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骨質疏鬆症的發病風險因素—李茜教授科普講座(26)
李茜,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康復醫學科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編輯
骨質疏鬆症進入大眾視野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但在其後30多年,該病在全球的診斷率呈現爆炸性增長,特別是亞洲的發病率猛增,被專家們稱為「亞洲風暴」。2010年12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一屆亞太骨質疏鬆大會上,一項研究成果給「中國速度」賦予了另一層含義——「從1990年到2006年,北京市70歲以上女性的髖骨骨折發生率增加了82%,85歲以上女性的增長率更達到驚人的442%,老年男性的情形也於此相似」。
對發病原因的探究發現,近20年值得關注的發病風險因素是高齡和生活、飲食的變化。在亞太骨質疏鬆大會上,與北京老年人口髖骨骨折發病率調查數據一道公布的,還有兩項數據,即:在該項調查跨越的10餘年間,北京65歲以上老人的數目增加了一倍,而轎車的保有量,從每百人4輛,增加到18輛。(從2010年至今,這個數字又翻了幾番?)。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的人活到骨質疏鬆症高發的年齡階段,而以車代步和舉手之勞的生活,使人們可以久坐在車裡和家裡,拿著手機或對著電腦電視,遠離風吹日晒,既減少了從陽光中獲得維生素D,又使骨骼很少承受重力,骨量自行減少。研究還發現,人體只有在生長最迅速的幼年期、青春期和妊娠期,腸道的鈣吸收利用率才會提高,而在其他生長階段並非如此。隨著年齡增長,鈣吸收率下降,消耗卻在增加,直接導致體內鈣儲備量減少。現代精製食品或以高鈉高蛋白質為主的能量密集型食物,不僅減少了鈣含量還妨礙鈣的吸收,因為在腎臟,鈉和鈣共用離子的轉運系統決定著從尿中每排泄2300毫克鈉就伴隨著20毫克到60毫克的鈣排出體外;另外,每攝入1克蛋白質,經過體內代謝後會使尿鈣丟失量增加1毫克。有研究發現,一個成年絕經前女性,當攝入鹽和蛋白質較低時,每日只需攝入450毫克左右的鈣即可維持體內鈣平衡,而當鹽和蛋白質攝入較高時,她可能需要攝入2000毫克的鈣。此外,即使每日鈣攝入量很低,尿中也是照常排鈣且量不會減少。鈣的吸收利用影響因素很多,包括體內鈣和鎂的平衡比例,也與合理飲食有關。
骨質疏鬆症是可以防治的疾病。防治工作任重道遠,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在於悄無聲息的發病,容易被人忽視,且骨質疏鬆性骨折對健康的威脅和社會的負擔很大。骨質疏鬆症發病風險因素分為可控和不可控兩種。不可控因素包括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種族、年齡超過65歲、絕經後雌激素不足、母親有脆性骨折病史;可控因素包括體型瘦小(小於57公斤)、長期服用類固醇等藥物、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過度飲酒)、飲食不合理、缺乏體力勞動、日照不足等。目前,臨床多學科都在關注骨質疏鬆症的診治,患者在內分泌科、老年病科、骨科、康復醫學科等科室都可得到診療指導。防治骨質疏鬆症的關鍵在於醫生和患者都應明確骨質疏鬆症的發病風險因素,重視可控的因素,給予積極的防治措施,包括藥物治療、糾正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注意鍛煉身體和日照;對不可控的風險因素給予個性化的、適度的、規範的治療手段。
※這9類人不宜喝牛奶
※完整剖析Opdivo(PD-1抑製劑)的抗癌之路!
TAG:醫學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