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健自曝光頭22年原因:傷透一個人,一句話就夠了
來源|槽值
提起張衛健,許多人會想到他標誌性的光頭。
其實20多年前,他也留過髮型。
剛出道時,張衛健也留過長發 / 豆瓣
但後來,因為前輩的一句話,張衛健一留光頭就是22年。
最近一期節目中他自曝,那時他因出演TVB版《西遊記》剛剛走紅,人氣正旺。
孫悟空滿臉猴毛,抓耳撓腮的樣子,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張衛健飾演的孫悟空 / TVB版《西遊記》
一位香港製作人,來找他拍戲。
張衛健給出自己心中的合理報酬。
誰知前輩的回應滿是貶低和否定,「哪怕因為《西遊記》紅了,你在內地的知名度仍然是零。」
張衛健回憶前輩對自己的否定 / 《我是演說家》
前輩說:「記住,你的臉上沒毛呢,你是不值錢的。」
張衛健牢牢記住了前輩的這句話 / 《我是演說家》
用張衛健自己的話說,感覺好像有把刀,插進心臟一樣。
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勝任孫悟空以外的角色,張衛健離開TVB,去北京重新開始。
他對自己說,「以前你是個腕兒,現在不是,將來,不知道。想重新成腕兒,只有努力。」
憑著這股勁兒,他在內地也闖出了一些名堂。
先後出演了《少年英雄方世玉》和《小寶傳奇》,方世玉和韋小寶的形象深入人心。
有天晚上,他又想起那位前輩的話,回憶起北漂幾年的經歷,他決定剃光頭髮:
「我要證明給你看,我的臉上一根毛都沒有,我還是可以爬回去的。」
張衛健因前輩的一句話,決定剃成光頭 / 《我是演說家》
當年那位製片人可能沒想到,自己隨口說出的一句話,給一個年輕人帶來這麼大的衝擊。
1
一句隨意的評判
可能給人造成長期的心理陰影
有人聽了可能要問,「張衛健是不是太玻璃心了?」
這低估了語言可能帶給人的傷害。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反向形成」:人會把潛意識中無法接受的衝突,轉化為實際中相反的行為。
這是一種保護自己不被傷害的心理防禦機制。
人們沒有直接表達對某人的憤怒。
於是,通過壓抑自己的痛苦,作出相反的行為來緩解強烈的情緒。
就像張衛健,他沒有和前輩直接衝突,而是把憤怒轉換為剃光頭和拚命證明自己。
痛苦被埋在心裡,變成一道很深的傷痕。
多年以後,張衛健還不止一次地提起過這段經歷,難以釋懷。
張衛健在多個場合,都曾提到這段經歷 / 《星級會客室》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被肆意評判、貶低的經歷。
那些沒辦法像張衛健一樣,把傷害變成動力的人,留下的只有陰影。
有部名為《惡語》的短片。
裡面的人,面對鏡頭,回憶那些曾傷害自己的話語:
「你為什麼穿這件T恤,你的手臂還不夠粗嗎。」
「說到底,你做什麼都遠不如你哥哥。」
「你就是一個廢物。」
人到老年,依然為曾受到的貶低耿耿於懷 / 《惡語》
有的人已經年老,還能清楚記得,曾經遭受過的這些惡意評價。
一句帶有攻擊性的評價,說出來只用幾秒鐘。
有的人,可能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去消化。
2
別輕易去評判別人
你知道的未必是真實的
「不要輕易去評判一個人,因為你永遠也不會知道別人是什麼樣的人,正在經歷什麼。」
我們所看到的、了解到的人往往只是他的部分,輕易地去下判斷,很容易陷入片面的誤區,得出錯誤的結果。
作家三毛上初中的時候,數學經常考零分,很擔心自己會留級。
後來她發現,其實每次考試,數學老師都考的是課本後的習題。
三毛把題目的答案背了下來,考了幾次滿分。
老師懷疑她作弊。
三毛說:「就算你是老師,也不能這樣侮辱我。」
老師把遠高於所學難度的題目彙集,讓三毛作答。
三毛一個也答不出來。
最後,老師當著班裡所有同學的面,用言語羞辱她只能拿零分。
把三毛的眼睛畫成兩個大黑圈:「不要怕,不痛也不癢,只是涼涼的而已。轉過去讓同學看看。」
這件事給三毛的觸動很大,這之後,她變得越來越自閉。
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環境,有自己看待事情的標準和取向。
但你的經驗判斷,並不一定就是對的。
公交車上,一個年輕人如果沒讓座,有可能被認為是自私。
卻沒有想過,也許TA是因為剛結束一天的工作,太累了。
約會中,看到對方吃飯吧唧嘴,就判定TA是個沒教養的人。
卻沒有想過,TA可能是小時候養成了這種習慣,也在嘗試改掉。
正如馬東所說的那樣:
我們自以為做出了公正的判斷,其實往往都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不要做他人生活的審判者。
3
他人的評判
會影響你的自我塑造
人們常說「禍從口出」,這更多是自己承擔後果,可以輕易感知。
然而羞辱對他人的傷害,我們往往無法察覺,難以預估。
求職節目中,男孩想尋找一個策劃的工作。
可某位來招聘的嘉賓卻直截了當地拒絕「千萬不要相信XX說的,你不具備任何做策劃的潛質,你不是個潛力股。」
老闆直接否定了男孩的能力 / 《非你莫屬》
男孩的臉色頓時變得很差。
另一位嘉賓當場反駁:「你不能用絕不,沒有人可以給職場判死刑」。
另一位老闆反駁「沒有人可以給職場判死刑」 / 《非你莫屬》
男孩笑了。
兩句不同的評價,也給男孩帶來了不同的情緒。
心理學家Don Miguel Ruiz對惡語傷人的後果,做出過解釋:
「我們聽信了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就會產生認同感,繼而會將它融入我們的價值體系。」
惡語就是傷人的匕首 /《語言暴力的傷害》
語言是一把雙刃劍,誤用語言,會傷害人於無形;
善用語言,則會對他人產生積極影響。
1968年,美國教授羅森塔爾做了一項實驗。
他們假裝對小學生進行「智力測試」,隨機抽取了一部分學生。
並且告訴這些孩子,「你們是最有潛能的。」
實驗結果令人驚訝,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些孩子在學習成績和智力表現上進步明顯。
因為老師們深信,名單上的學生出類拔萃,所以經常讚揚他們,給孩子鼓勵。
而這些學生在接受到老師的積極信息後,也會按照對方的期望塑造自我,這就是 「期望效應」。
人們總是希望掌握各種說話技巧,讓自己變得受歡迎。
卻總是低估負面語言的強大力量,帶給他人的影響。
惡語出口難收,每個人,都可能傷人無形。
4
面對評判的三個步驟
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給別人做出評價,也接受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
不去做傷害別人的人,也盡量別讓人傷到了自己。
學會應對負面評論,可以把言語對自己的傷害降到最低。
簡單來說,有三個步驟:觀察、表達感受、提出請求。
1、別急著把別人的評判,解讀為批評和指責。
不同的人表達習慣不一樣,對一句話的理解往往也不同。
試著去留意,對方在對你做出評價時的背景。
比如,和朋友約好了見面,你遲到了。
當朋友問你:你怎麼老是遲到?
TA可能只是想抱怨一下。
而不一定是批評你是個不守時的人。
其次,是區分事實和偏見。
如果對方說的是:「你真的很不守時。」
先去判斷對方說的是不是事實。
如果不是,TA的評價是什麼,又有什麼值得在意的呢?
2、接受評價後,用具體語言表達出你最真實的感受。
對於別人的評判,你可能會產生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感受。
試著留意自己內心的聲音,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對方就更有可能理解,他的話對你意味著什麼,也就更注意表達時考慮你的心情。
3、在表達完感受後,你可以提出具體的請求。
如果我們不重視自己的需要,別人可能也不會。
反之,如果直接說出需要,獲得積極回應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出過「表達請求」的兩個技巧:
「一是,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二是,我們提出的請求越具體越好。」
比如:「你說話能不這麼沖嗎」,是一個抽象的請求;
相比之下,用「我聽了你的話不太舒服,希望你可以用平和的語氣和我溝通」來回應,是更具體的。
這樣的話術,會讓對方在表達時,明確自己應該用怎樣的語言和情緒來與你溝通。
當然,對於一個總是打擊、貶低你的人,更好的選擇可能是遠離他們。
如果不能遠離,嘗試辨別他說的話,是發泄還是事實,按不同情況採取應對措施,也會降低對方給自己帶來的傷害。
給文章點個贊吧,人人都渴望得到認同,別輕易用一句話,傷害一個人。
[1]Tedeschi R G, Calhoun L G.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inventory measuring the positive legacy of trauma[J].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996, 9(3): 455-471.
[2]Calhoun L, Cann A, Tedeschi R, McMillian J. A
correlational tes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 traumatic growth, religion, and cognitive processing[J].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000(13): 521-527.
[3]Kanako Taku, Lawrence G Calhoun, Richard G Tedeschi,et al. Examining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Jap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J]. Anxiety, stress and coping, 2007,(12): 353-367.
[4]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M] .華夏出版社,2014
※45歲李冰冰同框25歲孫怡,卻毫無年齡差!只因這個美容習慣堅持了20年
※老乾媽進軍美妝界?還買什麼口紅,一瓶老乾媽就解決了
TAG:輕奢閨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