚合這首《詠雪》,作者為我們貢獻了教科書式的詠物詩寫法。作為律詩,頸、頷二聯用筆一般都很生猛。你看作者是怎麼下筆的:與月交相輝映,同花鬥豔爭奇,既是德藝雙馨表演藝術家們(郢客,用陽春白雪故事)歌詠的對象,也是美人宮女飄飄衣袂旁漫舞的精靈。在最後,以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的典故作結,為讀者留下進一步的想像空間。

雪[唐]張南史

雪,雪。

花片,玉屑。

結陰風,凝暮節。

高嶺虛晶,平原廣潔。

初從雲外飄,還向空中噎。

千門萬戶皆靜,獸炭皮裘自熱。

此時雙舞洛陽人,誰悟郢中歌斷絕。

那麼多寫大雪的詩,但這樣的你一定沒見過。這便是神奇的寶塔詩:從一字到七字,逐句增加。張南史是中唐的非著名詩人,但這樣的寶塔詩一口氣寫了六首。本詩緊緊抓住雪的特點,漸次展開,集中讚頌了雪——這一冬季的精靈。


雪中景,是大自然的造化

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是作者在長安的應試詩,完全是在考場上寫出來的。詩寫遙望積雪,頓覺雪霽之後,暮寒驟增;景色雖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凍。詠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樸實俏麗。

逢雪宿芙蓉山[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是唐詩五言名作之一。以蒼茫的意境,情景交融的手法名,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番風雪夜歸人的場景,可謂字字珠璣。

雪晴晚望[唐]賈島

倚杖望晴雪,溪雲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鍾。

賈島最擅長寫這種「意象清冷峭僻,空曠寂寥」的詩作。獨行踽踽,空山寒寂,有宇宙毀滅後的味道。這也許與作者的僧人經歷有關。


雪中韻,是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味道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一首山水詩,又是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凄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採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其實,在這江天雪景的背後,還藏著更多的韻味。一個清高而孤傲的漁翁形象,在短短的二十字中,呼之欲出。

春雪[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雖然春色姍姍來遲,但畢竟就要來了。誰知白雪卻比人更等不住,穿樹飛花,為大自然妝點一翻。本詩於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獨具風采。

夜雪[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以聽覺寫視覺,卻把雪之大,寫的如在目前,極具現場感。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全詩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託,沒有華麗辭藻,字裡行間卻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和溫馨熾熱的情誼,表現了溫暖如春的詩情。這樣的朋友,這樣的情境,實乃人生一大快事!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唐]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本詩名義上寫雪,不過我相信,都是在為最後一句做準備。前三聯沒有一句寫到胡居士,然而每句都關合「憶胡居士」,尾聯寫胡居士,仍不讓胡居士出面,只寫他的住處。全詩用筆空靈,神韻悠遠。


雪中意,是作者特殊的寄寓

對雪[唐]杜甫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老杜之老不是白叫的,第一句「戰哭多新鬼」便點中了安史之亂後唐人的痛點。這樣的雪景,不賞也罷。所以元朝詩評家方回說:「他人對雪必豪飲低唱,極其樂。唯老杜不然,每極天下之憂。」

北風行[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北風行》是樂府古題,詩仙李白「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擬之而作,揭示了安史之亂後夫死婦怨的悲慘生活。「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等,也歷來被人們稱為詩歌中誇張的典範、比喻的佳句。

雪[唐]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當時間線發展到晚唐,彷彿已成一個爛透了的柿子。題目是「雪」,卻非詠雪,而是發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議論。絕句長於抒情而拙於議論,五絕篇幅極狹,尤忌議論。作者偏用其短,看來是有意造成一種特殊的風格。


雪中事,是人生難得的體驗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本詩瑰麗浪漫,堪稱唐朝邊塞詩中的壓卷之作。作為送別詩,它有限程度地表現了離愁,卻充滿奇思異想,並不令人感到傷感。反而通過雪景、軍營等一系列的描寫,充滿壯逸情懷,是人生難得的體驗。

這十四首神作奉獻了教科書級寫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反覆吟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茶座 的精彩文章:

韓愈恐高、孟賈比慘、強盜索詩,唐朝詩人的黑歷史
發楚聲、作楚歌、懷楚人——楚字在遺民詩人心中的文化意蘊

TAG:詩詞茶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