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 第八卷 第七講

楞嚴經 第八卷 第七講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

到這個時候他是什麼地位、什麼境界相?佛跟阿難說,阿難,這個善男子修道修到這個樣子的,欲愛乾枯,沒有情慾了,沒有愛染了,根跟境不遇合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對外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不偶了,就是不相合。不是眼觀色而入於色,耳聞聲而入於聲;聲不入色,色即是聲,聲即是色,能觀所觀達到一致性。這是現行修行的善男子,他自己的空性成就。空了,淫心還有。淫心永斷的,連能斷的斷性也沒有了,沒有能斷所斷。欲愛乾枯,沒有欲,沒有愛,所以他不再受生了。

【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地位並不高,悟性很高。這個時候他的心是虛明的,虛是空的,明是亮的,虛空明亮,一點障礙都沒有。就說他人我執、法我執全斷了,人我不能給他做障礙,法我也不能給他做障礙。就是根無障礙、法無障礙,一切都不給他做障礙了。為什麼?他智慧照了,是他得到的智慧明現照了。

【欲習初干,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在這個時間,他的慾望的習氣現行沒有了,種子沒有了,慾望的習氣還在,還得斷慾望的習氣。初干,還沒有清凈。欲習初干,跟如來的法水、跟如來的境界相還不能接,到這種時候就是他微細的習氣還在。欲習初干,欲習的根子微細的存在,所以未與如來法流水接,還不能流入娑婆若海,還不能得到佛智。所以叫干慧,干有其慧,叫干慧地菩薩。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以這個心,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為信心住,信心才成就。這是十信位。若依位來說,還不是怎麼深入的,但境界相所得到利益就有這麼大了。因為這是圓教,一定要明白。小、始、終、頓、圓,圓教不同。這一段跟下一段的經文,跟華嚴經的初信、十住,初住位相符合的,有點完全是華嚴境界,經文有點相似。這個時候他境界相圓妙開敷,圓滿微妙能夠開演。

假使在初住位而後發菩提心,這個心他能夠跟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心,初信圓滿之後,信心圓滿之後,進入初住的時候,三十位深淺一點點差別。三十位,從初住到最後十住,十住到十行,十行到十迴向的第十迴向,一共三十位,這是華嚴經講的。楞嚴經這段經文跟那華嚴意思相符的,所以叫圓妙開敷。從真的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全講圓教的性。開心了,心裡義解了。咱們也有開心的時候,人高興的時候就開心了。當你最開心那個時候,可沒達到這個開心;要達到這個開心,不但生死得了了,成佛開始,成佛就從這開始。

到這個時候這個妙不是真妙,但是它能發生真妙,這個時候心開義解能夠圓通了,通到他的性體,叫圓通妙性,這是干慧後心。為什麼叫干慧?智慧水還不夠。前頭講了,他那智慧水跟佛的法水還不能結合到一起,還沒有流入佛的法海,干有其慧。但是能夠發真正的妙圓真心,一有這個心了就叫真妙。什麼妙?心妙。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為什麼?真信明了,一切圓通。真信就是中道義,咱們經常講中道義,純真的,這個信心是真實的,不是想識的,是真實的。真信明了了,通了;一通百通,就叫圓通。五陰、十二處、六處、十八界,陰、處、界不能給他做障礙。咱們的肉體「色、受、想、行、識」給你做障礙不了了,為你的妙用。「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也不能給你做障礙了,你現在都圓了。「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根塵相接的六入、十八界全都不能給你做障礙了。乃至於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無量劫中,你舍這個身,又受那個身;舍那個身,又受那個身;這一切的都不能給你做障礙。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頓現的,無數劫中,捨身受身。所有過去的習氣跟現在的習氣;習氣不是惑業,惑業的習氣,有那個氣分。是善男子,皆能憶念,他把他過去無量劫的那些個習氣都能記得住,不遺忘,就好改。這叫念心住,心住在心念上。咱們經常說念念不離心,念念依心而住,得到這個位子,叫念心住。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惟以精明進趣真凈,名精進心。】

這叫進心住。以下就講心,講進心、慧心、定心,咱們一個一個講。這講進心了,進趣真凈,這叫精進心。

相關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中華武士道的精神與處世哲學
馬宏達:文化的救亡與清理重建(增訂版)(全)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