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那個每天加班到深夜的同事,被開除了

那個每天加班到深夜的同事,被開除了

朋友的公司里,有個每天加班到深夜的男同事,最近被開除了。

他是公司里有名的「能人」。

剛開始去公司應聘的時候,他的簡歷堪稱「輝煌」,他不但會計算機,還會各種軟體,甚至還有營銷策劃的經驗。

可他在簡歷上所寫下的每一個技能,都成了領導們日後讓他幹活兒的理由。

會計算機技術,公司只要一有電腦壞了就找他;

會PS,領導半夜給他打電話讓他緊急P一張追熱點的海報;

做過營銷策劃,領導就把一場大型會議的策劃活動全部甩給他……

於是,他越干越多,越干越晚。

每天忙到凌晨,來不及休息吃飯,當領導再一次找他幹活兒時,他說:

「領導,這事兒我幹不了。」

領導臉色一變,說道:

「都說能者多勞,你這工作態度有問題。」

他一想到以往的付出,便感覺十分委屈,一怒之下,和領導吵了起來,就這樣,他因為「工作態度」而被開除了……

能者到底該不該多勞呢?

曾經有很多人討論過這個問題,「能者多勞」原本出自《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知(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游。」

一開始,「能者多勞」這是一個褒義詞,因為只有「能者」才能「多勞」。

「無能者」就算想多勞,也沒資格多勞。

01

我還沒畢業的時候,曾經在一家公司做實習生,和我一起進這家公司的,還有另外四個人。

實習是沒有報酬的,所以大家都想著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就好了。

可偏偏有位男同學,他不是這樣。

他不但做好了自己分內的事,看到別人有困難,他也去幫忙。

有人策劃不會寫,他幫忙去寫;

有人不會P圖,他幫忙去P;

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主動把家裡的單反相機拿來公司用;

又為了工作方便,從家裡搬來了一台電腦顯示屏,湊成雙屏;

他每天不但寫稿,還做數據統計,還P圖,還跟著做策劃方案。

幾個月下來,他幾乎掌握了所有部門所需要的技能。

實習期結束的時候,領導希望他留在公司工作。

因此,他在沒畢業之前,就找好了工作。

這大概就是能者多勞最好的典範,他懂得在什麼時候應該表現,怎樣表現。

不是給領導每天端茶倒水,不是早早去公司打掃衛生,而是掌握部門的核心技能,讓自己成為公司的核心人物,這樣就算你想走,恐怕公司也不會讓你走。

這時候,你再去跟公司談條件,就是你掌握主動權了。

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爭取來的,自己創造機會,這是強者的思維。

他們不會覺得能者多勞是在給別人干,他們會認為是在給自己幹活,利用一切機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而不是斤斤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看的是更加長遠的利益。

02

但現實情況像這樣的例子很少,大部分的能者多勞都是不公平的、非自願的。

因為只有多勞,卻沒有多得。

當多勞不能以多得為前提,多勞就只是在消耗精力。

就像郭冬臨曾經表演過的小品《有事兒您說話》。

郭冬臨飾演的男人是一個不懂得拒絕的老好人,他甚至喜歡大包大攬往自己身上攬事兒。

他很喜歡那種幫別人的感覺。

別人希望他幫忙買幾張票,他就排隊去買票,希望他帶幾盤碟,他就倒貼錢去買碟。

他不希望讓別人覺得自己是個無能的人,所以一直在透支著自己。

而別人卻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感恩,反而更加覺得理所當然:

你那麼厲害,幫幫我怎麼了?

《芳華》中的劉峰也是這樣一個人,他樂於助人,他熱情善良。

他原本是個舞者,卻總是幫忙去干很多和跳舞無關的事,餵豬啊,修表啊,什麼活兒都能幹。

他就像一塊補丁,哪裡需要他,他就補到哪裡。

他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總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找到在人群中的位置。

可恰恰因為他什麼都會,於是一有什麼事兒,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他沒有因此得到任何回報,只有無窮無盡的勞累。

他沒有成為那個不可替代的人,反而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90後們頻繁辭職,辭職最大的原因是他們不再接受公司的「畫大餅」,他們不認為自己就該為公司付出得多,而是更加註重自己本來的利益。

如果自己利益得不到保障,90後不會靠著幻想和公司的口頭承諾幹下去。

誰也不需要一腔熱血來證明自己,因為誰都不比誰差多少,拿錢辦事,天經地義。

03

另外,能者多勞,還會讓整個群體出現分工的不平衡,導致工作效率降低。

正如我上面所說,在這個時代,人們物以群分,人以類聚,能在一起共事的人,誰能比誰差多少呢?

如果只是讓所謂「能者」,一個勁兒多勞,那麼勢必導致有人會「少勞」。

長期以往下去,就像「馬太效應」般:

做得多的人,還要做得更多,而做得少的人,越來越閑。

比如在一個公司里,有一個員工的能力比較差,他做的方案讓你不滿意。

於是我們找來了一個能力很強的員工,幫助他。

這個能力很強的員工幫他把這個方案做了,以後遇到了類似事件,方案都交給了那個能力強的員工。

而這個能力差的員工永遠也沒有機會再去學習改進位作方案。

長期下去,能力強的員工身上的工作越來越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於是他的工作難免出現失誤,他的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

而能力差的員工也因為沒有進步,所以一直很閑,手頭的工作越來越少,就成了公司里混日子的那一個,白白浪費著公司的資源。

04

在《如懿傳》中,如懿就像能者一樣,一直勤勤懇懇管理後宮,兢兢業業沒有半點懈怠。

最後她卻因為勸誡皇帝不要沉迷聲色,而和皇帝鬧到了斷髮的地步。

皇帝既是如懿的丈夫,又是如懿的上司,卻全然不顧如懿曾經的付出,不顧如懿的心意,只因為如懿直言相勸,讓他沒面子,就抹殺了如懿往日所有的好。

這就是「能者多勞」最大的坑啊。

你即使再精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而多勞便會多失,沒有回報的能者多勞,又有什麼好處呢?

所以,當你面對「能者多勞是不是坑?」的疑問,可以先問問自己能從其中獲得什麼。

如果你像我所說的一樣,是剛畢業的實習生,要的不是短暫的利益回報,而是一份長遠的工作,那就去埋頭苦幹、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你要的就是金錢利益回報,就要考慮那些你做了很多,但對自我提升沒有幫助的瑣事,是否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

當你心甘情願做一件事情,「所得」不是以金錢來衡量的。

經驗是「得」,體驗是「得」,眼界也是「得」。

有所得,才會真的值得。

南川大叔,心理學者、情感導師及撰稿人。只做你的私人讀物,治癒所有不開心。文章首發在個人公眾號:南川大叔(ID: nanCSS),轉載請聯繫公眾號獲得授權。

今日討論:你覺得能者多勞是不是個坑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川大叔 的精彩文章:

零門檻的愛情,最後都死了
和1088個姑娘曖昧:只聊騷,算不算出軌?

TAG:南川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