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勇武不亞孫堅,卻不同曹操呂布正面交鋒,最後稱霸一方
文:立早閑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有志不在年高。孫策離開袁術,帶著攻打劉繇的千餘兵,數十匹馬及數百賓客渡江作戰時,歲數雖不大,才剛過二十歲,但眼光卻不同於常人,選擇到自己開創基業的著眼點,即江東。《三國志》是這樣記載:比至歷陽,眾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於歷陽,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轉斗,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歷陽,今安徽省和縣,地處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西北岸;阜陵,今安徽省全椒縣,地處長江下游北岸。因此,孫策把自己首次創業的目標放在局勢相對安定,割據勢力較弱的江東地區。
選擇江東作為自己發家致富為起點,足見孫策非同常人的戰略眼光。再加上幫助舅父吳景等人平定江東為理由說服袁術放行,可見孫策與眾不同的謀略水平。東漢時的江東是指現在的江南,即現在皖南,皖東、蘇南、浙江、江西東北部等地區。因為長江在今安徽南部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
孫策之所以選擇江東作為自己割據的起點,是因為如下原因。
其一,江東是難離故鄉,有根基。
俗話說:他鄉不如故鄉親。故鄉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意象。從古到今,不僅文學作品中時時可見對故鄉的詠懷和感嘆,還有改朝換代者處處可知在故鄉里起家和發跡。漢高祖劉邦起家於故鄉沛縣,漢光武帝劉秀髮跡於家鄉濟陽縣。而江東,特別是吳郡富春是孫策出生並成長的故鄉。在故鄉發展,最有利的條件是有根基,土生土長,知根知底。這樣,有民眾支持,有能人追隨,甚至有官撐腰,更有甚者有財團資助。為此,孫策選擇江東這塊具有天然人和的地面來發家,可謂有遠見。
其二,孫堅是亂世英雄,有威名。
俗語說:有其父必有其子。父親對子女的影響不僅表現在先天的遺傳因素方面,而且同樣適用於後天的成長環境和過程。特別是父親的言行舉止對子女影響是巨大的。江東,對孫堅而言不僅是出生地,更是成長地,甚至是葬生地,從民到吏,從吏到官,從官到侯,孫堅在江東為之奮鬥整整二十載,最終還是命喪於江東。然而,孫堅在江東頗有盛名,有江東猛虎的美名。雖孫堅已死,但威名常在。因此,孫策回江東發展,即是從頭再來,白手起家,又是繼承父志,子承父業,這樣就可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其三,中原是爭霸焦點,有強敵。
古語云:得中原者得天下。由於中原地處華夏大地中心,不論是人口還是生產力在當時都是最發達,一旦控制了中原地區就可以獲取天下。公元195年12月,孫策說服袁術領兵渡江討劉繇時,中原各軍閥割據分別是弘農張濟、洛陽楊奉、陳留曹操、小沛呂布、徐州劉備、豫州劉辟和壽春袁術。這七位軍閥大多兵強馬壯,根本不是孫策這類只有千把號人所能招惹,隨時都可被群毆致死。而江東就不一樣,雖分布很多軍閥,但都是小軍閥,甚至是些佔山為王的草寇,缺兵少將,且作戰能力一般,對孫策這種天才軍事少年而言,隨即就可消滅他們。再者,在中原爭霸的這七位諸侯的眼裡,南方遠離中原,尚未開化,人口稀少,根本就看不上,不會也懶得去關注孫策的舉動。這樣,孫策就可一往無前,不用顧忌中原強者的覬覦,從而留給孫策施展才能的自由空間。
孫策一過長江,一到江東,猶如蛟龍入海,風起雲湧,勢如破竹,只用短短六年時間就平定江東,割據江東六郡,成為東漢末年的一方霸主。
※西遊神話世界,暗藏神秘五蟲和四大神獸?如來佛一言道出三界玄機
※太上老君都不敢惹孫悟空,各路妖精卻瞧不起它?背後或藏一個秘密
TAG:白馬晉一 |