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寧死不降,被斬首時喊出8個字,劊子手跪地磕頭,灑淚揮刀
歷史風雲更迭,無數人在歷史的長河上也成為了識時務者的「俊傑」,但總有少部分人,卻是忠心不二,鐵骨錚錚,寧死不屈的主兒。比如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同樣,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英雄,和文天祥一樣富有民族氣節,寧死不肯投降,那就是人們譽為「明末文天祥」的左懋第。
左懋第,明代山東萊陽縣人,年少飽讀詩書,雖為書生,亦胸懷蒼生,年僅11歲的時候,讀到大奸臣魏忠賢授意黨羽意在誣陷打擊東林黨人而編纂的《三朝會典》時,極為憤恨,怒斥「變化是非,顛倒賢佞」,並指著編纂者痛罵「此皆邪佞之人」。
到了崇禎二年(1629),白蓮教五千教徒在董大成的煽動下,把萊陽縣城重重包圍了起來。當時形勢危急,而縣衙組織不力,老百姓哭的哭,跑的跑,只有少數勇敢的民眾自發組織登上城樓防禦。時年28歲的左懋第,雖為一介書生,但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雖然不懂如何開炮,依然堅決衝到城牆上,自告奮勇開炮轟擊敵人。沒想到第一次開炮,炮彈還沒打出去就爆炸了,差點把自己炸死。但左懋第並沒有退縮,簡單包紮後再次裝彈轟擊,白蓮教的教徒們一看這牆頭大炮活力還這麼猛烈,勢頭不太對,就紛紛逃離了。
左懋第的英勇事迹很快就傳遍了膠東士林,一戰而成名,這位看似文弱的書生大義凜然,不懼生死的精神備受人們誇獎。這次戰鬥對左懋第的一生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第二年,左懋第鄉試考中亞元(第二名),一年後高中進士。
崇禎四年(1631),左懋第出任陝西韓城縣令,這是一個飽受賊寇侵擾的地方,短短几年,左懋第憑藉自己的文韜武略,先行剿匪禦寇,之後全力救災,他說「民不安其生,吏難盡其職。」,以拯救饑民為己任,把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從而化解了極為嚴重的社會危機,是難得的好官、清官。他也因此備受崇禎皇帝的賞識。但沒過多久,崇禎皇帝被逼上吊自殺,明朝也從此滅亡。但左懋第為國為民之心依舊。於是,他入仕由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的南明政權,擔任兵部右侍郎兼御史。
清軍入關之後,南明政權為求偏安,準備向入關的清廷割地求和。左懋第反對議和,力主對抗清廷。但南明政府一心只求議和,甚至派左懋第也北上擔任議和大臣。
左懋第知道此行與虎謀皮,凶多吉少,但他依然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北上的路途。果然不出其所料,清廷根本就沒把南明朝廷放在眼裡,而其他同僚悉數為清廷所收買。清廷不斷威逼利誘左懋第,但無論是高官侯爵還是美女錢財,左懋第均不為所動,並怒斥清廷的醜惡嘴臉。期間清廷派了洪承疇、李建泰,甚至是已投清廷的堂兄左懋泰來勸降,均被左懋第罵得狗血噴頭,羞愧而退。
多爾袞見多次勸降不成,終於起了殺心。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二十日,左懋第被押往菜市口行刑。刑場之上,多爾袞還多次企圖勸降,均被左懋第嚴詞拒絕。左懋第面無懼色,昂首闊步來到菜市口,南向兩拜,北向兩拜,然後端坐受刑。當時執行的劊子手見狀,忍不住撲通一聲下跪在左懋第面前,並磕了三個頭,然後含著熱淚拿起了屠刀。就在劊子手舉起屠刀之前,左懋第高呼:「寧為南鬼,不做北王。」當時圍觀的老百姓們聞之淚流不止,奔走相告,為其送行者不可勝計。
左懋第從容就義之時年僅四十五歲。不久人們在他被關押的牢房裡還發現了一首絕命詩:「峽坼巢封歸路回,片雲南下意如何?寸丹冷魄消磨盡,盪作寒煙總不磨!」他那盡忠報國、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恰恰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所為,其所作所為備受後人敬仰,不愧「明末文天祥」的稱號。
對於左懋第其人,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TAG:世界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