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啥廣東人的食譜格外寬?

為啥廣東人的食譜格外寬?

原標題:為啥廣東人的食譜格外寬?


轉載已獲得大魚漫畫(ID:dayumanhua)授權



在北方人的傳說里


廣東人的生活總帶著點神秘色彩

經常在外地走動的廣東人


大概經常被問這麼一句話


「你們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



前幾年,有關廣東人的傳說


逐漸演變成了「恐怖故事」


「不聽話的小孩會被做成煲仔飯」


「不守婦道的女人會被做成老婆餅」


「對於廣東人,福建人分為海鮮味和牛肉味的」


雖然很多內容一看就是段子

但也有一部分人把謠言信以為真


因此,大魚決定為大家揭開


「廣東人什麼都吃」的神秘面紗



先秦時期,廣東地區被一層又一層的崇山峻岭


死死地圍在中國的南海邊


幾乎完全被隔絕在了中原文明之外


六畜、五牲、三犧、五穀……


這些在中原地區制度化的飲食觀念


難以有效影響到廣東地區


因此,廣東先民的腦海里沒有被規定菜譜


百無禁忌、能吃就行


再加上全境山林茂盛、雨熱充沛


山上的果子狸,山洞裡的蝙蝠等等


什麼東西都能當蛋白質吃


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說,打中華文明一開始


廣東人就吃得特立獨行


等到秦始皇掃清六合、一統天下


在廣東地區設立南海郡


並從中原遷50萬人南下填充人口


廣東地區才真正開啟


同中原文明融合的歷史進程



不過,文明的影響是相互的


中原人帶來了成熟的農耕文明


可是農作物都是「延後收穫」


從種下到能吃,有很長的等待期

在山林田間勞作的人們


天天面對唾手可得的、跳躍的蛋白質


有什麼理由不大吃一通呢?



最有力的證據來自南越文王墓


南越文王是趙佗的孫子


在他墓葬的隨葬品中


除了有按照中原禮儀制度必須的三牲


還有龜足、青蛙、禾花雀等野味


尤其是禾花雀,數目多達200隻

且都被去掉頭、爪,精心烹制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不是廣東人什麼都吃


而是廣東能吃的野味種類太多了


這點本來沒有什麼


但到了唐宋時期


因為中原文人的大肆渲染漸漸變了味



唐宋時,中國的核心地區已經高度文明

但嶺南仍被視作流放政治犯的「蠻荒之地」


幾乎所有被貶嶺南的士大夫


都要對嶺南人的食俗大驚小怪一番


比如唐朝的大文豪韓愈



蘇軾是韓愈的超級粉絲


面對困境,蘇軾比偶像豁達很多


就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黑暗料理


蘇軾寫到詩里也是雲淡風輕


比如他寫的「朝盤見蜜唧,夜枕聞鵂鶹」

「蜜唧」是把沒長毛的幼鼠泡進蜂蜜


吃的時候小老鼠是活的,會唧唧叫



不過,像蘇軾這麼豁達的人很少


蘇軾被貶惠州的時候


他的蘿莉侍妾王朝雲跟著去了


一日,王朝雲吃了外面買回來的海鮮湯


得知海鮮湯其實是蛇羹後


王朝雲嘔吐不止,大病一場後就死了


嚴格來講,在普遍重口味的古代


廣東的飲食並不算黑暗


但是由於大多數中原文人


習慣把嶺南看做是蠻夷之地


食材獨特的廣東飲食也成了落後文化


便得出「不問鳥獸蟲蛇,無不食之」的結論



明清時期,生產力水平的飛速提高


拓寬了有錢人的想像力


稀奇古怪的野味反而成了身份的象徵


魚翅、燕窩、猩唇、象拔、犴鼻、駝峰……


都是權貴階層才能吃得上的東西


廣東飲食的地位也因此發生變化



清朝,廣州是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


廣州及周邊地區的商業氛圍濃郁


物產豐饒,經商賺錢的人也多


有錢人一多,難免要互相秀優越


野味就成了有錢人秀優越的必爭之地


野味也從大眾走向高端,從果腹走向炫富



民國時期,粵菜蓬勃發展


野味成了粵菜的一大標誌


野味的名頭和花樣越發講究


比如「龍虎鬥」原是黃鱔和豬肉


後來逐漸演變為蛇和果子狸


好事者又往裡加了山雞


就變成了龍、虎、鳳一起斗



新中國成立之後


廣東的野味餐館得以保留


當改革開放的大幕從廣東拉開


廣東的一切都成了全國模仿的流行符號


當然也包括野味


再加上,部分廣東野味吃法過於殘忍


令全國人民印象深刻


全國人民就在吃野味這事上記住了廣東



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


現在,用野味炫富已經成了老黃曆


很多野味也成了國家保護動物


作為開放前沿的廣東


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


敢於嘗試的開拓、來者不拒的包容


這才是廣東人什麼都吃的真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你的老婆真不錯
狼狽的處境,怨不得世界險惡

TAG: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