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傳席:書法界的主要毛病是不做學問

陳傳席:書法界的主要毛病是不做學問

[ 本文共計1675字 · 建議閱讀3分鐘 ]

文 / 陳傳席

不做學問,不止是書法界,也是整個社會的通病,一種急功近利的浮躁病。此文是陳傳席先生幾年前寫就,現在翻出來讀,依然耐人尋味。良言逆耳利於行,成就書法藝術沒有捷經,唯有踏實做學問,筆下才會另有乾坤。

——施晗

陳傳席

我覺得現在的書法界主要是缺少文化,這是個最大的問題

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過一本《民國書法》,那裡面所有書法寫得好的都不是專業書法家。李宗仁、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魯迅這些人的書法,現在有幾個人能夠超過?

專業書法家都有個思想包袱,我是個書法家一定要寫出自己的面貌和風格,這樣就會做作,寫得不自然。還有隻想爭名奪利,就肯定寫不好字。書法是小道,小技巧,但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撐,沒有相當的氣質學不好書法

蘇軾《歸安丘園帖》

書法界的主要毛病就是不做學問,書法家首先應該是有學問的人。光練技巧,想著趕緊把字寫好,結果還就是寫不好。書法既不能不講技法,又不能光講技法,老是在技巧上下功夫,就會走向歪門邪道。

書法的技巧如果不故弄玄虛的話,一天就講完了,但練起來卻是一輩子的事情。技巧佔5%,學問要佔95%。沒有文化,書法基礎只能越來越差。

現在有些人二三十歲時就把字寫得很好了,但卻越寫越不如原來了。這是因為年輕時字寫得很好,再加上有朝氣,自然不錯。但等到年齡大了,朝氣沒有了,要搞自己的特色了,如果沒有學問,寫的字反而沒有以前好了,體現出混氣和老氣。

蘇軾《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詩帖》

文化是中國書畫的基礎,像于右任、林散之的書法,都是有內涵、有修養的體現。古人在文化上下功夫,做學問是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豐富自己,做事就會工穩,書法自然也會好起來,讀書可以使筆下更有內涵

現在人讀書、寫文章主要是為別人,而不是為了涵養自己。讀了許多書的人寫字未必有書卷氣,但是沒有讀書的人寫字肯定不會有書卷氣。

現在許多人不讀書、不看報、不關心國家大事,胸無點墨,就琢磨著爭名奪利,筆下流露出來的境界自然不高

蘇軾《跋吏部陳公詩帖》

有些年輕人技巧已經夠了,缺少的是把傳統認真讀過,然後融化到自己的性情當中。中國是一個有特色的國家,這個特色就是繼承,書法就是要繼承,沒有繼承就沒有書法,不要動不動就搞創新。

有人說書法低迷是因為硬筆出現了,我看不是這樣,唐代書法不如魏晉,宋代不如唐,元明又不如宋代,那時也沒有硬筆,還是一代不如一代。

關於藝術批評,現在沒有一個大學專門教授這個專業,即使搞藝術批評的人,也沒有進行專業的訓練。

蘇軾《東武帖》

藝術批評更要有文化基礎,創作是直接狀態,藝術批評是哲學狀態,以哲學為基礎。如果不懂書畫的真諦,就批評不出名堂來。

再加上現在的經濟大潮,書畫家主要以當官、賣錢為主,需要別人來吹捧,所以批評家都成了「表揚家」,講一些麻木不仁的話,這好、那也好,也不知道好在哪裡。

至少我到現在沒有看到好的批評文章,還是缺少學問做基礎。

蘇軾《獲見帖》

書法從古至今都沒有現在這樣熱過,從來沒有像當今一樣有這樣多的人從事書法與繪畫,現在專業的書法家水平超不過以前業餘的書法家,恐怕也是歷史上最薄弱的時代。

這種看法一段時間都沒法改變。大需要才能有大成就,古代人字寫得不好就當不了官,都通過讀聖賢書來立身成就大事業。

蘇軾《邂逅帖》又稱《江上帖》

過去的人讀7年書就夠使了,而現在讀17年書也不夠用,不學英語考不上職稱,不學物理、化學考不上大學,這樣把現代人讀國學的時間都擠掉了,造成這種狀況,對中國傳統的書畫界影響太大了。

所以多讀書、多提高自己的修養就可以改變表面過熱、實則務虛的現象。

————

陳傳席,江蘇徐州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中國佛教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等。

出品人 | 施晗

主編 | 李妙染責編 | 趙國林 王景

| 特別推薦 |

藝術·美學·品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尋 的精彩文章:

被統一的店面招牌,缺少點什麼
流雲萬千:李暉印章訂製專場

TAG:走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