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古代中國與歐洲的文化交流,是通過傳教士進行的,也包括一些商人

古代中國與歐洲的文化交流,是通過傳教士進行的,也包括一些商人

蒙古人的西征及四大汗國的建立,特別是欽察汗國和伊兒汗國的疆域,實際上已與歐洲國家毗鄰。由於交通方便,也由於元朝統治者想利用形形色色的宗教迷信來麻醉百姓,以利於自己的統治,便對各種宗教採取了兼收並蓄的政策,於是,基督教(也里可溫)、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得以陸續進入元朝傳經佈道,建立教堂,並享受免除賦稅、徭役的優待。歐洲各基督教國家與羅馬教廷對蒙古人摧枯拉朽的兵鋒驚慌不已,為了解除這一威脅,並利用蒙古人的力量對付伊斯蘭教勢力便派遣僧侶充當使者兼傳教士入元,想通過宗教的影響來捍衛自己的利益,防止蒙古人的東侵。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元朝與歐洲的文化交流。

最先入元的傳教士是加賓尼。1245年初,教皇英諾森四世在法國里昂召開宗教大會,決定派教士出使蒙古,目的是勸蒙古人停止對基督教國家的侵犯,並皈依天主教。加賓尼從里昂出發時,帶有教皇給蒙古可汗的兩封信,信中說:「你侵略了許多既屬於基督教徒又屬於其他人的國家,蹂躪他們,使之滿目荒涼」,並警告說「從今以後,完全停止這種襲擊,特別是停止迫害基督教徒,而且,在犯了如此之多和如此嚴重的罪過之後,你們應通過適當的懺悔來平息上帝的憤怒。」1246年4月,加賓尼一行來到亦的勒河(伏爾加河)邊的營帳覲見拔都(此人是成吉思汗之孫,朮赤之子)。

拔都命人把教皇的信件譯成俄文、波斯文和蒙文後,把使者和信件起送往蒙古國當時的都城和林。加賓尼於7月間來到和林,正趕上貴由8月間舉行的登基典禮。11月份,加賓尼帶著貴由給教皇的複信回國。信件原用蒙古文寫就,又譯成薩拉森文(波斯文),以便教皇閱讀。貴由拒絕了教皇對他肆意侵略基督教國家並燒殺掠奪的責備,嚴厲地命令教皇:「現在你應該真心誠意地說,『我願意降服並為你服役。』你本人位居一切君主之首,應立即前來為我們服役並侍奉我們!那時我將承認你的降服。如果你不遵守長生天的命令,如果你不理睬我的命令,我將認為你是我的敵人。同樣地,我將使你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如果你不遵照我的命令行事,其後果只有長生天知道。」

加賓尼的使命並未完成,但他作為出使報告寫成的《蒙古史》一書,卻極有價值。書中全面而詳細地記述了蒙古地理及其百姓的生活習俗、大汗及諸王的宮廷、蒙古人用兵的經過及戰術等,歐洲人從此書中得以了解蒙古國的情況。教皇英諾森四世在派出加賓尼不久,還派以審溫為首的又一使團前往波斯,拜見在那裡駐紮的蒙古將領拜住,仍是要求蒙古人停止侵犯基督教國家,拜住沒有允諾。1248年,蒙古新任駐波斯將領野里知吉帶派人至塞普勒斯島覲見法國國王聖路易(路易九世)。當時聖路易正率兵駐在那裡,傳言貴由大汗將幫助基督教徒收復被回教徒佔領的聖地耶路撒冷。

聖路易大喜過望,便派教士安德烈出使蒙古,但安德烈風塵僕僕抵達蒙古時,貴由已因病殂逝,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在葉密立(新疆額敏南)接見了安德烈,複信中並未談及幫助基督教徒收復耶路撒冷一事。法王聖路易為達到在蒙古境內傳教的目的,於1253年派教士魯不魯乞來到東方。魯不魯乞先後覲見了鎮戍朮赤封地的大將撒兒塔和他的父親拔都,然後又在和林之南的冬營地(汪吉河)受到蒙哥的接見。魯不魯乞參加了佛教徒和道教徒的辯論會。從這裡魯不魯乞了解到,蒙古統治者對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給予禮遇,利用他們為自己服務,而蒙哥本人則只信仰唯一至高的天帝—長生天。

在和林居住了兩個月之後,魯不魯乞帶著蒙哥致法國國王的信,於1254年6月西還。他在薩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附近)見過拔都,然後南行,穿過高加索,進入小亞細亞,翌年6月,始抵塞普勒斯。魯不魯乞的東行,可能是要窺探蒙古人的動向,因為「當時歐洲正在進行所謂的十字軍聖戰,蒙古人的興起使教皇和歐洲的君王意識到這股可怕的力量的存在,他們需要摸清蒙古人的情況,以便決定能否和蒙古人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伊斯蘭教勢力」。他所寫的報告—《魯不魯乞東遊記》是研究蒙古歷史的重要資料,這本書比加賓尼的《蒙古史》更為詳盡準確。

從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有一則記載很值得我們注意:「契丹(指蒙古人)通行的錢是一種棉紙,長寬為一巴掌,上面印有幾行字,像蒙哥印璽上的一樣。」這可能是歐洲人對中國紙幣的最早記載。在元代影響最大的旅行家是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一本《馬可·波羅遊記》使他聞名遐邇。他出生於義大利威尼斯一個商人之家。他的父親尼哥羅與叔父馬菲奧從君士坦丁堡渡過黑海,到欽察汗國都城薩萊(俄羅斯伏爾加格勒附近)經商,當時欽察汗國的國王別兒哥正與伊兒汗國的國王旭烈兀戰事正酣,歸途不寧,弟兄二人索性東行至不花剌城(烏茲別克布哈拉)。

適逢旭烈兀遣使朝見世祖忽必烈,使臣邀尼哥羅兄弟同往。至元二年(1265年)夏,他們一行到達大都,受到忽必烈的接見。忽必烈決定派使赴羅馬教廷,便以尼哥羅弟兄充任副使隨行。使者於中途患病無法前往,將國書交給尼哥羅兄弟,至元六年(1269年)弟兄二人抵達阿克兒,向教廷呈交國書後,返回威尼斯。兩年之後,他們攜帶尼哥羅之子馬可·波羅謁見新上任的教皇格里戈里十世,請求回元朝復命,教皇給忽必烈寫了一封信,派遣兩名傳教士與尼哥羅等一起來中國。兩名傳教士中途變卦,懼怕旅途危險而不肯前行,讓尼哥羅轉交教皇給大汗的信件。

他們父子叔侄三人在路上漂泊了大約三年半的時間,至元十二年(1275年)夏才到達上都。所經路線大致上是古代有名的絲綢之路,途經伊兒汗國時,還遊覽過一些波斯城市。後來越過帕米爾高原,經可失哈兒(新疆喀什),取道南疆東行,經鴨兒看(葉城)、忽炭(和田)、閣纏(且末)、羅不(若羌),又經沙州(甘肅敦煌)、肅州(甘肅酒泉)、甘州(甘肅張掖)、額里折兀(甘肅武威)、額里哈牙(臨川)、天德軍(內蒙古呼和浩特東白塔古城)、宣德州(河北宣化)、察罕腦兒行宮(河北沽源縣北)等地到達上都。馬可·波羅在中國居住長達17年之久,在揚州居官3年,曾奉使雲南、江南及占城、印度等地。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伊兒汗國阿魯渾汗之妃卜魯罕死,請求元朝大汗選賜前妃同族之女為妃,忽必烈把闊闊真公主嫁給阿魯渾汗,馬可·波羅隨使臣護送,由海道西行完成任務後,馬可,波羅返抵威尼斯。根據他口述而寫成的《馬可·波羅遊記》,其中關於中國的記述,無論是汗八里(北京)、揚州、鎮江、蘇州、泉州等地的自然風光,或是涉及元朝的重大事件、制度、地理、物產等,基本上都是可信的。該書的影響也遠遠超過了其他西方人的遊記,使歐洲人對中國有了更多的了解。看完文章後,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積極留言評論。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潔說娛樂 的精彩文章:

印度尼西亞第一大島嶼,世界第六大島,有希望之島的美稱
普吉島有著漫長的海岸線,遍布著呈彎月形的沙灘,有珍寶島的美稱

TAG:心潔說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