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挖潛加外援,補齊硬體短板

挖潛加外援,補齊硬體短板

走班制硬體建設資金有限怎麼辦?上海市周浦中學注重內部挖潛,充分利用身邊生活資源,同時整合利用高校與社會資源,試圖走一條「低成本、少投入、效益好」的創新之路

2014年開始,滬浙兩地率先實施了新高考改革。如何有效克服實施新高考方案過程中分層走班後硬體和辦學經費不足等各種困難,是所有相關學校繞不過的問題。筆者原來所在的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周浦中學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為教育理念,拓展學校資源半徑,借用或引入高校實驗室資源,開設「生活教育」創新實驗課程,試圖走一條「低成本、少投入、效益好」的新高考教改之路。

改造拓展現有設施,滿足走班制需求

面對上海市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要求,我們發現學校硬體條件明顯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專用教室不足,為滿足20個選課組合,需要100多個走班教室;二是教學用具相對不足,由於各選課班級科目不同,課堂需要的用具相對增加;三是學校生均經費相對不足,硬體設施建設不能急於朝「高、大、上」的方向發展。

為適應新高考方案實施,讓走班教學及早成為現實,周浦中學對原有實驗室等教學設施進行了改進,將已有的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勞技實驗室各整理一間出來作為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勞動技術等學科「生活教育」專用教室,每個實驗室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教師根據課程設置的需求,添置小而易的實驗設備,例如物理實驗室添置了TI實驗托板、線性感測器、動力小車系統、靜電印刷機等;化學實驗室新增配了電磁爐、微波爐、電子天平、空氣壓縮機、抽濾機、離心分離機等。學校還把師生自己研發的經典小實驗進行固化,在相應實驗室開闢實驗角,方便學生利用中午和活動課時間進行自主探究。

2014至2015年,根據分層走班學生選擇性學科的不同特點,學校按照「生活教育」特色課程建設的需要,進行了「生活教育」長廊建設,我們把教學樓底層大廳和部分自行車棚改建為生活教育長廊,這樣又增加了10多間中小型教室,選擇性學科學習空間擴大了,「教室變學室」的教改理念也得到了落實。例如,為了讓學生有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的意識和能力,學校在該長廊里開發安裝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人力發電等寓教於樂的設施;為配合藝術、生活與科技結合的課程特點,學校製作了光琴和無皮鼓,有音樂天賦的學生還會配上自編曲目。同時,與上海建橋學院合作,由大學出資在長廊里建設現代汽車構造實物解析解剖和模擬駕駛室、道路交通管理電子設備模擬設計室、通用現代生活電子設備設施展示和原理解析室等。

利用生活資源,推進低成本創新項目與實驗室建設

學校積極推進低成本的創新項目和創新實驗室建設,開發滿足新高考改革需要的「生活教育」特色課程;通過學生全員全程研究性學習,開展基於生活的小課題研究,為促進學生創新素養培育提供了保障。例如,利用一次性紙盤和數據線(電線)製作無線充電器,利用黃豆制豆腐流程學習膠體原理,利用發酵技術製作酸奶學習微生物知識,利用香煙煙霧進行有害物質的測定和分析,利用動能轉換原理設計自行車洗衣機,等等。建設書法教室、風力發電安裝實驗室、各類勞動技術課程實驗操作室、「3D列印汽車模型」實驗室以及建設基於「生活教育」實踐的微課程群等。這些項目和實驗源於生活,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課程有資源,活動有空間,學生有興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全程參與這些拓展型、研究型課程學習,學生分層走班學習的空間也得到充分保障。

為了加大現有空間的利用率,學校把行政樓低層近300平方米的大廳,利用拆卸式隔板隔成了5個臨時綜合教室,上課時,就是一間間學科專用教室或活動室;不上課時,就是一個完整的大廳,可以舉行大中型學生綜合活動。

藉助高校資源優勢,延展課程實踐空間

隨著上海市新高考改革的深入發展,普通高中需加快特色建設步伐,延展實踐空間。2016年開始,周浦中學面對新高考進程中如何進一步提質發展的問題,在深挖內部人力物力潛能的同時,重點研究並試圖攻克借力發展的問題:如何利用高校豐富的教研資源,如何帶學生走進國家重點實驗室、補齊本校高品質硬體不足的「短板」?我們一直試圖打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對接通道,讓新高考實踐道路越走越寬。

學校開始對接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科優質科教資源。圍繞「海綿城市」發展主題,華東師大地理科學學院與周浦中學協同共建「周浦中學海綿城市過程模擬」創新實驗室,以室內模擬實驗與計算機模擬實驗融合、控制實驗與綜合模擬實驗相結合的方式,將現代科學前沿研究方法與身邊問題有效結合,提升學生的科創能力、學習興趣與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校現已獲得大學教師團隊免費參與指導,開設專家講座,開放高校專業課程,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培養細緻、嚴密、堅韌、執著追求的科學精神,促進中學生科學思維與核心素養。

學校於2017年開始啟動了和清華大學以及上海建橋學院工程學院的合作項目,實現「生活教育」創客教育和STEM結合,培育群體創新中心(GIS),創建「卡魅創客實驗室」等。

學校受邀每年選派10多名學生參加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華東師範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單位與高中共建的校外實踐工作站,實踐學科覆蓋了臨床醫學、生物學、數學、海洋科學、天文學、中醫藥、網路安全等近10個專業,學生不但能在理論課上獲得教授級別導師的講解,在具體研究課題上還可以得到研究生課題組師兄師姐的專業指導。

通過「生活教育」創新項目和創新實驗室建設,周浦中學走上了「平民化」創新教育之路。

(作者繫上海南匯中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19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冬衣暖人心
一家教書匠 三代育人情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