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大VS清華,首任校長哪家強?

北大VS清華,首任校長哪家強?

文|陳卿美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是我國高等院校中的佼佼者,也是創辦於清末的兩所京師高校。北京大學的曾用名是京師大學堂,創建於1898年,是唯一的國立大學。清華大學的曾用名是清華學堂,創建於1911年,是用庚子賠款建設的留美預備學校。兩所大學長成後,逐漸呈現龍爭虎鬥之勢,暗中較勁,彼此誰也不服誰。關於兩所高校的各種比較已經很多,但與晚清史相關的似乎極少。如果比較一下各自的首任校長,或許應該很有意思。卿美兄不是挑事兒的人。

校長是大學的管理者,也是大學形象的代表,尤其是第一任校長。北京大學是「找不到北」的大學,因為第一任校長還是個有爭議的問題,是孫家鼐,還是丁韙良,始終沒有定論。至於北京大學官方宣傳的首任校長嚴復,也只是由京師大學堂改名北京大學後的首任校長,並不是北京大學歷史上的首任校長。清華大學的首任校長就是唐國安,清清楚楚,這個沒有任何疑問。

雖然北京大學的第一任校長無法確定,我們還是選取孫家鼐作為校長。一來他是中國人,方便對比。二來作為首任校長,他是被認可度最高的人。

孫家鼐與唐國安

孫家鼐,1827年生,安徽壽州人。32歲中狀元,71歲被任命為京師大學堂的管理學務大臣。

唐國安,1858年生,廣東香山人。15歲官派赴美留學,耶魯大學法律系肄業,53歲任清華學堂監督。

兩人相差31歲,不是一個年代的人。但兩人都是思想開明之人。

先看兩人接受的教育,孫家鼐是傳統科舉教育出身,也曾屢中不第,最終在32歲時高中一甲一名進士。後開科取士,進入仕途。

唐國安幼時也讀過鄉村私塾,15歲入選清政府官派第二批留美幼童,成功赴美留學。20歲考入耶魯大學法律系,後被強行中止留學,未畢業提前回國。唐國安在美國共8年時間。

先從上任年齡說起。1898年7月,戊戌變法期間,時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的孫家鼐被清廷任命為京師大學堂管理學務大臣。此時的他,已經71歲高齡。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個年齡的孫家鼐即使身體再好,也肯定會精力不濟,體力不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不行,必然影響做事效率。更主要的是,年齡越大,思想更容易保守。

再看唐國安。1911年4月,時任外務部游美學務處會辦的唐國安被緊急任命為清華學堂副監督。此時,唐國安為53歲。這個年齡正是壯年,是幹事的年紀,即人生的黃金期。如果說孫家鼐是垂垂老矣的話,唐國安則正好是年富力強。

此局,清華勝出。

從教育背景來看,北大首任校長孫家鼐更像一個傳統的老夫子,而清華首任校長唐國安則是一個地道的海歸。創辦京師大學堂,是戊戌變法的一部分,而戊戌變法的目的則是改革圖強。在晚清一代開放的大背景下,同樣是向西方學習,孫家鼐明顯不如唐國安更有優勢。唐國安接受的是西方教育,熟悉世界文明發展大勢,有著先進的教育理念。相比之下,孫家鼐連國門都沒有出過,還沒有睜開眼睛看世界。

此局,清華勝出。

再看學識。教育背景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學識,但不是全部。只有社會認可的學識,才是真本事。作為32歲高中一甲一名的進士,孫家鼐從政後,學識表現平平,既沒有成系統的思想,也沒有成名的著作。唯一的亮點就是51歲時,與翁同龢一起,成為光緒的帝師。能做皇帝的老師,自然是學富五車的泰斗型人物。同是帝師,翁同龢則擅長繪畫、做詩,尤其是書法,更是造詣頗深。而孫家鼐無一專長。

唐國安回國後,表現也很一般。1909年,51歲的他被任命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正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首屆萬國禁煙大會。在這次大會上,唐國安嫻熟的英語與深厚的法律功底,加上不知從哪裡學到的醫學知識,一併發揮了功效。唐國安全程用英語演說,有力反駁了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指責。唐國安一戰成名,被各大報紙爭相報道。

孫家鼐擅長傳統的經史子集,唐國安擅長的則是英語、法律。作為帝師,可以給孫家鼐加分。

此局,雙方平。

另外再看從政經歷。從政經歷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情商,同時還關乎官場人脈。孫家鼐年齡大,自然從政時間長。37歲任湖北學政,相當於教育廳廳長。51歲成為光緒老師。63歲成為工部尚書兼順天府尹,也就是建設部長兼北京市長。孫家鼐從歷任工部、禮部、戶部、吏部、刑部尚書。六個部委,他做了五個。有點全科型人才的意思。

唐國安回國後,乾的工作比較雜。由於留學幼童被召回後,並不受官場待見,在很長一段時間,唐國安基本就處於打零工的狀態。先是分配到開平煤礦去「挖煤」,又到京奉鐵路去修鐵路,後又到外國教會的學校去當老師。可能也是不得志的原因,47歲的他在擔任上海《南方報》英文版主筆時,大肆抨擊當局,針砭時弊,幾乎快成了憤青。1907年,49歲的唐國安調入外務部,正式成為體制內一員。直到擔任清華學堂副監督開始,唐國安頂多就是一個副處長。

相比久經歷練的「省部級」孫家鼐,「副處長」唐國安甘拜下風。

此局,北大勝。

再說辦學貢獻。既然作為校長,又是第一任校長,辦學貢獻是評價校長能力的最關鍵指標。

孫家鼐給京師大學堂定下的辦學宗旨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個理念早已有之,到戊戌變法時幾乎臭遍街了。不過,孫家鼐率先提出,學科分立,將學問分為10科,其中有6科為科學與技術類,如算學、製造、物理、化學等。後又增加了醫學。孫家鼐不顧康有為、梁啟超的鼓噪,堅持上奏皇帝,成功減少了一些不靠譜的文科,捍衛了理科的地位。這對自救圖強的國家來說,至關重要。戊戌政變後,京師大學堂差點被廢,經過孫家鼐的極力爭取,才得以力保。

唐國安籌辦清華學堂不久,遇上辛亥革命,學校也差點沒了。同樣是在唐國安的力保下,清華大學的血脈才得以有幸保存。在辦學體制上,唐國安學習美國經驗,採用校長負責制,自主招生。學制改為八年,分為中等科、高等科各4年。在教育理念上,唐國安同樣與美國接軌,主張通才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群」全面發展的同時,要一專多能,而不是一技之長。據說英國哲學家羅素訪華時,稱讚清華大學是「從美國移來的大學」。

北大還抱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而清華率先與西方接軌。

此局,清華勝。

最後說人才培養。既然是大學校長,就是教育家,能否培養出人才是衡量一個教育家純度的關鍵所在。

孫家鼐創辦京師大學堂僅一年後去世,唐國安在為清華學堂工作兩年後,累死在工作崗位上。雖然機會都很短暫,但唐國安的表現還是非常搶眼,他派出了三批赴美留學生,很多人後來成為了響噹噹的大家,如梅貽琦、趙元任、竺可楨、馬寅初、胡適等人。有意思的是,胡適後來還成為了北京大學的校長。不過,清華大學本來就是留美預備校,派幼童出國再正常不過,這點讓「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北京大學根本沒法比。

兩人死後蓋棺定論,孫家鼐是政治家,唐國安是教育家。

此局,清華勝。

經過六個維度的比較,清華首任校長唐國安4勝1平1負,明顯優於北大首任校長孫家鼐。政治家辦學與教育家辦學大為不同,他們的區別,也就是兩所大學不同氣質的區別。

最後還要說,不管孰優孰劣,兩所大學都是好學校,一「家」一「國」,不以校長論勝負。卿美兄真不是挑事兒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清陳卿美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如何看晚清國人抵制美貨運動?
不平等條約中有哪些平等的地方?

TAG:晚清陳卿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